【雅昌快讯】“2017第三届水墨艺博(Ink Asia)”坚持侧重学术的方向
2017-11-06 18:46:08 裴刚
嘉宾合影,从左至右:墨斋画廊策展人杨浚承、艺术家李津、墨斋画廊创始人之一雷承泉、水墨艺博创办人及总监许剑龙、《库艺术》主编江涛、艺术家戴光郁、批评家夏可君
2017年11月6日下午,“2017第三届水墨艺博(Ink Asia)”北京新闻发布会在嘉德艺术中心举行。此次新闻发布会由水墨艺博主办,《库艺术》协办,嘉德艺术中心特别合作伙伴。
据悉,水墨艺博Ink Asia是香港每年12月的水墨艺术盛事。作为全球首个以现当代水墨为主题的艺术博览会,“2017第三届水墨艺博(Ink Asia)”继续秉承着“创造专业平台,讨论水墨艺术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的目标,将于12月15至17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5B展览厅向公众开放,并于12月14日举行贵宾预展及开幕酒会。参加此次发布会的嘉宾有水墨艺博创办人及总监许剑龙、《库艺术》主编江涛、艺术家李津、艺术家戴光郁、批评家夏可君、墨斋画廊创始人之一雷承泉、墨斋画廊策展人杨浚承。
发布会嘉宾,从左至右:墨斋画廊策展人杨浚承、艺术家李津、墨斋画廊创始人之一雷承泉、水墨艺博创办人及总监许剑龙、《库艺术》主编江涛、艺术家戴光郁、批评家夏可君
水墨艺博创办人及总监许剑龙在介绍今年参展情况时对雅昌艺术网介绍仍会保持50家参展位不变。“画廊、艺术家、藏家能够欢聚在水墨艺博这个专业的平台上,是因为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理念,共同的抱负,把水墨艺术好好的在一个即专业又具国际性的平台推出来,把水墨的未来跟藏家,跟经营者一起分享和探讨。”
发布会邀请的嘉宾墨斋画廊创始人之一雷承泉作为参展画廊的代表认为和“水墨艺博Ink Asia”合作的基础是在双方倾向学术方向的认同上。
打造当代水墨市场上最专业的交流平台
2016水墨艺博现场 俯瞰图
展会现场
2016香港水墨艺博学术讲座
自近现代以来,被视为东方文明象征的“水墨”开始步入历史性的现代转型期。由于视角、身份和地域的差异,水墨陆续展现出不同的面向,某些观点之间甚至相互矛盾,这就是水墨在今天所面临的状况。
水墨艺博自2015 年创办之初,就利用香港这一独特的地缘位置优势,致力于推动亚洲水墨的相互了解,以及东方与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水墨艺博的定位是为正在进行现代性转折的水墨艺术打造一个独一无二的国际性舞台 —— 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最为“水墨”的作品, 也可以看到非常“不水墨”的作品,但或许他们都是受到传统水墨的熏染,只是在今天走上了不同的艺术路途。
成立至今三年,水墨艺博2017将一如以往致力于向大众展示不再局限于利用传统宣纸和笔墨等创作媒介的水墨艺术,让收藏家、评论家、学者、媒体及艺术爱好者能够以开放的视角,一同发现当代水墨艺术无限的可能性。
参展艺廊的主题展位
李津 生生不息 水墨紙本 138 × 69 公分 墨斋 2017
水墨艺博2017继续精选来自多个不同国家及城市的50家参展艺廊,力图以高标准的阵容呈现高质素的艺博会。在展览项目方面,水墨艺博将与参展艺廊携手,就水墨艺术的当代视野联合呈献一系列题材广泛的展览:
抽象语言的探索
墨斋(北京)将展出李津、郑重宾、杨诘昌及泰祥洲等知名艺术家的水墨作品,在水墨作为一种贯穿中国文化生活的艺术语言的基础上,将这些作品中透视出的艺术家们如何利用水墨反映对个人至社会的各类议题的想法传递给大众。由著名水墨策展人贾方舟策划、秋水空间(上海)及尘垠佛际艺术中心主办的“极地”,将以“新水墨系列展”的方式并依据“启动传统”、“介入当代”、“转换媒介”及“终极本体”四个新水墨艺术家探索的方向,从而显示出当代水墨的阵容和学术成就。参与“极地”的艺术家将有13人,当中包括李华生、梁铨、王劼音、张羽及桑火尧等。
媒材及形式的探索
高士画廊(台湾)将举办薛松的个人展览,艺术家更特地为水墨艺博创造了一系列的普普艺术拼贴作品,利用崭新的媒材如烧成的灰烬进行拼贴;此外,个展亦会展出薛松的“丰子恺诗意山水”及其意象书法作品,藉此开启水墨的对话及扩展水墨的可能性。
大型当代水墨装置艺术
王冬龄 九联落地书法屏风 塑料彩 胶片 汉雅轩 香港 2017
徐永进 反者道之动 水墨纸本 意识画廊,台湾 2016
历年水墨艺博均接受参展艺廊的方案,提供场地予获选艺廊分别展示一位代理艺术家的大型水墨装置项目,吸引大量媒体报导和现场观众驻足。水墨艺博2017将继续呈现此大型当代水墨装置项目。汉雅轩(香港)隆重呈献著名书法家王冬龄的《九联落地书法屏风》、水墨创意会(香港)将带来黄孝逵的《天坠银河》、而意识画廊(台湾) 将带来徐永进的多幅大型水墨画作。
学术出版:《水+墨:亚洲视野下的水墨现代性转化》专题系列学术活动
北京《库艺术》与水墨艺博合作,隆重推出《水+墨:亚洲视野下的水墨现代性转化》专题图书与“SHUI-MO”系列学术论坛及展览活动,以水墨艺博的国际视野和文化碰撞的强度,结合库艺术在水墨领域多年的策划和经验,邀请中、日、韩和港台地区的批评家、画廊主、策展人、艺术家们共同参与,在2017年末集力呈现一次有关于水墨文化的:“游牧”之旅。当中《水+墨:亚洲视野下的水墨现代性转化》专题图书将通过学理研究、脉络梳理、个案分析等方式,对各个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水墨衍变状态进行横向的比较、参照、问答,对应并激发出有关“水墨”话题的打开,也对“水墨文化”进行一次全新的、既非“西方话语”又不落入“传统范围”的审视与解读。
结语
在香港这样一个尊重个体表达和自由多元文化氛围的国际大都市,我们有水墨艺博的出现,提供一个专业的平台来审视“水墨”的价值,也在展示着我们对于未来的认知。
水墨虽作为中国艺术家最为独特的文化和艺术观念的表达媒介,却身处一种强烈的矛盾中: 它既能完美地表达东方人对于审美的把握,至今无可代替; 但同时,它亦面临着打开自身,面对当下,向世界表达自己的课题。而这也正是我们今天所关注的。
(责任编辑:裴刚)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