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纳·弗莱德曼“街道美术馆”公共艺术计划启动
2017-12-31 22:30:01 未知
尤纳·弗莱德曼“街道美术馆”公共艺术计划启动 艺术家:尤纳·弗莱德曼策划人:侯瀚如 主办: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OCAT)、深圳华侨城东部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坪山区马峦街道办事处、2017 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UABB)支持: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鸣谢:罗马国立二十一世纪艺术博物馆和国立建筑博物馆(MAXXI)、设计互联展期:2017年12月17日-12月31日地点:深圳市坪山区大万路33号OCAT坪山展区(大万世居) 移动建筑大师尤纳·弗莱德曼的“街道美术馆”是OCAT坪山展区(大万世居)公共艺术计划开启实施的第一个项目,由OCAT、深圳华侨城东部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坪山区马峦街道办事处及2017 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联合主办。
“街道美术馆”横跨深圳的南头、坪山和蛇口三地。作为“街道美术馆”第一站和重要现场的大万世居,它是拥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古堡式客家围屋,早年曾氏族人在此对生存空间的实际需求,促成了这种方形架构,内为高高相连围墙的居住场所的格局。尤纳敏锐地指出了这一建筑特质并认为:“自发形成的框架才是我们追求的未来的建筑形式。”这也符合尤纳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即提出并持续实践的“移动建筑”的艺术主张,构想人人参与、人人发挥独特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社会。
策展人侯瀚如表示:“尤纳是这次我们深圳双年展的建筑和城市双年展一个很特别的节目,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不光是他为这次做了一系列特别的项目,更重要的是带来一种对建筑和城市文化新的研究,也不是很新,但是一直是特别激进的思想。这种激进性证明尤纳·弗莱德曼作为九十几岁的一位老先生,比我们很多年轻建筑师还要年轻,这是非常特别的一点。
在我们想象深圳发展或者今天这个城市发展未来的这样一个前提下,需要什么样的一种建筑,需要什么样的一种城市空间,特别是需要什么样的一种市民的社会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建筑师和普通人之间的关系,这实际上是一个很关键的课题。当然,历届双年展的策划人和参与者都不断地去探讨这个问题。但是我想尤纳的思想体系和实践行动给我们的启发可能在现在这个特别的时刻显得特别地重要,因为他倡导的是一种不断变化的,来自于草根和知识性的思考之间结合的一种计划,这个计划不光是关于建筑、空间的,更多可能是关于什么叫一个比较合理的,比较好的社会。
特别是今天我们面临到一系列的权力、资本和建筑的消费主义化,这样一种倾向当中,怎么去给普通人一个生存的可能性,一种不光是能够活得比较好,而且能够通过他们自己的参与,来表达他们的意愿和他们创造的可能性。
尤纳几十年来倡导的是可以实现的乌托邦,这样一种乌托邦首先是对于人和自然关系的一种非常和谐的想象当中。同时这种乌托邦也不是不可实现的乌托邦,更多的是可以实现,这种实现是非常简单非常基本的跟建筑元素上面。但是这种元素的运用,又会不断地衍生出运动当中不断变化的结构出来。这种结构一方面是物理上的,另外一种也是比喻性的,诗意的这样一种空间结构。这种空间结构它不光是由建筑师来发明和推荐给普通的人,而更多的是在普通人参与当中,共同形成的这样一种结构。这一点从根本上来说,也是很多建筑师很想达成的愿望。尤纳这样一种愿望,从理论的深度,从地缘的广度来说,可以说是很独特的一个贡献。”
OCAT坪山展区(大万世居)的“街道美术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举办了:12月10日和11日在现场的搭建工作坊;12月13日在OCAT深圳馆的主题对话“艺术就在你身边”;及12月17日在现场的置放物品工作坊和作品揭幕等相关活动。欢迎公众在项目展期期间共同运营和丰富这个“美术馆”。
