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投资和收藏相辅相通
2017-11-12 09:29:32 未知
随着人们艺术水准的提升、艺术品拍卖价格的快速传播以及各媒体对鉴宝等节目或活动的推动,越来越多的人跃跃欲试想进入艺术品市场。但是不同角色的人进入市场的心态也不同,较为明显的两种心态是收藏和投资。出于对艺术品的保护,更多人觉得抱着收藏的态度去购买艺术品才是最正确的打开方式,以投资为目的进入艺术品市场势必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对以收藏和投资两种不同的方式进入艺术品市场的买家们,北京华辰拍卖董事长、北京拍卖协会会长甘学军认为没有必要扬此抑彼,其实在现代社会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有时候是合二为一的,买家们的行为都是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对于收藏与投资这两种进入艺术品市场的方式以及艺术品的“价格”标签对市场是否会产生相应影响,甘学军认为市场中的“价格”标签不应该被鞭挞,这是不合逻辑的。在现代社会,闭门谈艺术品的价值多寡是没有意义的,当然只注意价格的演变去制造价格的趋势而不顾艺术品价值的判断,也是不会成功的。过往很多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买家、藏家以及市场从业者无需担忧市场的价格、趋势跟艺术品的价值判断,拉长时段看,两者是合一的。只不过有的是从市场的角度,有的是从学术的角度,有的是从价格演进的角度来对整个市场进行推动而已。
对绝大多数公众来讲,判断艺术品价值的标准就是价格。“上亿,大家就觉得是好东西;几万块钱,大家就认为这件艺术品一般”,但这是不应该被批判的一个现象。要相信市场对价值判断的能力,相信市场价格的标签,因为市场反映的是大多数人的价值判断,是根据价值来的。当一个价值判断在大多数人手上掌握的时候,它是有价值的。
投机也好,投资也好,收藏也好,只要参与艺术品市场,客观上就是对艺术创作、对学术研究的鼓励、肯定和扶持,就是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现在去博物馆参观的人很多,这是十年前二十年前难以想象的。十年前中国人并非不热爱中国的文化,但是现在有了艺术品市场,大家进一步知道博物馆里那些东西如果拍卖,每一件都价值连城,所以大家才会去看,觉得那是宝贵的。比如现在我们的国有博物馆有估值,其实每一个博物馆都是巨富,那些藏品都是无价之宝。为什么我们会有一个价格的评估?价格评估就说明艺术品的价值,因为估值就是从价值来的。虽然是非标准化的,但它表现的趋势是一样的,是真实的。
随着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认知方式的改变,认知深度的提升,会对艺术品的价值发现越来越大,相应的它在市场上的价格就会越来越高。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如果没有价格的演变,普通大众怎么去认知一个艺术品的价值呢?不管买家是什么身份,只要买了,就是对这件东西最好的保护,而不是破坏。因此不应扬此抑彼,买家只是由于不同的出发点产生的不同方式而已,最后都是殊途同归。
华辰的影像拍卖就是很好的例子。华辰影像做了十余年,带动了很多艺术研究。虽然拍的大多数是老照片,但是却引领了国际上对中国现当代摄影的关注,这就是客观效应。最初华辰影像拍卖只是想开发它的市场,但这个市场带动了学术研究,带动了艺术创作,艺术品的感染力是很难想象的。买家可能是抱着投机心态进入艺术品市场,但当他拥有某件五千万艺术品的时候,他也不会随便出手。买家会想为什么花五千万才能买到这件东西?为什么那么多人跟我争?他会潜移默化的受到艺术品的感染,随之他的艺术水准、鉴赏能力、认知能力会得到相应的提高,这件东西就会得到更好的保护和研究。因此不要看进入艺术品市场的动机,要看客观效果。
从市场的角度来讲,收藏实际上就是一个长期的投资,是长线的财务配置,而投资是相对短期的一个收藏设计。以收藏的形态来做投资,就需要对投资市场规律的认知和对艺术品价值判断方法的认知的结合,只有操作资本的能力远远不够。在艺术品市场里边,对资本操作在技术上的要求是比较低的,最重要的是对于艺术品价值的把控,所以这两者一定要融合。做投资的人想涉猎艺术品,就要学习艺术品的价值判断方法。做艺术品的人想投资,就要学习一般的资本运作的方式和规律。这样结合起来,市场才有可能鲜活。
如果做收藏,就按自己的兴趣去做,这跟看一场梅兰芳的演出、捧一个歌星是一样的。我喜欢,我买得起票,就去听。艺术品收藏也是这样,“我喜欢,我能够”!如果投资,就一定要对艺术品这种非标准化的属性有充分的认识,这里边既充满了机遇,又有各种各样的风险。但是从长远来看,如果把投资周期拉长,艺术品相对于其他投资来看是最安全的投资项目。
当这个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向往艺术,向往艺术创作,向往艺术收藏,向往艺术投资,这个社会太高雅了!
(责任编辑:张凯)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