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潘丰泉:美术展标题的“泛诗意化”现象

2017-11-24 17:45:36 潘丰泉

  无论什么样的画展,规模可大可小,首先得有一个好的展名,再广而告之,才能引来无数观众驻足观看的兴致。于是,具有诗意的画展标题便不时出现,可细心的观众会发现,有些名称,实则与展出的效果或内容大相径庭,难成一体。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艺术审美精神,在中国写意绘画进程中,有着独树一帜的深刻表现。在20世纪的图解艺术现象中,曾被冷落过,这与不堪回首的政治运动有关,它把画家对诗情画意的追求,当作个人狭隘的小资产阶级情调加以批判,甚至封杀。而今,多元的艺术解读,不仅表现在倡导个性化上,还从热衷于再现绘画情节故事中有所解脱、释放,而诗意正好与这一新的美学理论联系起来,且方兴未艾。故从中国绘画史追寻,于人物、山水和花鸟各自的表现特点看,诗意,往往在山水画上更胜一筹,甚于人物花鸟画;同理,西方油画的诗意追求也多从风景画上表达。

  追求“诗意”能带来引人入胜的境界,是因为无论平凡世界的文化人、百姓,对经由“诗意”散发的某种境象,易于引发绵绵不已的精神情感。比如日常生活中,朋友间会心地调侃“你的日子好有诗意”“这景致也太有诗意化了”,虽寥寥几句,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诗意的期待和想象,理应不晦涩难懂,在轻松的品读、会意的微笑中,让生活诗意化。

  其实,艺术家对诗意的表达由来已久,企望由一幅幅隽永清新的艺术语言组成的画面,表达人的艺术心灵并呈现于世人面前。但是,若不恰当地用了某些奇形怪状的手法,传达给人的就是压抑、沉重、苦涩,那就是对诗意的最大歪曲,与人们一直以来向往的由诗意构成的那种轻松美好的画境,相去甚远。而这种担心便源于这些年动不动就以诗意命名的画展,甚或在某些以观念加之抽象手法的实验中,泛滥而离题太远,甚至牵强附会。

  用惯常写生手法想直抵诗意层面,易于表面而老套。但那种以一片沉郁的调子及无秩序点画,想传达另一诗绪又叫人感到晦涩艰僻,这其中的符号线条,能与表达诗意即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上有多少关系,不得而知。不久前,沿海城市厦门一个大型商贸区落成,庆典期间举办了一个集装置、水墨、油画及各种材质内容于一体的大型艺术展示,本来类似这样的做法早已有之,且再难有新意突破之。于是,策展人便在展名上,冠之以“诗意”云云,美曰其名,而当观众步入展馆后,却品味不出这些作品到底与诗意有多少直接相关的联系,以及所达至的境象。更有甚者,用水墨和油彩为媒材制作的画面,貌似尺寸巨大,肌理感刻意(大约是这类水墨画一道硬伤,论笔墨功力总是欠缺)。画面展示的也尽是由黑糊糊、硬邦邦的几条斜线直线,刻来画去杂乱无章的视觉体验,不要说内行从中品味不出与诗意关联的话题,就是看热闹的群众,也察觉不出所谓意象之美。除开幕式当天热闹一阵,后续几天只图了个空荡荡的展厅和挂着一幅幅冰冷画作的展墙而已。

  不免想起更早一些,刻意去强调观念行为的视觉展,也好以“玄”“境”“虚”等元素做画展名称,去诱导观众,虽热闹过,但最终在与观众近距离交流这一愿景上,却因展名的故弄玄虚,让人望而却步。于是,便有了时下各种以“诗意”为标题的画展,最起码在观众未踏进展厅前,会多几分文化氛围和气息,形成与观众近距离的情感交流。

  倘若展示内容与标题能相行一致,映出文质彬彬的艺术气息,倒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欣赏水平,感受诗意无时无刻不与我们生活同行相伴,那就是一个彰显文化内涵的再好不过的画展标题。

(责任编辑:杨晓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