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叶烂:大写意花鸟的新突破

2017-12-22 09:51:35 通翰斋

  一、艺术家简介

 叶烂,字莲生、美成、灿之,号菩题。1955年生于江苏灌云荷乡之中。自幼酷爱绘画,尤钟情于荷花。1980年拜当代著名画家陈大羽先生为师研习花鸟画。1987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现为江苏省国画院花鸟画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通翰斋画廊特约画家。

艺术家近照(左):http://gallery.artron.net/2367

作品《秋塘染霞图》入选第八届全国美术展览,《金色的池塘》入选第九届全国美术展览并获优秀奖,《荷塘月色》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展览,《初夏的荷塘》入选“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中国画大展”,《金色的池塘》获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1998年金彩奖·牡丹杯新人奖”铜奖;《春之夜》获“中国首届写意画展”大奖;《荷塘月色》《春之夜》分别两届入选“中国百家金陵画展”,2015年作品《映日荷花》《荷塘月色》参加傅抱石双年展并荣获“提名奖”。

 

映日荷花别样红   出版于《舞春弄色》 P126  尺寸:248*124

作品链接:http://gallery.artron.net/works/2367_w172718.html


  出版有《叶烂画集》《当代名家技法图例经典·叶烂荷花系列》《荷塘烂漫》《一叶知春》《舞春弄色》《冬去春来》等专著。《国画家》《艺术界》《中国花鸟画》《美术界》《中国书道》《美术报》《中国文艺报》等美术刊物均作专题介绍。《初夏的荷塘》《金色的池塘》入编《中国现代花鸟画全集》。重彩代表作《映日荷花别样红》。

二、艺术作品赏析

 “大写意”精神涵量缺失,形式语言贫乏的当代画坛,看到叶烂具有突破性的大写意花鸟画,无需一一罗列叶烂的成果,只要指出,在五年一届的全国美术大展中,不论大写意花鸟多么罕见,叶烂却自1994年起连续三届入选,分别以《秋塘染霞》《金色池塘》《荷塘月色》登堂入室,这足以表明他的画不同凡响。

 

荷叶似云香不断   出版于《舞春弄色P284   尺寸:139*68.5

作品链接:http://gallery.artron.net/works/2367_w441297.html

  大写意花鸟画作为中国画传统中的一种独特形态,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高难度的艺术形式,这一形态直到明代后期花鸟画大师徐渭笔下才渐成熟,而后经过八大、八怪、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刘海粟、陈大羽等人的传承与发展,艺术积淀愈加丰富厚实。但随之出现了后继者陈陈相因,索然无味的局面。叶烂以其奇异独出,其秉性执著,早年受业于陈大羽,得其精义,此后则力追前贤,感悟时代脉搏,长期笔墨耕耘,苦苦探求。他说:“在绘画艺术领域里探索,就如在茫茫雪原里行走,合着别人的脚印固然省力,可留下的只能是别人的印迹。”正是由于他的不懈耕耘,广收博取,终于自出机杼,形成了个性化的大写意花鸟画的现代新形态。

 

映日荷花图  尺寸:120*45

作品链接:http://gallery.artron.net/works/2367_w556223.html

叶烂大写意花鸟画的精神支柱,是对自然野逸之美近于狂热的激情。

大自然中的花鸟生态,有着多种多样的生命情态,而叶烂对于“野逸”情有独钟。这可能根源于童年的乡村生活情绪,又拓展了成年后的大自然情结;也许,天性中的豪放洒脱和淡泊名利,才是内在动因。他的大写意花鸟既继承了传统中“天人合一”的理念,又突破了传统中近于程式化的一套象征寓意的规范,而更多地倾注了个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追求。在他反反复复地纵横挥写的荷塘景境中,“出污泥而不染”的人格寓意已不占主位,他更关注的是对种种荷塘野趣的追忆、感动和痴迷以及因此而激发出的强烈的艺术创造欲望。这才有了笔下金秋、初夏、月色、映日、遇雨等千变万化的荷之美境,乃至令他有资格自诩为“万荷塘主”,当然,他笔下那些不知名的野花野鸟,同样也不再是某种客体形神的再现,而只是个人情感的宣泄。我敢推断,对艺术本体语言多样化的不断创造所获得的快感,恐怕也是他创作的推动力。

