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艺术传承,责无旁贷

2018-01-03 21:36:30 未知

  在浮躁的经济社会,艺术经常受到现实功利的捆绑。要么沦为商业的附庸,成为挣钱的工具;要么,不能挣钱的艺术便被视为敝屣,弃之不顾。艺术滋养灵魂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艺术与生活水平的关系并不完全成正比。我们能见到许多生活算不上富裕的人,喜爱并享受艺术,把生活过得非常诗意;也能看到许多金钱堆积如山的人,精神贫乏如荒漠,有钱却并不快乐。

  我们不能判断两者谁生活得更幸福,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拥有高尚完整的灵魂,即使身处贫困,依然可以把生活过得很美好。

  我们欣喜地看到,伴随着生活越来越富裕、社会越来越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热爱艺术,艺术正走入他们的生活,成为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开始听音乐会,或者学习演奏音乐;开始走入画廊,或者开始画画。这是一件特别值得庆幸的事情。

  音乐是美的,但听音乐会或演奏音乐的技能却不是天生的,需要后天习得,而且需要花很长时间,绝非像淘宝上买个东西那么方便快捷。音乐如此,美术、戏剧也是如此。

  许多人学得很吃力,却一直努力着——我们应该表扬他们的每一份努力,但显然他们错过了人生最佳的艺术学习期。更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功课不断减负的同时,学习艺术的热情不断高涨,正在成为艺术的小小传承者。

  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南京晨报主办的“精彩江苏”青少年艺术传承展演,涵盖了非遗、戏曲、民乐、舞蹈、魔术、书法等多种民族文化样式,并在艺术大家的指导下由小记者艺术团为班底加以演绎,让孩子们直接在艺术实践活动中进行文化传承。孩子的心田是稚嫩的,却也是肥沃的,在他们心里种下的每一粒种子,都会生根发芽,长成一棵大树。童年的艺术经历,将成为他们终身的精神财富。

  如果从更大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来说,艺术的传承与践行文化自信密切相关。艺术是传统文化最集中、最凝炼、最典型的代表,饱含着浓浓的文化基因,也深深地打上了鲜明的地域色彩。艺术的传承即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地域文化的传承。

  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不管是欣赏艺术还是创造艺术,不管是演奏二胡还是唱一段昆曲,都是为自己营造精神家园,为自己打造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乡愁,也是营造民族的精神家园,打造民族的乡愁。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艺术的传承可以说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绝不仅仅是艺术家和艺术传承者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事情,每一个普通人的事情,无论政府、学校、社会机构,还是老师、父母、艺术家,都责无旁贷。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作为媒体的南京晨报,多年来坚守文化阵地,坚持开展青少年艺术传承展演活动,具有特别的价值,谨以此文向他们致敬。

(责任编辑:梁侨)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