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透明的边界 The shape of invisibility

2017-12-22 11:46:25 未知

  透明的边界

  The shape of invisibility

  彭怡

  2017年12月30日——2018年1月30日

  候鸟空间一直致力于推广跨媒介以及跨文化研究及创作的年轻艺术家,希望通过我们的推动使艺术家拓展实践的边界。此次我们将在北京候鸟空间向各位推荐玻璃装置艺术家彭怡。1983年出生于中国北京。2006年彭怡就读于英国森德兰大学,并在英国国家玻璃中心学习和从事玻璃艺术创作,于2008年完成了玻璃与陶瓷艺术专业学士学位。2009年获得玻璃艺术专业硕士学位。2014年7月,彭怡在英国桑德兰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她的课题主要研究方向是“跨文化灯工玻璃艺术”—— 在东西方文化背景影响下创意性的运用灯工玻璃工艺到当代玻璃艺术创作中。

The Roles系列,2017,灯工玻璃

  在英留学、工作期间,彭怡的作品在英国以及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的关注。2009年入选英国北部印刷双年展,之后分别选入2010以及2012的英国玻璃双年展,并在2012年的双年展中被选中参加了当年的2012双年展精品展。她的作品曾在英国多个艺术画廊展出,包括鲁斯金玻璃中心、国家玻璃中心、比德斯世界博物馆、哈顿画廊、伯明翰皇家艺术协会画廊以及北地创意玻璃画廊等。2010年彭怡被美国玻璃艺术协会授予塔卡克奖学金。2014年她的作品“成长系列”入选柯伯格当代玻璃艺术大奖赛,并在德国的欧洲当代玻璃艺术博物馆展出,该作品目前已被德国亚历山大基金收藏。2014年7月,彭怡在英国桑德兰大学设计中心画廊举办了她的博士个人灯工玻璃艺术展“解构与重组”。

  “我不能抛弃心,我想。无论它多么沉重有时多么黑暗,但它还是可以时而像鸟一样在风中曼舞,可以眺望永恒。”彭怡灯工作品,家在哪里,40X25X25cm

  彭怡的作品具有一种魔幻、童话质感的可融化的、高贵的纯净美。

  在社会文化无不受到西方的通俗流行文化渗透的时下,彭怡感受到了消费及大众文化所营造的生活表象对当代日常生活的影响,通过一系列实验性作品从《可乐茶壶》到《算盘》再到消解传统的《解构系列》,在中西对话与日常物料之间用概念给予造型试图蜕变、重组文化及传统。

左:Growing 1,2013,8.5X8X8cm,灯工玻璃

中:Growing 2,2013,14X14X8cm,灯工玻璃

右:Growing 3,2013,28X24X8cm,灯工玻璃

  艺术实践需要有不同观念的深度互动和启发思考,激发多样性体验的潜力。她利用自然和日常器物延伸出丰满与交融的疑问探索边界,创造玻璃材料装置。

  展览中生长系列的装置由千百条玻璃骨脉造型、交替组合而成。通过多层透明玻璃脉管编织交错,折叠形成动态张力的界面,整个空间充盈着流动态势。在交融与冲突之间产生能量——从入口、墙体、天花、窗户……让参观者随意参与想象蔓延各处所具备的生长的意义,构成一个“没有边界”的生长力。空间内透明、半透明的物质互相缠绕,呈现不稳定的状态,随光影若隐若现,在彰显与淡化之间持续不断变化。

生长系列细节

生长系列细节

Growing——Ball,2017,25X25X40cm,灯工玻璃

  像蚕丝般交错编织,稳定但又呈现出有机随意状态。在灯光渗透照射作用下,肌理产生灵动变换光影效果,构筑一个半透明、模糊、强弱、稳定与不确定世界。

  从概念开始,在自然界丰富多样的序列中获得灵感,解剖、提取生长体的结构,重组提炼,揭示生命进化的张力。她以玻璃为媒介与材料将异质的因素加以杂交,从而产生出两可的临界形态,进行消解和融汇文化符号的实验,轻轻松松、生机勃勃。

算盘系列(黑,局部),2009,18X42X3cm,灯工玻璃,木框

  艺术家自述:

  在英国留学九年,也是那里开始接触、了解并沉浸于玻璃与艺术创作的。初到英国时对新的环境感到陌生,便一心想要尽快融入。很快九年过去了,当我回国后发现:我的家乡已经不是离开的样子,她在我离开的这几年悄悄长大了,变得冷峻现实。但是,这次我没有再次义无反顾的融入,因为我也已经长大了。回国这几年,我慢慢的察觉到四周有许多看不见的边界将我限制在一个空间里,一个我自己的世界。这不是自闭,这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解构主义细节

  在筹备此次展览的过程中,我又重新梳理了我的作品,发现其实很早的时候就感受到了这些围墙,只是一直没有看到它们的存在。所以我在创作中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尝试打破这些边界,比如东方与西方,比如传统与现代,比如手工艺与艺术。这些边界的突破是我在困境中的本能反抗,然而,当这些边界被突破之后,这个世界并不会因此变得通透,反而变得更加混沌,文化是杂交的,语言是不确定的,定义是模糊的,艺术更像是一场荒诞剧。在这样的世界里,我们最好变成玻璃,有时锋利,有时柔软,有时冰冷,有时炙热,在不同的围墙里,做不同的自己。

  这次展览是对留学生活的一次总结,感谢命运的馈赠,这九年里我遇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人和事。回头望去,当年的那些奢望竟然一点一点都在实现,感谢一路上帮助和鼓励我的那些人,也要感谢那些看不见的许多边界,是它们的破与立,让我学会了进与退。

