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稿】“欧洲文化之都”项目可能只是英国脱欧的第一波文化冲击

2017-11-27 17:00:01 张天宇/编译

  2017年11月24日,欧盟主席唐纳德·图斯克表示,给英国首相特雷莎·梅10天时间,即在12月4日前,就“分手费”、居住在英国的欧洲人权益等重要议题提出明显进展,否则就不会启动谈判,讨论英国脱欧后的贸易安排。

  时隔一年多,英国脱欧事件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焦点的核心,其实是“钱”的问题。

  据《金融时报》援引欧盟的官方数据报道,自2016年6月英国举行脱欧公投时起到2017年6月,欧洲各大银行已从英国撤出了3500亿欧元的资产。

  雪上加霜的是,欧盟最近宣布拒绝英国城市申请举办2023年“欧洲文化之都”项目。

  这里我们先提出来几个数据,就会一眼看出来为何是雪上加霜。

  “欧洲文化之都”项目(European Capital of Culture)开始于1985年6月,如今已经成为欧洲城市推进文化交流、促进当地经济繁荣的一张非常重要的“文化牌”。

  截至目前,英国有两个城市曾经获得过“欧洲文化之都”的称号,一个是1990年的格拉斯哥,另一个是2008年的利物浦。

  根据英国媒体的报道,当时的利物浦因为该项目共花费了1.7亿英镑,但当地经济收到的回报是7.5亿英镑

谁能想到利物浦可能成为英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欧洲文化之都”城市

  如今,被“欧洲文化之都”这个头衔排挤在外的五个英国城市包括敦堤(Dundee)、诺丁汉(Nottingham)、利兹(Leeds)、弥尔顿·凯恩斯(Milton Keynes)还有联合申请的贝尔法斯特、德里和斯特拉班。

  由于这几座城市其实已经在申办该项目上投入了不少资金,因此这次“通知”对他们而言的打击非常大,甚至有人认为,“欧洲文化之都”项目可能只是英国脱欧遭受的第一波文化打击。

  英国创意产业联合会表示:“得知由于脱欧,英国不被允许申办2023年的欧洲文化之都,我们感到非常的失望。现在很多人也在试图扭转这个局面,联合会也一直在试图调解欧盟委员会与英国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试图解决这个事情。”

  按照项目最初的设定,只有欧盟或欧洲经济区(简称EEA)的国家才有资格被冠以“欧洲文化之都”的称号,但是英国将在2019年3月29日正式脱离欧盟,所以欧盟委员会认为“按常理,现在就应该终止参选了。”

2008年,“欧洲文化之都”活动在利物浦盛大启动

  对于欧盟委员会的这一决定,英国工党成员汤姆·沃森(Tom Watson)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成为欧洲文化之都的格拉斯哥和利物浦,已经切实感受到了该项目所带来的积极变革,无论是城市整体的发展、旅游业的繁荣,还是整座城市的荣誉自豪感。如今,这种绝佳的机会突然从参与竞选的城市身边溜走了。英国脱欧怎么才能不影响英国在文化领域方面脱离欧洲,要怎么保住经济与文化利益,我觉得关于这些,政府现在必须作出解释了。”

  唐宁街方面表示,不接受这种决议,并已经开始与欧盟委员会“紧急商讨”此事。发言人援引了2000年的雷克雅未克(冰岛)、2008年的斯塔万格(挪威)以及2010年的伊斯坦布尔(土耳其),这些都不是欧盟成员国,却都获得了“欧洲文化之都”的称号。

  然而,这种理由却似乎站不住脚。因为冰岛和挪威是EEA成员,土耳其也在2005年就开始就加入欧盟的事情进行着谈判。而且,“欧洲文化之都”项目有针对非欧盟成员国的规定,那就是其他欧洲国家也可被选为举办国,但首先要申请。

  此次受到波及的城市还有位于苏格兰东部的港口城市敦堤(Dundee),苏格兰工党表示,这个机会彻底被保守党的脱欧计划给摧毁了。

  保守党议员Iain Stewart觉得欧盟委员会的这个决定“有点令人苦涩”,因为“感觉是我们在离开欧洲,可是现在看起来,似乎是他们正在远离我们”。

  “欧洲文化之都”最开始被称为欧洲文化之城,1985年,时任希腊文化部长的Melina Mercouri认为,欧洲文化没有像政治、经济那样受到足够的关注,所以需要各成员国联合起来开展一项以宣传欧洲文化为宗旨的项目,于是“欧洲文化之城”的概念在希腊开始落实,雅典也成为第一个拥有该头衔的城市。从1999年开始,欧洲文化之城改名为欧洲文化之都,选拔程序也在这一年开始修改。