“街道美术馆”整体项目是2017年深港城市 \ 建筑双城双年展(UABB)“艺术造城”板块展览项目之一,由2017UABB总策展人之一侯瀚如发起,UABB、罗马国立二十一世纪艺术博物馆和国立建筑博物馆(MAXXI)、深圳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OCAT)、招商蛇口设计互联联合举办,在UABB主展场南头古城、OCAT坪山展区(大万世居)及蛇口设计互联三地呈现。 艺术家简介: 尤纳·弗莱德曼,1923年出生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1944年毕业于布达佩斯的工艺学院,毕业之后便在以色列西北部的海港-海法教书;1956年从事较理论及概念的规划;1958年定居巴黎,创立“GEAM”且发表移动建筑的宣言;1957年开始他便在巴黎工作。从1956年开始弗莱德曼就认为建筑物的决定与设计不应该靠建筑师,而是未来的使用者-----当地居民。他的发明、他的刊物、他的书,在它们的起点上皆有基本的型态。他的第一本书《移动建筑》( Mobile Architecture )第一次影印出版后,二十年后才重新翻版。他的大部分计划被构想、证明及实行还影响在各地的建筑师,假设不依循这个构想,最后会使他得计划成为指定及形象化的形式。 建筑成就:上世纪50年代,出生于匈牙利犹太家庭的建筑师尤纳·弗莱德曼(Yona Freidman)在杜布罗夫尼克的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上首次提出了“移动建筑”的概念。该理论并非强调建筑本体的可变性,而是研讨如何建立一套能够应对或抗衡多变的社会制度的建筑架构体系,以满足人们对生存空间日益变化的实际需求。这与当时主流建筑圈理论“居住者适应建筑”(出自“功能主义之父”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背道而驰。此后,他继续发展自己的移动建筑理论,提出了著名的“空中城市”等乌托邦方案,也影响了许多先锋建筑派别及实验性建筑团体,比如日本的新陈代谢派、英国的建筑电讯、奥地利蓝天组等。 新陈代谢派 (metabolism):强调事物的生长、变化与衰亡,极力主张采用新的技术来解决问题,反对过去那种把城市和建筑看成固定地、自然地进化的观点。 建筑电讯派(Archigram):认为建筑是消耗的,强调建筑的变化和流动性,否定了被现代资产阶级所继承的西方传统价值观——资产的永久性。 蓝天组(Coop Himmelblau):探索建筑艺术的特质及建筑与城市相互之间的变化哲学;兼顾技术在建筑的影响和作用。“我们的建筑能在思考移动中被找寻,更快于传递及掌握”。 策展人简介: 侯瀚如,策展人,评论家,被广泛认为是将中国当代艺术引介到西方世界的重要人物之一。出生于中国广州,毕业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微博),1990年移居法国巴黎,现工作及生活于罗马、巴黎和旧金山。2006年至2012年,他在旧金山艺术学院(SFAI)担任展览和公共项目总监以及展览和博物馆研究系主任。现任意大利罗马国立二十一世纪艺术博物馆和国立建筑博物馆(MAXXI)艺术总监。在过去二十年中,侯瀚如在全世界范围内策划了上百个展览,包括“中国前卫艺术”(北京 1989),“移动中的城市”(1997-2000),上海双年展(2000),光州双年展(2002),威尼斯双年展(法国馆 1999、紧急地带 2003、中国馆 2007),“白夜”(巴黎 2004),第二届广州三年展(2005),第十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2007),“如果你住在这里”—第五届奥克兰三年展(2013)等。侯瀚如是众多国际文化机构的顾问,包括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时代美术馆,外滩美术馆,德意志银行艺术收藏,卡蒂斯特艺术基金会等等。 OCAT简介: OCAT创立于 2005 年,2012 年 4 月正式登记为独立的非营利性美术馆,并构建了布局全国的当代艺术馆群。它是由中央企业华侨城集团赞助的新型艺术机构。馆群总部设在深圳,包括 OCAT 深圳馆、华·美术馆、OCAT 上海馆、OCAT 西安馆、OCAT 研究中心(北京馆)。同时,还有项目合作方式开展的 OCAT分展区。OCAT 以独立性、专业性、公益性为宗旨,以综合推动中国当代艺术与国际当代艺术互动为目的,通过展览、学术研究、交流、教育、出版和国际艺术工作室计划等项目,力图建立起立足于中国本土的当代艺术的运行机制。 近年来,OCAT 尝试通过分展区在上海浦江、深圳欢乐海岸、深圳前海、深圳坪山、武汉东湖、南京栖霞等地,积极推动“当代艺术走向公共空间”。以此为艺术与公众的对话寻找一个共同的基点和有效的途径,并为进一步探讨公共艺术在建立有本土特色的公共机制中所扮演的角色等问题提供了实践基础。
(责任编辑: 叶旭栋)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