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夏梓:关于“展场”的几个可能性商榷

2017-12-31 10:25:27 夏梓

  各类艺术展览的蓬勃生长与应接不暇,使“展示内容”本身变得不再神秘与唯其中心论。展览以及与之相关的众多延伸触角,诸如空间、对话、展场设计、策展方式、教育推广、公众认知乃至知识生产等,常常构成更多维度、更广阔意义上的“展览现场”。其中,各方力量不断博弈、相互制衡,并由此催生了不局限于作品本身的视觉场域。伴随其间的,正是围绕“展场”的诸多有价值的话题讨论。

  “第四届美术文献展”在物理学概念“应力场”的隐喻下,借助艺术家作品相互作用与对话的展场效应,营造出关乎立场与态度、判断与应对的视觉转化现场。此外,面对“第四届美术文献展/应力场”正在发生的展示现场,作品与展场之间形成了有价值的协商及互动。

  一 日常景观与展场神话

  葛宇路将自己的名字移植进了日常的生活场景,无名道路上悄然竖起了“葛宇路”的道路指示牌。其后的一段时间里,路牌被默认、接受、纠错,并最终摘除,但无论如何,葛宇路与以他名字三分之二命名的路牌走进了艺术展场。

  李郁+刘波的作品来自对日常生活片段的“伪真实”再现,对新闻事件进行图像还原的创作方式本身即体现了一种“展场”叙事的方法论,而这类场域间的相互作用则可能使现场获得更多重张力的汇合。

  胡尹萍实则将一个关于“小芳绿”的展场景观化了。“一个事情”作为作品,记录了母亲、阿姨以及有关“编织绿色帽子”所涉及的销售、网络、时间与自信等等。“互为展场”既是作者的创作方式,也是展场寻求多维度对话的有效途径。

  贝尔维尔·威廉姆斯的影像作品尝试利用新兴城市中湖北建筑灯光的明灭讲述居民生活,以及伴随这座城市发展的潮涨潮落,看似静止的日常景观,因为平凡而变得陌生,这使得它为展场中的公众提供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无归属感。

  当某个熟悉的日常景观被安排出现在展场中,必然在被聚焦放大的同时获得诸多的交集与反应,展场将这类反应聚集并释放,也由此产生更多有价值的话题。

  二 虚拟假想与展场现实

  约根·斯塔克营造的是一个虚拟的现场,他借助有形的空间墙面、镜子、光,还有不断介入的观者,真实、具象地记录了其“如影随形”的情景设想。展场的叙事转换亦犹如一面镜子,艺术家的假想反射其中,并由此形成虚拟与现实的“同时空”对话。

  《水写日记》是宋冬持续实施的艺术项目。水的无色、无形、无味使“水写日记”形成一个由虚拟到现实、再由具象到无形的书写循环过程。展场中呈现的是“水写日记”同时记录虚拟与现实的过程本身,诚如艺术家所言,作品本身已然成为他的生活习惯,展场对习惯的包容则似乎有意味地指涉出某种“空间与时间”之间的特殊对话关系。

  斯嘉丽特·霍夫特·格拉弗兰德利用摄影记录现实的特质,刻意制造出各类“超现实”画面。这其中,有《思想者》的变体,有“生气膨胀”的绿色橡胶船,还有坐在盐堆上自我催眠的粉色“甜心”。摄影赋予它们被图像输出的可能,而展场则为这类“超现实”幻想提供了合理的表达空间。另一方面,展场作为关联现实的触媒,提供许多潜在的商榷空间,其中还包括最直接的接受抑或拒绝。

  杨心广以第四届美术文献展主题“应力场”为题创作了他的作品,实则是通过各类实体材料将“应力场”这一物理学概念物化了。那么理所当然,展场为作品提供空间,即已成为了塑力、合力、变力、隐力等各种关系作用下的综合反应区。

  虚拟假想与展场现实是一对看似矛盾的共同体,但正是这个无限包容的共同体为展场带来了太多的可能性协商,协商的目的并不在于妥协,而是在于其间相互作用与转换的博弈过程。

  三 记忆与当下

  俄罗斯创作小组AES+F的视频装置作品《经典寓言》来自对乌菲奇美术馆馆藏乔凡尼·贝利尼画作的记忆移植,整部作品充满着古典的油画气质,并将人们对经典画作中关于“天堂或炼狱”的神秘猜想带到了当下人来人往的机场。时间的穿越与空间的交织下,我们不禁追问,今天的寓言又隐喻着明天的什么?

  杨茂源的陶制雕塑《得》由变形的古典雕塑与陶罐对接产生。古典雕塑为观者提供的关于经典原型的记忆链接,于作品本身而言,或许恰恰是需要舍去的部分。那么,面对原型的记忆,我们又该如何做出当下的取舍与判断,置身“应力场”的展场中,关于“记忆与当下”对接的思考似乎也显得十分切合与必须。

  尹秀珍一直尝试将“记忆”与“经验”融合起来。她利用实体、有力度的材料保存记忆。如其极具中国传统视觉意味的雕塑作品《浪》,柔美的浪花与坚硬的生铁,犹如心中若软的记忆与不可回避的当下。

  “回忆”是人类太常见的情感习惯,展场在此为公众提供了有效的“当下”认知,但其间透过作品传达的有关记忆的叙述、探讨与共鸣则是对既有的空间、时间概念的多维度提升,这使得展场成为了有温度的现场。

  美术馆作为展览发生场,其间收录了各类“艺术现象”背后所涉及的“意识”“能量”和“态度”等等。它们以展场的方式发声,作品展示仅作为起点,相继产生的诸多可能性商榷,为美术馆带来了多维度的镜鉴及参考,诚如“第四届美术文献展”所呈现的“视觉应力场”。

(责任编辑:洪镁)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