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林延:门道》将在纽约否画廊展出

2017-11-27 12:56:43 未知

  林延:门道

  LIN YAN: GATEWAY

  2017年12月2日—2018年1月21日

  开幕:12月2日(星期六)下午5点至8点

  地址:否画廊,纽约布鲁克林区Jefferson大道410号#1 | Fou Gallery, 410 Jefferson Ave, #1, Brooklyn, New York, NY 11221

  画廊开放时间:星期六,11am–6pm,其余时间请邮件预约(info@fougallery.com)

  纽约 -否画廊荣幸地宣布,我们将于2017年12月2日至2018年1月21日举办新展《林延:门道》。本次展览中,林延将呈现一个整体的建筑空间。她在这栋二十世纪早期建成的经典褐石建筑内现场创作,用宣纸和墨翻铸了客厅(Parlor Room)原始的建筑结构和细节——包括法式窗门、雕花暖气片、天花板的内饰等,再创作出具有建筑特性的装置与绘画雕塑。它们悬挂于真实的门窗前,构建成一个虚实交错的空间,创造出一个超越日常经验的艺术空间。展览还将呈现她近年来创作的一系列小型作品。

  林延,细雨4,30.5 x 30.5 x 4 cm,石膏夹板上宣纸和墨,2017 ©2017林延,致谢否画廊

  对空间与建筑,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一直是林延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高速的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使得世界大都市呈现出相似的样貌——耸入云霄的摩天大楼拔地而起,由城市中心向外扩张。而林延则在其中敏感地寻找与人相关的元素,可能是北京拆迁中幸存的老城墙,画廊空间角落里的监视摄像头,香港房屋里纵横交错外露的水管、电线和通风管道,布鲁克林工业区刻有字母和年代的老地砖。

  林延采用宣纸和墨,和简单的黑白两色创作。宣纸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手工造纸技术,自然的植物纤维留在纸中,使得手工纸的本色、肌理产生差别,常用于历代书画。林延说:“宣纸隐含的层次和肌理丰富多变,与我的绘画感觉、对空间和色彩的热爱互相作用。它的手工感、不完美的随意性所体验出的真实穿透人心。”她打破了传统架上绘画和雕塑的界限,将作品悬挂于空中,立于地上,或附着在建筑本身,通过这样的干预,林延激活了原本空无一物的空间,对线、面、体进行探索。观者穿梭其间,自由地选择观看的视角。物与物之间的空白之处也成为观赏的一部分,正负空间同样具有美学意义。

  展览题目《门道》看似平铺直叙——宣纸创造出的门窗,和其中留出的通道,又富有朴素的生活智慧和哲理。中国传统俗语里的“门道”指做事的门路和方法,通常是从日常生活经验中总结而来。英文标题(Gateway)则来自不同英文版本的《道德经》(D. C. Lau, 1963; Tam C. Gibbs, 1981; John R. Leebrick, 1980),表明通往未知玄妙的门径。与此相同,林延的作品来自于对日常生活的深刻关注,而又释放出包罗万象的意蕴,既有对传统文化的追思,对文化断裂的伤痛,对环境污染的担忧,对经济社会转型的关注,又有对极简主义、建筑美学、正负空间、阴阳哲学的探索。门和道,一为实,一为虚,而林延将两者结合起来,在生活和艺术之中寻找智慧之路。

  林延在工作室,背后是用布鲁克林经典褐石建筑大门翻铸的作品《门道》.门道,310 x 190 cm,宣纸和墨,2017摄影:Eugene Neduv ©2017林延,致谢否画廊

  林延(b. 1961,北京)出生于中国北京,外祖父庞薰琹和外祖母丘堤为大陆现代艺术的先驱人物,父母林岗、庞壔分别为大陆第一代留学俄罗斯及高等美术教育出身的艺术家。林延耳濡目染亲人的艺术精神,发展出自身独立的艺术语言。1984年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林延前往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绘画材料研究室进修,后于宾州布鲁斯堡大学视觉艺术系取得硕士学位,1993年后主要生活和工作在纽约。林延在许多重要国际机构举办过个展或群展,包括美国华人博物馆(纽约),布鲁克林美术馆(纽约),中国美术馆(北京),德国德累斯顿国家博物馆,何香凝美术馆OCT当代艺术中心(深圳)等。作品被德意志银行艺术收藏(纽约),白兔美术馆(悉尼),成都当代美术馆(成都),龙美术馆(上海),庞薰琹美术馆(常熟),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等公共机构收藏。她近期的展览包括:《林延》(诚品画廊,台北,2016),《林延和韦佳:后院》(季凤轩画廊,香港,2015),《林延:不一样的宣》(Officina,布鲁塞尔,2014)。《林延:门道》(2017)是她在否画廊举办的第二次个展。

