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冯博一:徐冰,消失距离的《凤凰》

2017-12-31 09:12:11 冯博一

  艺术家徐冰的同名个展“徐冰”,已于2017年12月1日19:00-24:00在武汉合美术馆开幕。这是徐冰在国内举办的第一次带有回顾与专题的大型个展。六十多件(组)多媒介作品占据了合美术馆的整个空间,并以“夜场”的形式,较全面地呈现了徐冰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各个阶段的主要代表作和相关的文献资料,还包括一些带有实验过程的,鲜为人知的作品。

  其中有二个时间节点颇为凑巧,一是1987年徐冰的成名作《天书》创作于1987,而今年最新作品《蜻蜓之眼》完成于2017;二是2007年徐冰结束了在美国18年的旅居,2017年亦是整十年。徐冰说:“把这些作品放在一起看,它们像大大小小的镜子从中看到自己。原来你是这样一个人,这样想事情,这样工作,当然也露出捉襟见肘之处。原来艺术真的是诚实的,也是宿命的,绝非计划所得。”

  虽然走出展厅就得走进一种被残酷所凭附的现实之中,可居间于徐冰的作品氛围,我们会从他每一个细节中发现对文化独特的理解与艺术的转化,然而我们又不会在每一个细节中找到简单的挑衅和对抗。徐冰工作过程的深入思考,严密逻辑和坚韧、谨细的极限方式,既构成了他的作品形态,也是他个人创造性价值的直观体现。尽管每件作品都是独立和片段的,但通过布展空间的设置,并结合徐冰语言、标识作为导视系统,使作品前后的内在关联上,形成了一种饶有趣味的转换感和互动体验。

  在展览的结尾处,我们以徐冰2007年回国后耗费两年创作的大型装置《凤凰》的一段十七分钟视频采访,以及作品模型给予展开的。

  这件重达近20吨的作品材料取自中国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废弃物,包括建材、建筑工程设备、劳动工具、民工生活用品等众多现成品,抑或可以说是今日中国社会文化、欲望、环境等复杂性问题的“表达物”。徐冰从中国现实中获取灵感和能量,将两只由废弃的建筑材料组成的巨大的“凤凰”,视觉上既凶悍又华丽,显示出中国方式艺术创造的特殊魅力,见证了劳动、发展与财富积累的深层关系,并将中国城市化景观沉淀为建筑垃圾的底色,烙印着时代的痕迹,对应和测度着现实的沧桑变化,折射了中国城市化过程本身赤裸裸的粗糙和艰辛,由此构成了作品视觉上朴素而直接的力量。

  然而,世事变迁总是快于时序的更替,今日中国永远不会是你昨天所想象的模样,生存的境遇往往就在一刹那间遭摧毁。不用说未来尚在不确定性中摇晃,即便“此在”也处于不可把握的变故里。“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式的危机,使得真正具有价值的生活方式越来越边缘化。权势主导的价值判断模式加上市场经济的争夺,在缺乏任何带有超越性的道义矫正机制的情况下,必然使世人缺乏最基本的公正和正常生存的合法性。这种情形,带来的只能是普遍的社会耻辱,让所有人蒙羞,并无时无刻地存在于我们的现实之中,无可逃遁。

  在过去,你可以为自己的不幸找到一个承担者,现在则越来越多地要由你自己来承担了。而社会现实与人的群体之间的关系,只是中国社会现实这个复杂方程式中的一个变数而以,就像徐冰早在2008年创作的这件具有的现实针对性和穿透力的“凤凰”作品一般,即把社会现象转化为纯粹的视觉形式,并将这种形式感发辉到令人震撼的程度,凸显出中国现实荒诞、残酷的处境,寓意着中国在现代性进程中充满矛盾冲突的历史境遇,使我们在自以为是的状态中突然发现自己距离真实是多么的遥远,从而也形成了这件作品在当下特定时期的特殊意义与价值。

(责任编辑:洪镁)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