  1999年以前的规则是先由各国提名推荐,最后由成员国一致同意的城市被授予“欧洲文化之都”称号。欧盟委员会每年向举办“欧洲文化之都”活动的城市拨款。2004年前(含2004年)的“欧洲文化之都”都是通过这个程序选拔命名的。

  1999年之后变成了由欧盟委员会推荐举办国,欧盟理事会决定。举办国将参加选拔的城市先后上报欧盟委员会以及欧盟理事会,然后由欧盟理事会决定每年举行“欧洲文化之都”活动的城市,取代了原来的所有成员国一致通过的做法。

  为管理好竞选,一个由欧盟和举办国任命的“混合”专家评选委员会成立,并将评选分两阶段:第一阶段在举办欧洲文化之都活动的前6年开始,经过两年的评选,欧盟理事会决定被选城市;剩余的4年为第二阶段,由欧盟任命的专家组成的“欧洲监理委员会”协助、监督和指导被选城市制定一个详细活动计划,该计划要充分体现“欧洲范畴”和影响力,特别是其附加值。如果举办城市在筹备阶段符合活动标准和目标,特别是体现了“欧洲范畴”的给予奖励,用奖励的办法替代原来给拨款的办法。

  争当“欧洲文化之都”的竞选工作一直很激烈,而且竞选时间也比较长。

  以2008年利物浦获得“欧洲文化之都”称号的经历来说,其实是英国早在2000年9月就宣布竞选了,当时共有12座城市申请参加,到了2003年6月,英国政府才最终决定推荐利物浦为候选城市的。可见“欧洲文化之都”这一桂冠的获得并不是容易的事。而此前已经确定2023年的“欧洲文化之都”举办国为英国和匈牙利,所以才有了今天的这个争议。

  “欧洲文化之都”项目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呢?除了欧洲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经济利益更为诱人。

  此前,格拉斯哥深受经济危机影响,但是1990年举办“欧洲文化之都”活动之后,经济得到了复苏,甚至是“起飞”;2003年奥地利东南部城市格拉茨(Graz)担任欧洲文化之都,举办了近6000场活动和108个项目,游客人数达到300万,当地旅馆客房使用率比上一年提升了25%。

  2004年,法国里尔(Lille)对当地名胜古迹进行翻修,工程投入将近2000万欧元,当然,最后收到的回报也是非常可观,当时有媒体报道称,里尔各主要景点的参观人数暴涨了近10倍,展览、音乐会以及剧场的售票情况、当地学校参与活动的情况都令人欣喜。

  关于英国脱欧(Brexit)

  2016年6月24日,英国举行全民脱欧公投,最终382个投票区计票结果显示51.9%的民众选择支持脱离欧盟。不少英国媒体认为,此次公投是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对英国政坛最大的破坏。另一方面,英国脱欧风波甚至已经波及到了其他欧盟国家,荷兰自由党领导人海尔茨·维尔德(Geert Wilders)发文呼吁荷兰民众也就是否脱欧进行公投。德国副总理西格马·加里布埃尔(Sigmar Gabriel)则不满地说道:“见鬼!这是欧洲糟糕的一天。”

  在脱欧公投正式启动之前,众多艺术界人士就纷纷表达了希望英国留在欧盟的意愿与呼吁,其中包括艺术家、画廊主、收藏家、博物馆机构高管等等与文化艺术行业息息相关的著名人士。

  蛇形画廊联席总监、著名策展人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在英国脱欧公投前曾表示:“伊黛尔·阿德楠(Etel Adnan)说过:‘世界需要凝聚,不是分离;需要爱,不是质疑;需要共同的未来,不是相互隔离。’看到即将举行的欧盟投票,觉得特别有必要分享这句话,因为国家与国家之间应该是互享共通性。英国的这场脱欧公投是一种倒退,而不是前进。”

  但现在公投结果已经公布,脱欧之后的英国艺术界可能要面临哪些主要问题呢?详情请阅读【海外】英国脱离欧盟 支持留欧的艺术界该怎么办?

(责任编辑:张天宇)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