  否画廊位于纽约布鲁克林的公寓画廊和创意实验室,致力于推广和展示反映时代精神的艺术家和创意项目。否是对现有商业画廊单一运营模式的抵抗,相信艺术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创想的发动机,通过呈现有意思的艺术和设计作品,为一种新型有机的艺术生态做出贡献。除常规的展览外,还定期举行未命题对话系列艺术沙龙、艺术电影及独立电影放映、声音演出、家宴及艺术下午茶等活动,呈现多元可亲的艺术空间样貌。

  林延其他近期展览和项目

  1.Sky Project天

  2013年底,林延她在北京元典美术馆创作“天”装置,探讨中国改革开放后大规模商业化和工业化对环境造成的破坏。2014年在天理文化中心的个展“空-气”延续了对环境的思考,绘有木炭素描飞鸟的层层黑色宣纸覆盖了整个天花板,仿佛在纽约感受到在北京的雾霾下挣扎,而背后的光又似乎孕育着生机。林延后又在否画廊(纽约),季凤轩画廊(香港),诚品画廊(台北)和白兔美术馆(悉尼)等不同空间重新创造了“天”,展现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忧思。2017年3月,林延在白兔美术馆的《暗物质》群展根据美术馆的现场创作了“天2”,被白兔美术馆收藏。

  相关展览:

  暗物质,白兔美术馆,悉尼,澳大利亚,2017. 3.8–7.30.

  林延,诚品画廊,台北,2016.4.9–5.8.(折页)

  林延 &韦佳:后院,季丰轩画廊,香港,2015.11.16–12.15. (画册)

  林延:空-气,天理文化中心,纽约,2014.2.15–3.13.

  林延:镇纸,否画廊,纽约,2014.2.28–3.21.

  纽约,北京,这里,那里,元典美术馆,北京,2013.10.24–11.5.

  林延,天2,330 x 1600 x 520 cm,尺寸可变,宣纸和墨,2016. ©2017林延,白兔美术馆收藏

  林延与作品“天2”在白兔美术馆. 摄影:David Roche. ©2017 林延,白兔美术馆收藏

  2. Regeneration of Hope希望重生

  北斗由大熊座的七颗明星组成,常被当做指明方向的重要标识。七星的中国星名始见于汉代纬书《春秋运斗枢》——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2017年,林延在不同城市的美术馆里分别创作场地特定装置,以七星命名,开启了新项目——希望重生。《天枢》(Dubhe)在银川当代美术馆创作,取北斗七星中第一颗星的名字,用墨染色的宣纸做出悬挂于空间的星斗,并有灯光从背后点亮。《天璇》(Merak)取第二颗星的名字,在苏州金鸡湖美术馆创作,用2014年在何香凝美术馆的装置作品《断层》的部分,用宣紙拓出一組被锯断的树桩,固定在墙上,树轮纹理上的痕迹和宣紙在光影下互相呼应,强调了各部分的相互连接與再生的愿望。《天玑》(Phekda)在石家庄万营美术馆创作,取北斗七星里第三颗星的名字,利用美术馆的现有展厅,用宣纸创作出一个迷宫,人们穿过迷宫,可以仰望展厅顶上天窗透出的一线天。12月即将开展。

  相关展览:

  空凿者:林延、尹秀珍、艾敬,万营艺术空间,石家庄,中国,2017.12.24–2018.3.17.

  机杵-当代艺术展,苏州金鸡湖美术馆,苏州,中国, 2017.6.24–8.27.

  声东击西:东亚水墨艺术的当代再造,银川当代艺术美术馆,银川,中国,2017. 6.17–8.20.

  林延,天枢,场域特定装置,尺寸可变,宣纸和墨,2017. ©2017林延,图片致谢银川当代美术馆

(责任编辑:李璞)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