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陈锴生:淡泊为真——许以冠先生印象

2018-01-05 09:30:49 陈锴生

  许以冠先生自幼读书、习字、画画,皆源自家学传统,良好的家庭艺术气息,造就他少年求知的志向。他来自沿海平原地带的文化古城——潮安,这一带人文底蕴深厚,讲究礼仪传统。悠扬的潮州音乐时常在街头巷尾里回荡,潮剧是粤东地区的文化结晶,其中蕴含着“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思想,这种为人之本的道德传统孕育出潮汕人求真务实的品格。

  我曾有幸拜许以冠先生为师习画,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1],我年少困惑,他一番话使我豁然开朗:“画画并不难,走到哪画到哪,到处都是风景,画到没什么可画时,就用右手画左手。下苦功夫,回头看一看,速写本堆得很高,那时候就能感觉到进步。”这种务实的品格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他用实实在在的方式,言传身授,鼓舞着身边的后辈。粤东一带自古重视儒学修养,凡是有学识、有品德的人,皆尊为儒者。儒学的普世价值是传统文化精神的“正”与“真”,比如“格物求真”[2]、“和为贵”[3]、“中庸之道”[4]等,这也是许以冠先生水彩画作所表达的文化内涵,他曾说:“小时候我生活在四合院里,那种古朴的气息,以及潮汕古建筑上纵横穿插的榫卯结构,成为童年美好的记忆。水彩画《褪色的灯笼》(图1)即是这种情感的表达,而作品《物华》(图2)也源自同样的情结,里面的很多物品都是我从年少时留存至今的,比如富有潮州特色的茶叶锡罐、功夫茶杯等,潮汕古建筑与这些摆件的格调相辅相成,因为两者背后拥有着血脉相连的文化。”从他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来看,都散发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并且这种气息是潮汕地区所特有的。当今画坛,我们都在讨论关于传统与当代的问题,传统到底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许以冠先生正在用他的绘画语言表述着。

  面对艺术创作与生活情怀之间的关系,许以冠先生有深刻见解——画好一张作品,主要考验画家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有没有西方的艺术造型修养;其次,能否具备自身观察事物的角度,并传达其神韵;再者,艺术的表现语言是否有个人的风格特点。最终,这张画对画家本人的意义如何。前三个方面是技法层面可以解决的,唯独作品对画家的意义与生活情怀息息相关。

  备尝世味,方知淡泊之为真。[5]许以冠先生的作品主题都是追求生活中的“真”,表达生活中触目可及的诗情画意,并寻找物我两忘的精神寄托。对于艺术家而言,“真”所蕴含的意义,除了表达天真浪漫的情怀,以及对喜爱事物的刻画,还反映了人对某些审美诉求的表达。艺术家的经历、修养不同,在表达外在形式方面各有差异。许以冠先生的审美风格鲜明,其画作以厚重古朴为特点,这无疑是极其难得的。他有一系列水彩人物画,追求传统大写意,随情感激发而迁想妙得,并融入恰当的形式语言,这个艺术加工过程使外在的形象人格化。其后来探索的水彩画《物华》、《清华》(图3)等作品,更对岭南水彩艺术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在一个虚幻的空间里,称托出几件古雅的物体,如同太极图一般,给人带来无穷的想象空间。这种简朴的意境,来源于他对传统书画高雅气息的心领神会,并以高超的艺术手法进行组合及表现,这也是他对个人审美表达的极限挑战。面对这些作品,观者自然而然会想到八大山人等传统大家的绘画,简洁生动,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许以冠先生在而立之年即以水彩画闻名广东。他作画时落笔肯定,如书法用笔般沉着雄健,特别在刻画一些复杂场景的时候,往往信笔而下,直追景物神韵,令观者赞叹不已。这种精妙绝伦的表现技巧并非学而能及,笔者认为与其长年累月形成的阔达胸怀以及文化修养不无关系。他还认为,画家除了要系统研究西方的造型规律,还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学习,并生动地说:“西方美术史上的大师固然画得很好,但假如拿起毛笔,很难想象他们将如何着手。如若懂得书法之道则有所不同,我们会发自内心地讲究用笔和线条。所以,对于国人追求艺术品格的过程来说,扎根于民族传统非常重要。”