 

惊艳    出版于《春色无边》  p28   尺寸:69.5*43

作品链接:http://gallery.artron.net/works/2367_w311819.html

    叶烂的大写意,已演化为一种现代意义上的人性化和个性化。他不追求一枝一叶和一点一滴的得失,也不迷恋那种赏心悦目式的“小美”,而醉心于创造一种似真似幻的、讲究整体气势和整体精神的“大美”。作品中意象的造型与心象的内涵相契合,灵性的神态与随机的生发相辉映。或许可以说,这样的大写意,既“大写”出了生命世界的生命,更“大写”出了画家的自我生命。

    叶烂大写意形式语言方面的个性化特色,突出有三点:水韵意味、色彩强度、结构张力。

    叶烂用水,堪称一绝。前人说“笔墨关键在于水”。水在大写意画中是尤为重要,何况画水气的荷塘。他往往以饱含水分之笔,和色落纸,淋漓酣畅,一气呵成。尽管控制水之渗透走向颇有难度,但因“胸有成荷”,故能依据不同画面效果的要求,运笔或行或止,或疾或徐,或恰好“结边”,或色粒沉淀,诸种效果随机而现。正是笔随心运,水到画成,取向不或,韵味浓醇。那种“水运色彩”的感觉,恰到好处地营造出湿润、朦胧、飘忽的氛围,越发增加了荷塘之美的魅力。

 

《荷花》 尺寸:70*45.5

作品链接:http://gallery.artron.net/works/2367_w311818.html

     色彩在叶烂作品中具有特殊的表现力,而且敢于用非国画颜色作画,这对传统的“水墨为上”是一个突破。其意义不仅在于丰富了艺术手段,更在于有益于充分表达一定的心态、情绪和意境。具体说来,其作品色彩处理方式有三种类型:一种是基本按传统方式,在墨色变化中求气韵生动。第二种是不用墨色而纯用某一彩色,于同一色调中见丰富变化,如以金黄画夏日之荷,以湛蓝画月下之荷,以嫣红画秋日之荷。这些画面虽毫无墨痕,却由于色调和谐统一,同样富有清纯雅致之美,效果丝毫不逊于水墨画。第三种是重彩浓墨,交相互动,无论姹紫嫣红,艳黄翠绿,由于与沉着的墨色相辉映,在对比强烈中复归于协调,是近年来探索的新成果。

    强化结构张力是叶烂又一特色。突破传统中常见的以虚为主、以空灵为上的格局,其构图多饱满充实,开朗舒展。笔墨多粗壮有力,气势奔放,物象多简化纯化,夸张变形,甚或近乎半抽象。看得出他吸收了西方现代构成的某些因素,但本质上依然是民族传统二维平面章法原理的延伸。他的张力结构并非一味张扬恣肆,而是放收结合,开合有度,张力与引力并存,所以依然具有耐读的品位。

 

三、后记

 

《寿色延年图》 尺寸:69x69

作品链接:http://gallery.artron.net/works/2367_w311821.html

近年来,叶烂的作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圈内人士和收藏家的认可。但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叶烂不满足于现状,他认为学画的人一定要有突破。虽然前代的几位大师已经把笔墨玩到极致,想有所突破特别难。身为江苏省国画院花鸟研究所所长的叶烂直言,倍感压力巨大叶烂认为:中国画是中国的特色,因此画家要有把老祖的东西发扬光大的精神,这就会给自己带来一种压力,这种压力是不为别人所知的,是自己给自己加的压力也是自己以后创作的动力。我们期待叶烂在艺术道路上有不断的创新创作出更多高水平的艺术作品。

(责任编辑:夏飞飞)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8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8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