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苏刚:从“江山如画”还是“画如江山”谈起

2017-11-24 17:35:30 苏刚

  “江山如画”语出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作为文学家、艺术家,在贯通文学与艺术的高度上独树一帜,在诗中有画的艺术追求中,不经意间道出绘画的本质。这对于当今中国画坛的创作队伍蔚为壮观,但近年来整体表现缺乏精品、缺乏底蕴的问题无疑是一剂良方。因为当今画坛大多数作品流于“画如江山”,即在照片的辅助下,画的表象细节越来越深入,逐渐沦为一种雕虫小技,但对“江山如画”的绘画本质却不甚了了。

  首先,从艺术创造角度来看,现实世界的江山经过画家的加工,在画面上表现为画家主观世界中更为精粹的形象符号。在这个过程中,江山已经由客观现实转变为主观现实,并在画面上表现出来。当下一些画家往往将照片直接搬上画面或是简单加工,省去从客观形象向主观形象转化过程中确切有效的处理,虽然形象有相片的依托,可以刻画深入,但对绘画所承载的精神内涵缺乏本质认识,造成无意可写,无意可绘,十足的“画如江山”。历史上有成就的画家无不是在客观向主观转化这一点上做足了功夫,无论是西方的梵高,还是中国的徐渭,即使是当下超级写实主义的冷军,在处处精到的刻画之下,仍然追求“如画”。我们也经常在一些老先生的教诲中听说“画得要像一幅画”。或许,绘画承载的内容太过丰富,难以一言蔽之,故以“如画”相称。如果努力寻找一个可以对应“如画”的词语,应该是“画意”。无论画种,画意是绘画独有的,别的艺术形式难以取代,它不仅表现为一笔一笔画成的独特呈现方式,还表现在画家对于绘画精神实质的把握。确切来讲,“江山如画”直指绘画精神对于现实的超越。

  其次,从审美接受的角度来看,现实生活并不存在完全“纯真”的观看者,人类在看与被看中完成自我在社会生活中的定位。画家观看是为了创造画面,而创造画面是为了被看。但是,读者往往是有画意要求的,当下美术创作的最大问题是“画如江山”,而不是“江山如画”,缺乏对绘画精神实质的把握。“江山如画”明确指明了“画”高于“江山”,读者所期望的是“如画”,而非“江山”。这一点不仅在苏轼那里,同样的思考在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那里就出现了,绘画是“理式”的影子,“如画”又何尝不是“理式”呢?相反,当下的画家们把目光直接对准了“画”,而忽略了对“如画”的思考,在或粗疏或精细的勾染之中,在或精微或细腻的描绘中,难得一见作者内心的情感,也难得一见到位的形象处理,画面像一幅照片,有些甚至不如照片感人,唯一可以慰藉评委与观众的是熟练。或许,把“江山如画”思考清楚与绘画技术没有太大的关联,但对于绘画的努力方向却是至关重要。

  最后,如何做到“如画”,即画意从何而来呢?这需要从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画家对于绘画本质的认识,即对绘画本身的思考;一是源于绘画传统千百年来的积淀。当下,部分画家认为记忆与想象才是艺术家创作的动力和源泉,绘画与读书思考关系不大。正是这样一种对自己专业思考的不屑心态造成了“画如江山”的现状,同时,那些企图以绘画材质与技法补足画意的努力南辕北辙,越走越远。因为“画为心声”,心中无声或心中声音不正却想以通过工具代替或矫正自己发声,何其谬也。对于绘画传统的尊重是取得营养的前提,自“八五新潮”以来,已有几批画家扔掉画笔,搞起装置、影像、行为等诸多新艺术。这是时代的宽容,也是艺术家的自由。但坚守在笔墨之间、画布之前的画家们理应在前人探索中寻找根基,发现新的方向。在这之前,需要对“江山如画”中的“如何画得像一幅画”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潘诺夫斯基在《作为人文学科的美术史》中指出:绘画“无须捕捉即逝的东西,它的任务是让失去生命的东西获得新生。不是讲转瞬即逝的事物化作静态的法则,而是要赋予静态的记录以勃勃生机。不是让时间中止,而是进入一个时间已经自动停息的领域,并努力使时间重新运转”。简而言之,“江山如画”就是在画面上塑造一个生动的生命,而不是已死的江山。

  综上所述,精英文化关注的是对现实的超越,雕虫小技是形而下的炫技,任何一个时代的画家都是因为超越的梦想而凝聚心血为绘画精品,只是我们的时代把这个顺序颠倒了。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杨晓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1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