  画画固然有别于书法,尤其是西洋画,但是许以冠先生坚持在各个方面进行尝试,他的博士生涯从传统水彩转向油画艺术的实践和研究,这一媒介的转变使其在艺术修养与个人风格的造诣上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在追求色彩规律方面,许以冠先生平常除了在水彩画上下足功夫,对油画的探索也不遗余力,在不惑之年仍意志坚定地选择深造,师从中国油画院著名油画家杨飞云先生,从此打开了更开阔的创作道路。许以冠先生的油画作品把水彩媒介的酣畅淋漓、自然洒脱等表现效果带入其中,水为媒介带来的通透感,在油剂作为桥梁的画面中依然彰显出他的艺术风格,这也是艺术家最真实的自我表达。

  纵观西方美术史的经典水彩画作,大多出自绘画大师之手,大师们的艺术表现媒介并非只有水彩,许以冠先生曾经说,水彩的技法应放在西方绘画的整体规律中来探索,这更加有利于拓宽自身对艺术理念的思考。青年时期,他打下坚实的艺术造型基础,并熟练进行各种艺术风格的探索,由学院体系入手,深究西方各个时期代表性画家的造型法则。从其早期素描画作来看,既有传统写实的,也有西方现当代艺术风格的,由此可见,他是通过大量实践,以及从不同思路进行造型规律的训练。对西方艺术的造型、色彩等知识体系进行深入研究之后,许以冠先生逐渐形成了自我的理解,比如技法方面,仅仅借鉴美术史上的水彩作品,那么可以获取的资料较少,不如其他画种的经典作品样式丰富,广泛的风格样式有利于拓展个人创作视野。因而,从西方美术史出发,建立不同画种之间的联系与比较,能够触发他更深入的思考。

  笔者曾听他评论著名画家李铁夫、林风眠、王肇民等老先生的艺术作品,品到细节处,还不时分享出他收集的画册资料,与我一一道出妙处,并把王肇民先生提出的“真则美”[6]的艺术观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许以冠先生特别关注传统文化在绘画当中的体现,并称这些艺术大师为后人树立了精神榜样。他认为王肇民先生不仅是杰出的画家,还是一位有独立人格与强烈民族自信的人,不仅在水彩技法方面启发了这一代人,更重要的是他还具有开阔的视野、融会贯通中西方艺术的能力以及独立探索的精神追求,至今引领着当代艺术的风潮。许以冠先生在研究王老的生平中指出:“我一直在努力发现艺术生活方面对他的创作生涯有影响的细节,他对刻画形态有独到的见解。此外,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怀有一生的情节,对古体诗词、画论、素描、水彩、书法、国画都有着浓厚的兴趣,最终成就斐然。王老是公认的大师,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崇拜他,就选择跟他画得一模一样,应对他的艺术道路进行研究和借鉴,再立足于自身进行创作。”许以冠先生继承大师们提出的思想主张,开辟了一条意义深远的艺术道路。

  自近代以来,广东的水彩画坛诞生了李铁夫、王肇民等蜚声海内的人物,尤其在王肇民先生引领下,涌现出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画家,使独具特色的岭南水彩画朝着更系统的方向发展。许以冠先生是这批画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艺术历程的跨界探索和创作理念的独辟蹊径,使我们能够进一步认知现当代广东水彩画的文化内涵,许以冠先生艺术观念的新思路,也影响了正在从事水彩画研究及创作的青年学者们。

  平淡为真,是我对许以冠先生的印象,是他散逸高迈的人格情怀,他在艺术上不断推陈出新却又扎根于传统,怀抱着真文化、真性情。其求真的过程、一以贯之的信念,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学修养,无论是人生哲理还是艺术理论,都是我们后辈的榜样。

  [1] (唐)韩愈 著,马其昶 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42页

  [2]  张燕婴 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7年,8页。

  [3] 张燕婴 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07年,83页。

  [4]  王国轩 译注:《大学·中庸》,中华书局,2007年,4页。

  [5] (明)洪应明 撰,韩希明 评注:《菜根谭》(插图本),中华书局,110页。

  [6] 王肇民:《画语拾零 并序》,《美术》,1980年03期,11页。“艺术品,真则美,力则美,所以作画首先要真实有力。如能再寄之以深情,寓之以雅意,就更完善了。”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杨晓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7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7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