  关于艺术家:

  教育背景:

  2014/05 英国桑德兰大学 玻璃艺术专业 博士学位

  2009/07 英国桑德兰大学 玻璃艺术专业 硕士学位

  2008/07 英国桑德兰大学 玻璃和陶瓷艺术专业 学士学位

  展览:

  2017/12 “当代物体——关于材料,功能,观念的讨论”,单行道画廊,北京,中国

  2017/09 “匠心玖月——当代国际玻璃艺术邀请展”,醴陵瓷谷美术馆,湖南醴陵,中国

  2017/09 第十三届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当代物体——Contemporary Objects”,北京农业展览馆,北京

  2017/04 “危险与美丽——当代艺术与玻璃展”,798艺栈ICI LABAS画廊,北京,中国

  2016/11 “本体与多元——2015中国现代手工艺学院展”,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中国

  2016/10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中国传统手工艺玻璃灯工作品展”,树美术馆,北京宋庄,中国

  2016/09 “碰撞/裂变——国际当代玻璃艺术学术展”,天元玻璃艺术馆,河北怀来,中国

  2016/07 “璃光艺彩——玻璃艺术展”,国家大剧院艺术沙龙,北京,中国

  2016/06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中国传统手工艺玻璃灯工作品展”,北京798桥艺术空间,中国

  2016/04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中国传统手工艺玻璃灯工作品展”,北京青云国际文化艺术园区,中国

  2015/11 “燃——首届《薪技艺》国际青年工艺美术展暨学术研讨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中国

  2015/10 “手工智造2015”,北京国际设计周,专筑文化,孙河52号,北京,中国

  2015/09 “玩美——灯工玻璃艺术展”,北京设计周——哎悠生活节,通州万达西门金街,北京,中国

  2015/05 “流·变+2015青岛当代玻璃艺术展”,有度空间,青岛当代艺术文献中心,青岛,中国

  2014/11 “露华莹澈——清代/当代玻璃器物展”,上海玻璃博物馆,中国

  2014/07 "Deconstruction & Reconstruction" “解构与重组”彭怡玻璃艺术展,设计中心画廊,桑德兰,英国

  2014/05 “1895中国当代工艺美术系列大展精品展”,国家大剧院,北京,中国

  2014/04 "The Coburg Prize for Contemporary Glass 2014", 欧洲当代玻璃博物馆,德国

  2014/02 “1895中国当代玻璃艺术展”,南通,中国

  2013/06 "International Research —— PhD study at the University of Sunderland", 英国国家玻璃中心,英国

  2013/04 "New Glass Art Exhibition" 新玻璃艺术展,春季艺术沙龙,上海,中国

  2012/09 "Culture Exchange" 文化交换,苏格兰玻璃艺术协会,北部创意玻璃艺术馆,利布斯特,英国

  2012/08 "British Glass Biennale 2012", 2012英国玻璃艺术双年展,鲁斯金玻璃中心,西米德兹,英国

  2012/05 "Transition 2", 海关大楼艺术馆,南希尔兹,英国

  2011/12 "PhD Research from the University of Sunderland", 英国国家玻璃中心,英国

  2011/03 "A Journey in Glass and Ceramics", 装置艺术,彼得的世界博物馆,查洛,英国

  2010/09 "Essence", 伦敦玻璃吹制画廊,伦敦,英国

  2010/08 "British Glass Biennale 2010" 2010英国玻璃艺术双年展,鲁斯金玻璃中心,西米德兹,英国

  2010/06 "GAS Conference" 美国玻璃艺术协会研讨会,路易斯维尔,美国

  2009/07 "The Ten" 研究生毕业设计展,桑德兰大学,英国饼干工厂艺术馆,纽卡斯尔,英国

  2009/07 "2009 New Designers", 商业设计中心,伦敦,英国

  2009/07 "Culture shock", 皇家伯明翰艺术家协会,伯明翰,英国

  2009/06 "The 2009 print awards" 国际北部印刷双年展,哈顿艺术馆,纽卡斯尔,英国

  2009/01 "Under the Sea", 装置艺术,泰恩车站展厅,纽卡斯尔,英国

  2008/09 "Autumn Show", 英国饼干工厂艺术馆,纽卡斯尔,英国

  2008/07 "2008 New Designers", 商业设计中心,伦敦,英国

  2008/06 “本科毕业设计展”,桑德兰大学,英国国家玻璃中心,桑德兰,英国

  奖励:

  2016/11 作品 “解构系列 2”,被中国国家大剧院所收藏

  2015/10 作品 “解构系列7-1”被比利时沙勒罗伊博物馆所收藏

  2014/04 作品 “生长系列1-3”被德国亚历山大基金收藏

  2012/03 入围 “2012英国玻璃艺术双年展”艺术家组,英国鲁斯金玻璃中心

  2010/04 入围 “2010英国玻璃艺术双年展”学生组,英国鲁斯金玻璃中心

  2010/03 获得"The Takako Sano Scholarship" 奖学金,"GAS Conference" 玻璃艺术家学会,路易斯维尔,美国

  2009/07 获得玻璃艺术专业优秀学生奖,英国桑德兰大学

  2009/05 入围 "The 2009 print awards" 国际北部印刷双年展,哈顿艺术馆,英国纽卡斯尔

  2009/03 “未来基金”学生奖学金(Futures Fu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larship), 英国桑德兰大学

  2009/02 入围 "Best of the UK" 英国最佳毕业学生(前20),沙龙艺术馆,英国伦敦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杨红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