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隆里国际新媒体艺术节:诠释艺术在乡村的有效性
2017-11-24 16:39:54 刘晶
阳光穿破湛蓝的天空,遍洒在乡间的小路上。午后,孩子争先恐后地围绕着《最后一枚硬币》嬉戏,现代版跷跷板的到来带给他们无限的乐趣;河边的女人们还在用最原始的方式洗衣,躺在河边的“石头”是她们的垫脚石,更是她们“家长里短”的旁观者;屋顶瓦当上参差不齐的“滴答”敲击声令午后的乡道更加惬意;静静地矗立在稻田中央的黄金牛粪柱,是路人在稻田行走的座标;坐在自家门口的乡民们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是暖冬隆里的日常瞬间。不同于两年前的羞涩和恐惧,艺术带给隆里人民生活的变化令爱默杨一行十分欣慰。
周文斗 最后一枚硬币 不锈钢烤漆 600cm×60cm×160cm 2017 年
隆里,古称“龙里”,始建于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位于贵州锦屏县西南边沿一片开阔的山间盆地,距县城64公里,四周群山环抱,浓荫覆盖,远离城市喧嚣。这座瑰丽的古城,即使在贵州也是新近才渐被了解。11月8日至12日,由中国舞台美术学会、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主办,锦屏县委、县人民政府和中国舞台美术学会新媒体艺术委员会承办的“第二届隆里国际新媒体艺术节”在这座古城如期举办。作为该艺术节重要板块的“隆里国际新媒体艺术季单元”,驻地艺术家的部分完成作品与整个艺术节活动,交相辉映,迸发出无限新的可能,最直接地展示出艺术在实际生活中的真实姿态。
艺术季活动邀请了Martin Pfeifle、王海川、Laura Boles Faw、Emanuele Giannetti、Ulrike Möschel、Christian Odzuck、孙闻冠、席华、李勇政、杨心广、李博、关伟、李怒、梁美萍、Hervé le Nost 、陈赛华冠、周文斗等17位来自国内外的艺术家,于2017年7月至12月在隆里进行驻地创作。不同于第一届隆里国际新媒体艺术节的常规展览形式,“在地性”是本届艺术季创作的关键词。看到了首届隆里新媒体艺术季狂欢后乡村的落寞,作为此次活动的总策展人爱默杨将本届艺术季的重点定位在思考当代艺术在乡村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艺术、乡村、不确定的空间”是此次艺术季主题。爱默杨认为,在隆里这样一个特殊文化背景的空间中,置于其中的艺术家及其作品将不再局限于自身意义的表达,而是弥漫整个空间,创造出新的体验和意义,彻底改变它的性质。“这个空间即是一件作品。”爱默杨如是说。当然,艺术乡建不仅仅是把城市美术馆的艺术品搬到农村去展出,也不是借用乡村民俗的传统符号来做一场现代模仿秀。艺术乡建最重要的是对人的改变和对文化的改造。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副院长、数字演艺集成创新文化部重点实验室艺术总监刘志新看到,发生在“不确定空间”的艺术作品将改善乡村的生存空间与人文环境,提高人们对自我、对社会的认知与反思能力,带给人们对未来更加美好的憧憬与希望。
德国艺术家Martin Pfeifle根据古城内地面积水和部分建筑的剪影形状,使用现代感极强的综合材料创作了31块装置作品《蓝色》,放置于古城不同角落,与古城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新加坡艺术家陈赛华冠的作品《聆听4》是一系列互动声音雕塑,作品是一个可以“自己跟自己说话”的喇叭,雕塑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聆听体验——倾听自己内在的声音。艺术家孙闻冠的作品是与当地村民合作一起种植大棚草莓,改变草莓大棚边缘的搭建方向和形状,使并列种植的大棚形成龙的形状,从高空俯瞰会呈现一条巨大的盘龙。在大棚顶部装上LED霓虹灯,夜里在古城附近的高处可以清晰看到一条发光的龙。如今,驻地计划已大部分完成,看到这些融合在隆里的一件件作品,爱默杨表示,“从某种程度来说,有效性,这一点实现了”。
此外,正如策展人廖廖所说,艺术家在乡建的同时,不仅是在振兴农村文化,也是在进行一场自我洗礼。经过长达三个月的在地艺术创作后,艺术家冯兮感慨道,运用自己的工作方法去影响甚至带动当地人自主地创造出新的工作方法,可能才是艺术家最好的一件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其他文旅或艺术小镇活动,隆里国际新媒体艺术节更强调学术立足。本届高峰论坛在首届“艺术实验与理论高峰论坛”“新媒体艺术创意产业高峰论坛”的基础上,增设“文旅创作与特色乡村建设高峰论坛”和“2017CISD中国先锋戏剧青年设计师提名展学术对谈”两个平台,围绕环保、共生、跨界、隆里与世界等元素,探索文旅创作与特色乡村建设问题,汇聚国内外优秀专家资源,共同分享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
(责任编辑:杨晓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