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新中产”强力驱动中国文化消费

2018-01-09 21:31:03 未知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2017年中国文化市场的繁荣,答案或许应是“排队”。从上海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百物展”到北京故宫《千里江山图》特展,博物馆、剧场门前排队渐成常态。近年来,中国文化消费的市场不断扩大,其背后的推动者是中国新中产群体。

  2017年,中国各城市不少博物馆、剧场门前的队伍变长了,“排队”愈发成为一种常态。去年3月,“大英博物馆百物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中方策展人闫志透露,从安检排队到进入展厅,高峰期差不多需要3个小时。6月至10月,该展转移至上海博物馆,同样火爆。

  去年7月的暑期天气炎热、骄阳似火,但敦煌莫高窟却迎来排队看展的人流。 9月至10月,《千里江山图》全卷展出成了北京故宫博物院最热闹的事。

  11月,汇聚了齐白石、傅抱石、李可染、徐悲鸿等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多名重要画家的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当时参观者排队长度一度达几百米。有工作人员表示,这样的情况在开展期间一直存在,这场为期9天的展览“接待观众13万人”。

  曾两次为《千里江山图》去北京故宫博物院看展的郭旗说,自己第一次去看纯粹是出于“好奇”。“当时大家都在说这幅画的‘传奇’故事,王希孟年仅18岁便在宋徽宗的指导下完成这幅画,完成后不久便英年早逝。说实话,我不是书画爱好者,当时真是被这个‘传奇’吸引的。”

  这样的场景在几年前还颇为罕见。以《千里江山图》特展为例,2009年和2013年,《千里江山图》先后两次在武英殿展出。“除了不知情‘闯入’的游客走马观花、喧哗而过,特意来观展的人不多。明显的变化发生在两年前。当时正值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清明上河图》等藏品在“石渠宝笈特展”展出,“故宫跑”在那时应运而生。到了2017年,排队在文化领域已渐成常态。

  “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特展策展人、北京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王中旭表示,自己对《千里江山图》的火爆人气并不感到意外。他认为,观众排队正是“人们对高品质文化产品需求的反映”。

  “新中产”成文化消费主力。当前,更多人选定的出国旅游地,是出于对一部电影或一首音乐的喜爱;自己动手磨咖啡豆,是为了感受制作时的参与度和满足感;在奶茶店门前排起长队,不再因为产品的稀缺而是对味道的偏爱……“文化消费”除了获取实利外,更倾向于满足精神需求。

  《日本经济新闻》网站报道称,日本广告公司博报堂旗下研究机构“上海博报堂生活综研”20日发布了最新的中国消费动向研究结果。博报堂将年收入在人民币10万至20万元的家庭定义为“新中产阶层”,分析称新中产阶层催生了文化相关的新消费。有八成新中产阶层表示,与四五年前相比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报告显示,比起以往消费者追求“高效”“省力”“大众”的整体倾向,当前更看重通过看似“徒劳”“费力”和“自我”来获取精神满足。

(责任编辑:裴刚)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