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江山秋色图-----真正的宋代青绿山水画国宝

2017-11-14 20:53:42 崔大中

  《江山秋色图》局部

  北宋后期青绿重彩山水画复兴,流传至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应该是赵伯驹的《江山秋色图》卷。而不是据传为宋代“希孟”所画的《千里江山图》。因为《千里江山图》的成画时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虽然如此,但这并不妨碍,《千里江山图》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幅杰作。

  《千里江山图》作为一幅青绿山水巨制,其有据可查出现于世的时间是明末清初。关于这件作品,在它横空出世之前,无任何文献记载。就“希孟”这一画家而言,宋代历史上查无此人,无文献可考可证。从风格到色彩到绢本也都有让人质疑的地方。对于这件作品的考证,只是因着一个蔡京的真伪难辨的题款,就权作是宋代作品,莫免有些草率。清代乾隆钦定《千里江山图》为宋代作品,有清一代,无人触碰这一问题,当然有情可愿。但今天的相关研究单位,不应该搁置这一问题。但现实似乎相反。更有甚者,还继续润色加工所谓少年画家的传奇故事以代替研究考证的声音。

  仅就蔡京的题跋而言,有研究者就认为是后来拼接上去的。蔡京所题的跋宽度和高度都与画的比例极不相称,也就是说蔡京所题写的并非我们今天看到的《千里江山图》。做这个拼接活的是明末清初的梁清标,是他向乾隆进献的此作。而向乾隆推荐此作的人是王牧仲,也是王牧仲在一首《千里江山图》的赞诗中让“希孟”姓王。在此之前的宋、元、明三朝,从没有出现过一次这幅作品。蔡京本人曾参与主持《宣和画谱》这一美术史巨著的编辑工作,想必对艺术史的熟知和对绘画的研究,也有一定水平,但关于《千里江山图》也没见他有任何文献记录留下。

  关于南宋时期《千里江山图》进入内府一说,是因为在作品开篇处盖有宋理宗时期内府图书馆“缉熙殿”的收藏印章“缉熙殿宝”一印。但是这方印已经模糊难辨。虽然印章模糊不清,但对于研究这幅作品还是非常重要的。可是,就在这方本已模糊不清的印章上,乾隆竟将”三希堂精鉴玺”直接盖在了上面。这是否说明:乾隆虽然认为这是幅杰作,并不认同宋理宗时期的这方“缉熙殿宝”是真的。关于“缉熙殿宝”印章,自清代以来,有大量的造假书画盖有这一方印章。

  “孤本一幅、年轻早逝、无文献记载,宋、元、明三代无迹可寻”,  让《千里江山图》的考辨有了相当的难度。但随着科学仪器的精微,随着图像学和历史风格研究的进一步展开,随着对伪造辨析研究的不断深入,《千里江山图》的出生之谜,终将会解开。

  关于《千里江山图》的辨伪考证,不是本文的主题,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介绍来自宋代皇族的画家赵伯驹的青绿山水长卷《江山秋色图》。之所以在此对《千里江山图》的真伪之辩做了简单介绍,其目的当然是为了进一步强调《江山秋色图》才是一幅真正的宋代青绿山水画巨制,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的确,《江山秋色图》卷作为一幅流传至今的宋代青绿山水画真迹,在中国的青绿山水画发展史上有着很高的艺术地位。现在,这幅《江山秋色图》,继《千里江山图》展出之后,正在故宫午门的“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上展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故宫午门展厅近距离感受历代青绿山水画的艺术魅力。

(责任编辑:彭菲)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1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