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买的没有卖的精?艺术品经营者要“断舍离

2017-11-13 09:10:02 未知

  传统艺术品经营基本局限于小众人群,因为时代的局限,形成了“小圈子”文化,简言之就是“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的独特古玩文化认知。但如今的艺术品消费者更多的是把艺术品看做商品的本质,把购买艺术品看做消费商品过程。

  艺术品消费的历史是与人类社会历史伴生的关系,源远流长。如今,随着我国社会步入市场经济时代,艺术品消费文化正悄然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具体是艺术品消费者相对经营者而言的被动性消费文化转向平等的消费文化。艺术品消费者的权益越来越受到重视和保护,艺术品经营者正被迫放弃诸多主动性。共同构成一种更为现代市场化的新型艺术品消费文化。

  我国的艺术品市场研究,一般是指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艺术品市场。当然,这并不意味在此之前不存在艺术品市场交易行为,只是以前的市场交易行为存在明显的局部性和限制性,不同于目前规模化的市场经营状况。20世纪90年代前,艺术品交易行为仅局限于文物商店及为数不多的画店。新中国成立之前,艺术品交易行为主要是古玩行业,直至20世纪90年代,国内艺术品市场才开始发展起来,因此笔者把规模化艺术品市场出现之前的艺术品交易行为概括为传统艺术品经营时期;把目前的艺术品市场概括为现代艺术品经营时期。以此讨论不同时期的艺术品消费文化的特征及演变趋势。

  传统经营时期的艺术品消费文化

  传统古玩交易市场

  尽管传统艺术品经营时期有多种经营业态(古玩店、古董店、当铺、地铺、“鬼市”“夹包袱皮”、私洽),但古玩店是最主要的经营方式,现在很难考证更久远时期的艺术品交易文化,从明、清、民国时期的史料文字记录可以看到,古玩行业形成了比较特殊的艺术品消费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消费者自负其责

  在传统艺术品经营中,真伪问题是由来已久的痼疾,消费者(买家)购买古玩字画一定要慎重,要么凭眼力独立判断,要么凭对卖家的信任,要么凭友人“掌眼”,因为消费者了解,绝大多数情况下,艺术品交易后不能反悔退货。

(责任编辑:张凯)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