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讲堂3602期】吴珏辉:比特宫

2017-12-02 08:23:40 彭吉顺

  主讲人介绍:

  吴珏辉: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具体媒介工作室,TASML | Carroll Fletcher 艺术家 EYEBEAM 驻留奖获得者,清华大学神经工程实验室驻留艺术家。

  

  吴珏辉

  主题:比特宫

  最后很快的时间就过一下这个《比特宫》,因为这个也是展览里面两个平行展的另外一件这个就是装置、声音、影像还有那个升降灯的那个部分就比较混合的一个作品。这个是从顶上面拍的,就是从13米的顶上面我们专门抠了一个洞来拍这个,大家能看到就是里面有这个阶梯,你在里面可以不停地循环走,因为这个阶梯有点儿像一个折歪的一个8一样的,就是概念上面我们可以说得悬乎一点有点儿像一个莫比斯环一样的这种感觉,就是你可以不停地走走,你就永远可以不用出来。当时就是右边那一部分就是我们在拉的当时做了一个模型,然后左边这个就单独把这个阶梯给抽出来了,这个大家可能看的比较清楚一点。当时做这个作品之前在从到3DMAX,CAD什么的在好几个软件里面一路模拟、尺度,包括光运动之后洒出来的影子的感觉,就做了很多模拟三维的图,平面的洞、静态的,包括动画的视频,一方面我也是跟美术馆那边大概说一下您看差不多这种感觉,这是我们自己想象的。所以这个就是现场的部分,这个是投影的部分,顶上面有一个投影机,打出一个差不多15米宽,将近大概10米左右的这样一个画面。

  

  血袋

  因为脚手架其实是差不多是9米见方的一个结构,当时最早设想的时候是想做的就是大家能看到那个是比较规则的,后来觉得不想做的那么规则了,那个感觉就像是一个有点儿像卖脚手架的,产品展示里,或者是不想特别井井有条的感觉,所以后来搭的时候其实之前就想当时跟姚广真,就是我那个搭档另外一个很棒的艺术家说我们要想着现场直接一直监控这个大的过程,然后跟他们说稍微再歪一点,就是要有一点这种歪歪扭扭的像一个废墟一样的感觉,这可能抽掉一个,那边可能出来一点,那边可能进去一点,等到后来搭到差不多2/3的高度,可能在6、7米的时候我们两个在大厅里面整整呆了一个小时,就是一直看着那个东西说,这个感觉还挺好,怎么办呢?到底搭还是不搭啊,那个时候就真的是很纠结,因为在没搭好之前你不知道它如果全部搭上去的时候是什么样的,但是你觉得那一刻还挺好的,然后就绕着脚手架走啊走啊就看过去了,最后说还挺好,就这样吧,最后无非是还有几个要补上去的或者是跟结构优关系的把它补补全,就参差不齐,感觉像倒一样的感觉。这个是在里面的天井里面拍的,观众其实是进不去的。这跟当时刚好特意让两个人在那边走这个阶梯。这个部分的那个声音部分是冯浩做的,冯浩也是这回参加未来馆的艺术家,当时可以把灯开一下,谢谢。

  

  神经故障

  当时呢,因为他里面分灯和投影的两种不同的状态,就是灯每一次升降,他就是落地然后昏迷掉,然后到时候再升起来,亮升起来,然后到顶,然后再落下,然后灭掉,这样走个来回差不多是在一分到一分半钟,然后他作为一个有点儿像白天那种感觉说白了,投影就有点儿像晚上的感觉,因为它是数码的光的感觉和物理的这种灯光的感觉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一个感觉很真实,特别实在,但是数字的光,它再是光,但是你觉得它还是一种好像是非常人为的视频出来的一种环境,所以影像一共是分了四个段落,就是每个段落的质感和这种声音都是不一样的,就像营造四种不同感觉的氛围和环境一样的东西,包括最后看到那个彩色的特别花的那个,那个当时用了很多的一些东西,就是处理一些图片、视频的东西,就感觉花里胡哨的,然后比较有趣的是冯浩的这一段声音其实又带有一些特别怪的某种异域情调的东西,就是有点儿像这种不知道是属于中东还是西域还是干嘛的,当时就是想不想是那么就是经营范围之内的去做那种一想到这种东西就是特别电子味的,所以我觉得当时他的这个东西就味道做的特别好,而且他做完之后我们几乎没有提任何意见,我们也不敢提意见,冯大师您做好了就挺好,这个音量能稍微再高一点吗?然后这个地方结束稍微再早一点,时间能再快一点吗?

响尾蛇

  就是各种旁敲侧击去改他的一些声音,其实他后来花钱最多的还是改那个灯升降那一段,因为那个当时声音就是那种,那个包括根据整个一个环境的生产就花了很多时间去调,因为任何的一个东西他不是随便换一个地方都是有效的,都是有原形的一种力量和张力在里面的,在那个大厅里面本身回响就特别厉害,所以它根据那个东西现场环境不停地去升、去改,去调整,去更新那个版本,最后找一个大家觉得比较合适的一个方式,那么这个作品当时对我来说也还是挺有挑战的,因为整个时间其实差异蛮紧张的,然后工作量其实也非常之大,整个布展也就花了十天时间,搭那个脚手架就差不多搭了有七八天,搭完同时系统做完最后我们在开展前的差不多两天多时间吧,最后在现场做内容,虽然事先想给很多,但是发觉想过都白想,现场那个一打出来之后发觉我靠,之前我们跟很多艺术家合作辅导过的那个作品也是用脚手架,但是那个因为形状空间都不一样,所以很多经验没法复制过来,就是想好好原先觉得挺有把握的,在现场一看都傻了,这个怎么办,赶紧弄,一边试边,最后在脚手架的中间摆上小桌子,然后可爱的志昂同学另外一个非常棒的艺术家,每天就是我们叫他王主任,感觉像宫殿一样一个小桌子每天坐着,在上面写那个,写程序要做的内容,然后做了之后马上同时直接甩了一个机场的光线直接借鉴在上面,他改好之后马上看到那个内容,然后他就每天中午上班,早上下班,所以这样,然后我中间时不时过去去看完,然后还给他泼冷水,这个不行,然后特别苦逼,开幕之后又改了四个晚上就沉观众就闭馆的时候我们就那边通宵改,不停地改,然后最后大家看到这个记录短片,这个短片差不多拍了将近快两个细白,就是今天拍了,明天再拍,然后拍了好几天觉得可以了,最后发现还是有东西漏了或者是没有想到的,然后美术馆工作人员天天晚上陪着我们玩儿,各种升降车,拍了很多也是志昂还有慧子他们那一拨人,都玩疯了,后来都在玩车子一样,特别开心,升降车上上下下各种绕着馆这边跑,还有直接上顶,那个顶看上去还挺可怕的,开个洞,然后这些人趴着去架着机位还是什么的,所以很多背后大量的看不到的工作其实就特别的辛苦,但是也是最后就是因为都看不到的部分所以才会有那么一点点看得到的部分,这个是其实是有一个比例,他是有一个压缩的一个过程。

(责任编辑:樊玮)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