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来来往往”上海东京两地书画作品交流展参展艺术家之王俊宇潇

2017-12-13 10:19:09 未知

 

  2017年12月16日下午三点半,由上海书画院、东京海派书画院共同主办的《来来往往—上海东京两地书画作品交流展》将亮相上海博源美术馆(协办)。展览作品百余件,作品涵盖老中青三代,书法、绘画两大艺术门。

  上海开埠之后的经济文化背景及地理优势,使得19世纪的水墨画艺术发展迎来新的契机。与此同时,游学、留学于中国、日本两国的艺术家们,往来频繁,切磋艺事,互动交流,东西兼容。传承海上画派和弘扬中华文化的精神,在如今的东京海派书画院(由旅日书法家郭同庆先生与海上著名画家乐震文、张弛夫妇共同倡议,并得到了旅日上海籍书画家们及旅日海帰书画名家的热烈响应和支持)继续发扬。此次展览更见证了上海与东京、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的延续和发展。

  王俊宇潇简历

  王俊,字宇潇,艺名王俊宇潇。

  1960年生于上海。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

  中国画师从张大千弟子顾翼,日本画师从日本美术院同人小谷津雅美。

  现定居日本,从事艺术创作、研究和教学。

  个展:上海朵云轩,北京中国美术馆、温州博物馆、东京O美术馆。

  入选:法国秋季沙龙。

  个人作品集:上海书店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品收藏:中国美术馆、温州博物馆。

  国际公路上有国籍的游子

  王俊宇潇与他的作品

  01:姚有多 ——王俊艺术讨论会发言摘要

  我觉得王俊先生的画有两个突出点,一是得益于他的文学基础,他最早是学习 古典文学的,现在看来对其画起了很大作用。中国画很讲艺术修养,而修养主要指文学修养。他的画表现出一种气质、意境和一种很高的品味,都与其文学修养有直接关系。王琦、廖静文先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王俊的文学修养与其作品的意境深远、大气有很大关系。二是他把中国画的传统和日本画的色彩以及西洋画艺术中的构成等好的因素三者结合起来,融合得比较好。这符合东西方艺术交汇的方向,也是世界艺术互补交流中必然出现的一个趋势,这在王俊先生身上已有所表现。

  02:马克   ——王俊艺术讨论会发言摘要

  王俊作品给人的感觉是很丰富的,作品的取材、形式、风格是比较多样的。从形式上讲,有水墨的、有色彩的,有写意的、有写实的,有抽象的、有具象的。他吸收的东西多,首先是大千的,其次是日本的,还有西方的。他到过美国加拿大等地,见识比较广,博采众长,熔于一炉,力求有点自己的东西,这是很可贵的,这个方向是正确的。科学上的组合就是创造,艺术不是一个简单的组合而是融合。从王俊的画看,这种融合比较成功,这条路子比较宽,很可取、很有发展前途。第二个要讲的是王俊的创作态度非常认真、严肃,不满足以往的成就。他举办过三次画展,三次都不一样,敢于变,敢于追求,不断进取,追求新的建树,值得提倡。王先生还在发展中,还想有新的变化、追求和理想。

  03:佟景韩 ——王俊艺术讨论会发言摘要

  王俊先生的画虽然是从文人画起步的,但整个作品中,也有学院的气派。我感觉到王俊作为一个从没经历美术学院而且很年轻的人来说,能既注重师法,又不墨守成规;既无文人画过分的自由,也不失其灵气,有法度,有气派。很多画给我的印象是除了用笔纤细考究外,整体上有一种气势,用比较洋的说法来评论,他的画给人以一种纪念碑式的感觉,形成了他很鲜明的个人的意念化。学院派过去有个缺点,太注重一般的有共性的东西,而不强调个性。王俊不否定师承章法,又不受其拘束,特别是学文学出身,画外功夫是其长处,把中国文化传统的精神,而不是表面的东西有机地融合于画中。艺术最怕亦步亦趋,多元化时代更是如此。我觉得王俊在创作上的追求态度是符合时代的要求的。他以自己丰富的变化的艺术来充实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给人们带来了生活的快乐。

  04:翟墨——王俊艺术讨论会发言摘要

  “国际公路上有国籍的游子”,这是我给王俊下的一个注解。我讲几点:

