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谁在推动最贵中国艺术品诞生?

2018-01-04 19:57:21 未知

  9.315亿元,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成为了全球最贵中国艺术品,虽然至今还没有哪家机构或者藏家个人宣称竞拍了这件艺术品,但毫无疑问的是,终于有一件中国书画作品的成交价突破了1亿美元,虽然这个价格在西方绘画市场上可以看到。

  今年的北京秋拍,亿元似乎已经成为了“司空见惯”,对于媒体来说,几千万元的成交都没有了新闻报道的价值。

  今年的北京秋拍,亿元似乎已经成为了“司空见惯”,对于媒体来说,几千万元的成交都没有了新闻报道的价值。然而,当重新审视这些天价拍品的时候,却可以发现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这就是艺术品市场的估值体系正在发生转变,而这种转变的背后,究竟是会让艺术品市场走向新的高度,还是会重蹈日本当年的覆辙?

  或许有人会觉得现在再提重蹈日本艺术品拍卖的覆辙,是不是有点杞人忧天呢?事实上,纵观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有个逆经济周期的延迟效应。当年SARS的时候,中国经济的发展并不是非常快,但中国艺术品市场却在那个时候第一次腾飞。今天,当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已经放缓的时候,艺术品市场却连创亿元天价,甚至以最贵中国艺术品的姿态展现在市场面前。

  对于一件艺术品,特别是已经被预测到成交将突破亿元的艺术品来说,艺术价值本身已经没有多少意义,成交价的多少实际上是与市场上流动的财富,也就是说有多少人或者机构愿意出这个钱来买这件艺术品有关。

  如果说前两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是龙美术馆一枝独秀的话,那么这两年包括王中军、许建康在内的众多民营企业家纷纷介入这个领域,并成立了一个个馆藏丰富的民营美术馆。甚至业内戏称这些美术馆成为了各大拍卖行拍卖图录封面的最佳展示场所。

  而从一些拍卖的过程来说,天价艺术品背后的争夺也是主要围绕着这些机构展开的。比如陈逸飞的《玉堂春暖》,以1.495亿元的成交价打破了写实油画作品纪录。该作完成于1993年,并于同年在香港拍场成交。此作高169.5厘米,宽243.5厘米,是当年陈逸飞拍卖作品中尺幅最大的一件,以近200万港币的价格取得当时中国艺术家油画拍价的最高纪录。据业内人士透露,出售这件艺术品的是沪上知名收藏家周大为,当年其是花了1000多万元竞拍到这件艺术品的。此次拍卖中,不少藏家对于这件艺术品都志在必得,但正如收藏家唐炬所表示的,自己连举牌的机会都没有。据业内透露,最激烈的竞拍是在龙美术馆、泰康以及恒大三家之间展开的。最终,刘益谦成功竞得这件作品。

  今时今日,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更像是一个对于流动性测试的场所,资本市场上的流动性怎么样,实际上通过拍卖就完全可以了解一二。不仅是在中国,在全球的艺术品市场上,基本上也都是有这样的特征。就拿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6亿元)成交价的达•芬奇《救世主》来说,如果不是主要经济体还依然维持着宽松的货币政策,很难想象能够创出这样的天价。

  相比过去一个个独立的经济体,今天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当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美元脱钩黄金、并成为实际上的“锚”,过去期望用黄金进行保值的方式已经过时。就拿大家熟悉的张伯驹变卖了北京弓弦胡同的一所大宅子(李莲英旧居),外加夫人的首饰,才凑足240两黄金,购买了《游春图》。今天,无论是李莲英旧居,还是《游春图》的价格都已经是超过了数亿,甚至可能达到十多亿,而这240两黄金放到今天,可能连一间北京市中心的房子都买不到。

  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高度经济泡沫时,日本土豪购买西方艺术品的热情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创下西方艺术品成交天价:1990年,日本纸业大王斋藤了英以8250万美元购得梵•高的《加歇医生的肖像》,这一价格稳坐世界最贵艺术品宝座14年。今天,我们已经不难理解为什么这时候的日本人会这么疯狂,因为在整个市场流动性已经推高了所有资产价格的时候,剩下的也只有艺术品了。

  当越来越多的民间资本进入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时候,对于中国艺术品价值的发现,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有人会拿同地位的艺术品与达芬奇的《救世主》价格进行比较,实际上谁拍的高或者低,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未来,无论是观察中国艺术品市场,还是全球的,核心还是在于市场的流动性。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裴刚)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