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胡震:俗物的诗性

2018-01-05 09:04:13 胡震

  多年来,陈海宁一直专注于水彩静物的创作,在尺幅不大的水彩画纸上不断描画着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器皿、用具、食物以及观赏物品等,这些在一般人看来再寻常不过的“俗物”,作为渊源有自的艺术题材,也曾经吸引过不少文人骚客为其存形,为其一唱三叹。在今天,特别是在信息通达的全球当代艺术语境中,它们可被挖掘和可供释放的空间似乎越来越小。无论如何,在陈海宁的笔下,“俗物”不但不俗,反而显现出一种迷人的诗性光彩;原本平淡无奇的瓶瓶罐罐,也因陈海宁独具只眼的发掘,从而具有一种与时间密切关联的表现空间。究其原因,一方面与陈海宁挚爱水彩艺术,深研水彩技法创新有关,另一方面,对“俗物”的关注和对“水”的迷恋也为陈海宁的静物画创作带来新的阐释空间。

  1997年,陈海宁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同年,他又成为“中国青年水彩画大展”学术奖的获得者,1999年更是获得“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的金奖。试想,如果不是融化于血液中的热爱,陈海宁又如何会放弃艺术设计可能带给他的物质享受和社会上的普遍认同,孜孜有求于当下许多艺术家并不看好的画种(水彩)和疏于表现的题材(静物)?在我看来,陈海宁的艺术智慧不仅仅体现在他对水彩静物的选择上,更重要的是,他对水彩画艺术的本质问题具有比常人更为清醒的认识。在陈海宁的创作中,“‘水’是根源,是生命,是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媒介。”如同中国水墨画中的笔墨,其妙处“尤在疏密,密不可针,疏可行舟”“物之见出轻重、向背、明晦者赖墨,表郁勃之气者墨,状明秀之容者墨;笔所以示画之品格,墨也未尝不表画之品格;墨所以见画之丰神,笔也未尝不见画之丰神,精神气息,初无二致”(黄宾虹语)。为此,陈海宁花了大量的时间,反复琢磨“水”的特性,并在一种近乎“游戏”的玩乐中,逐渐熟悉水的性能,让画面上水的流动从一开始放任自流的不可控,最终成为胸有成竹的不可控之可控。由此形成的张力——随着画面上物体形状的改变,物体与物体之间关系的微妙转换,物体本身和背景之间悄无声息地一步一步的彼此融入——渗透在陈海宁一笔一划的过程中,让艺术家描画物体,经营画面,把控水性的流动,强调水与色彩的碰撞交融成为一次又一次新的尝试,新的冒险。在确定与不确定之间,在已知与未知之间体验探险的乐趣。

  我不确定,陈海宁儿时习画,是否受到父辈和老师们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否本能地意识到一个画家懂得“怎么画”远比“画什么”来得更加重要;也不确定,他对绘画语言的重视在多大程度来自于他对西方绘画大师的作品研究或对中国传统文人绘画的感悟,比如“现代绘画之父”塞尚的成功,固然与其所表现的题材有关,但更具魅力的,是他冷静理性的创作态度,他对形与色的感觉,以及对明暗、体积、层次、空间的研究;特别是他所采用的多点透视法,让我们看到“变形”在绘画乃至在现代艺术中的广泛运用。又比如王肇民,其艺术创新之处就在于重形、重色、重笔力和气韵,以此打破水彩画薄涂淡彩的既有规范,开辟了中国水彩画的新纪元。

  无论如何,深谙“水性”的陈海宁非常清楚,就水彩画创作而言,“水”能成画,亦能毁画。得其三昧,才可用之有道;才能赋予静物以灵动之气。即便画的是日常“俗物”,也给人以丰富且微妙的视觉享受,让人在对自我日常生活的回眸中,不由自主地想要探求物之背后的奥妙,跟随艺术家的“艺术之眼”去感悟他对“俗物”的诗性演绎。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杨晓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