  第一点,抽象画创作面临的苦恼。现在有很多新潮画家向抽象方面发展,热抽象、冷抽象,不管哪种抽象,一旦完全失去具体形象的依据后,都变得大同小异不约而同地形成了国际大雷同和世界一般化。是不是一旦实现了现代化后,大家就必须丢掉原来的个性、地方性、民族性,成为世界一般化?从理论上讲,世界艺术不能说是无国籍的、无民族的、无地方的、无个性的,而应该即是世界的,又是民族的。王俊先生的画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很好的答复,他的画对艺术的抽象进行了很好的探索,但却没有丢掉造化之原和人情之原。所以我说他是“国际公路上有国籍的游子”。他没有丢掉中国的根。

  第二点,王俊的画确实是以一个中国年轻人的眼光去看世界的,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可以从中看到大千的笔墨,在很抽象的山水画中,个别地方的点染,一点点树和一点点房子,这和大千先生晚年很相近,但与之不同的是,王俊作品中自己的构思的结构制作则比较更明显些。其次从王俊的画中可以看出蒙德里安冷抽象的熏染,但王俊吸收了其直线用于表现山川的结构却没有蒙氏方格的机械。他有时略去树干树叶的肖似,只把树木结构保留下来,树叶画成三角形方块形。还可以看到康定斯基热抽象的影响,比如画中用一些穿插组合的线条,复杂流动的色彩,表达感情的奔放,也可看到米罗的一些画的单纯和童趣。还可以看到日本画或中国漆画的装饰性,金碧辉煌的工艺和色彩以及电脑图像的肌理……他的画确实敞开吸收了传统的、现代的、国内的、国际的、新潮的,一切拿来为我所用,而且融汇得很好,以一个年轻人强有力的胃把它们都消化吸收掉。

  总的看来,王俊作品可以分为两大系列。一是以山水为主的冷系列,表达浩渺寂寥的宇宙意识。站在这些画前,令人感到造物的伟大和神秘,有一种净化心灵平静浮躁的作用。一是以花卉为主的热系列,表达鲜活热情的生命意识。不仅色彩清新艳丽,线条奔放纠缠,而且其造型隐喻着人体性器官的语言表现,引发人一种纯情的联想和青春的吟唱。这两类作品在构图上往往都有一个比较醒目的视觉中心,它同黑白灰的色阶或红黄蓝的原色一起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穿透力。王俊用不与人苟同的原创力刷亮了自己的艺术“商标”。一个画家的画不用署名,一看即知,这是不容易的,在此基础上再求新求变,王俊的画达到了这点,我认为达到一定高度的画家才能做到这点。

  05:陈醉——王俊艺术讨论会发言摘要

  王俊画的特色很能表现自己的语言,其作品民族的东西不算太浓,大千味也不太浓,倒是觉得日本画的成分多些,特别是山水画作品中似乎有一种冷漠的个性。无人之景这种东西是很珍贵的,能给人这种感觉,是作者在有意无意地找到了自己的方法、手法、语言。作者应该很珍惜这种东西。王俊还很年轻,我觉得他有一个很深沉的内心,他虽然不是纯粹的文人画,但整个观念还是有文人那种发泄内心忧郁的感觉,他的画纯粹是一种感受,他能真正把自己的个性和真实感情画在作品里,技法当然是次要的。王先生的手法本身就说明了技法是次要的。技法是为心灵服务的,如过多追求技法上的东西,不见得会有明确的感受。总的讲,艺术上的真诚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真诚才能将一种感人的情感在画面上流露出来。我的意见是尽量把自己认为是很有趣的东西以自己的无法之法表达出来就行了。我觉得他的珍贵之处就是没进学院,这是件好事,既然没进学院就有没进学院的优势。尤其是现代派画家很多没有经过严格正规的训练,但却画出很有个性特色的作品,王先生可以在这方面发展自己的特长。相信今后会有王先生特色更浓厚的东西,在作品中出现。

  06:刘龙庭——王俊艺术讨论会发言摘要

  王俊的画与一般不同,他的画我认为主要是东方的东西,而东方的东西目前主要是中国和日本。从样式上讲,不是传统的中国画,也很难说是大千先生的绘画,其中有些大千先生的艺术手法,如泼墨。王俊有中国古典文学基础,又不属于学院派,条条框框比较少,总的感觉,一是空灵,二是轻巧,三是潇洒。

  空灵即是不呆板,象轻音乐一样,表现出一种很随意的感受,而不是沉浸在痛不欲生的压抑情绪之中。比较潇洒,带有文人气质,是一个年轻知识分子的很大特色。他的文笔也很好。王俊属于速成性,虽然年轻,没有很高的资格,但总的感觉是面貌形成很快,在美术馆属于比较好的展览(注:1993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的{第三届王俊个展)。当然,轻松、空灵的东西往往需要补充一些浑厚、沉着的东西,才更有份量。一个画家不可能样样俱全,但应该注意向自己不足的方向留意,不断充实自己的艺术。

  07:刘曦林——王俊艺术讨论会发言摘要

  我看王俊的画有几个类型,一是笔墨类型,二是肌理类型,还有一种是接近抽象构成类型。我自己认为第一种类型比较成熟,是在张大千基础上演化的。传统中国画自成体系,笔墨构成为这一体系的特征。从西方现代绘画传入中国之后,对中国年轻人影响比较大,特别是抽象派艺术的影响,抽象构成意识怎样和中国笔墨结合,还存在一些生硬的痕迹…在某种程度上讲,绘画是否有现代感,要看你的构成意识,在这种情况下,就希望结合得更好些。那么王俊这种中国功底的花卉画和抽象的线和面的构成,这个思路不妨走一走。但有一个问题要解决,它是自然而然的化合,而且有个过程。

  总之,希望对中国画的笔墨,对笔墨的丰富性进一步加强,对于色彩的丰富性要进一步研究,对构成的自然性要有一个过程。

  08:蒋采萍——王俊艺术讨论会发言摘要

  我去年与王俊先生认识,当时看了一些他的作品,觉得确实不错。我做了30多年的教师工作,对学生技能技巧的掌握是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我更关心学生走什么样的路,美院出来的学生大多都是认真在走艺术家的路子的,成就大小虽有不同,在总的追求目标上,大家都是这样做的。

  王俊的追求很可贵,虽然王俊学的是文学,但从作品中可见其在认真探索一条成为真正艺术家的路,从发展看是有希望的。他的作品具有中国的、日本的、东方的、西方的,也有传统的和现代的。我认为山水画比较突出,中国传统山水大多是抽象山水,他在这方面是很接近传统的。另外,王俊到日本以后是处于一个多元化的艺术氛围,王俊基于他的古典文学修养和师承影响,传统使其对中国传统山水理解还是沿袭下来的,尽管他在方法上有些新的东西,我觉得这样走下去很对。

 

  09:何均衡——王俊艺术讨论会发言摘要

  看了王俊的画,我个人感觉其画有一定的中国传统,又吸收了一点日本的东西。我曾去日本与许多留学生画家交流过,一种把中国画说的一无是处,另一种认为日本画不行,还是中国画好。还有一种认为应将两种融为一体。王俊属于后者,没有丢掉中国的传统,去日本不学人家的东西干什么?其实日本也学习了西洋的东西。王先生画中有西洋的。他到过美国加拿大,就我的看法,他的花卉作品装饰性比较强,轻快些,这一类可以搞下去,但怎么搞得更好,这是他要研究的问题。我认为他的山水画有个不足就是变化少些。我觉得王先生画与其人差异不大。他话不多,想的多,他谈到想致力于把中国艺术推向国际化,这个想法很好。按其性格,王俊不像现在的年轻人那么容易激动,比较沉着,抱负很大。

  10:孟庆江——王俊艺术讨论会发言摘要

  我不是搞理论的,因为《王俊作品集》是我编辑的,所以谈点直观感受。最简单两句话,一是新鲜,二是新鲜中有雷同。新鲜就是新鲜,画家要做到于自己不雷同是很难的。

  我本人的希望:第一不论什么画都要表现自我,没有自我就没有艺术;但自我也是一种感受,表现感受要从客观上于别人沟通统一起来,有些画家表现自自我,不管人家懂不懂。我觉得王俊的画表现自我很强烈,很独特,也能沟通。这一条说明他的路子是对的。第二点是写意写实,具象抽象的关系,王俊画的是具体的,并不抽象,山就是山,水就是水,也不是自然主意,在艺术上有追求。写意味很浓,这是很好的。有些人往往把写意于写实对立起来,大写意淋漓尽致,很抽象,或反过来则很写实到自然主义,搞得死板僵化。王俊的作品能统一在一起是条很好的路,希望保持。第三是大家都提到融汇中西方问题,“大千遗风”也好,别的什么巨匠“传人”也罢,我认为王俊就是王俊,就是他自己,这是最好的。

  《来来往往—上海东京两地书画作品交流展》

  主办单位:上海书画院、东京海派书画院

  协办单位:上海博源美术馆

  展览时间:2017年12月16日-12月22日

  开幕时间:2017年12月16日下午三点半

  展览地点:上海市浦东新区世博大道1368号世博源4区B一01

(责任编辑:王璐)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3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3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