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栏】西沐:研究与创作融合推动了柳学智艺术的精进

2018-01-16 10:36:09 西沐

——西沐在2018年1月12日举办的柳学智山水画作品学术展暨《傅抱石山水画法研究》专著出版论坛·高峰论艺上的发言

  各位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仁,来宾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非常高兴有机会来到湖北省美术院,参加这个在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举办的“柳学智山水画作品学术展暨《傅抱石山水画法研究》专著出版论坛·高峰论艺”活动,我非常荣幸。

  我和柳学智先生是多年的朋友,我对他的了解可能会更多一些、更深入一些。他在在北京游学的时候,我们接触得非常频繁,在那段时间,我对他的主要印象有两点:一个是研究创作甲骨文,从甲骨文艺术品实物鉴赏到创作,他是用了很大的气力;另外一个就是对傅抱石的绘画进行研究与创作,这是他持续关注的一条主线。在北京的交往过程中,我就发现,柳学智先生不仅仅是一个平常意义上的画家,他还是一个有着强烈的文化立场和审美理想的研究者、文化学者。他在大量的创作过中,还挤出时间,不断求证探寻,写出了很多的论述出来,这很不容易。其中的甘苦,他自然体味深刻。据我所了解,他仅在《中国美术》等刊物发表的论文就有很多篇,出版的著作也有两三部,参与研究的课题也不少,所以说,柳学智这种在创作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静下心来进行研究,在这个复杂又浮躁的大社会环境下,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为此,在我内心深处,我并没有仅仅把柳学智先生看做一位一般意义上的画家,我认为他是位学者型画家。从柳学智成长的过程来看,正是学者型画家的背景,在我接触了他十多年以来,我深切地感觉到他的研究在其创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进、催化与提升的作用,不仅仅是从图像学,从绘画本身的技术和技巧这个层面,更多的是对文化的深刻体验,文化精神有艺术精神的把控,我认为在这些方面,深刻地融入到柳学智的绘画中,已体现出来并一步步呈现在大家的面前。实事求是地讲,这次展览,也是我将近10年,首次这么系统、全面地看了他的作品。所以,我反复讲,柳学智不仅仅是一个画家,他是一个文化学者,或者说是一个学者型画家,希望我的这点认识能够得到大家的共鸣。

  柳学智的研究,开启了当下我们当下画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口。我们知道,傅抱石先生是一位才华过人的大学者、大艺术家,他不仅画画得好,他的美术论论研究也做得很好,其篆刻也是非常出色。他的绘画作品能给人 震撼,其作品中体现的文化精神以及笔墨的灵动,在当代是很难有人出其右的。我们认为,对傅抱石的认知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问题出在哪里呢?我们天天都说要弘扬典范,在弘扬之前我们缺少一个环节,就是深入、系统地研究。我们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本去研究百年巨匠,最根本的是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对于巨匠、民族文化艺术的符号,如果连是什么都没有搞深搞透,那么,如何去谈一步步深化,一步步弘扬的问题,更不用说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这一战略性问题?所以我们,认为弘扬经典之前必须深入地研究经典。

  柳学智的实践说明了这一点。他的专著和绘画,之所以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与好评,着力点还是在研究这个根本上。对于他的《傅抱石山水画法研究》专著,柳学智的专注力及用的精力不亚于绘画。这本专著能体现他绘画的一个阶段的积淀,这种积淀,能让他走得更远。一个画家能静下心来潜心研究,这是他进一步提升发展的一个基础、根基和动力的源泉。

  接下来我想讲的第二点是,通过这次活动,我想谈谈我们对于经典应该有的态度。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艺术界的追风现象大家都身有感受。改革开放以后,李可染热,画坛上,漫山遍野都是李可染;2000年左右,一说黄宾虹热,全国各地又纷纷临摹黄宾虹,画坛上又几乎黑乎乎一片。而我们今天谈到傅抱石,相比之下觉得冷清。这种状况,还是在傅抱石作品不断出天价的情况下得到的,强有力的市场推动,没有带动我们对傅抱石的学术研究的状况的改变,这需要一种态度的转换。我们认为,对待经典的态度,首先要系统深刻地去了解经典的文化内涵,不要一窝蜂的去跟随一个人的图示而形成一些同质化的竞争,不要做一些无效解读。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对待经典与典范的态度太过于“拿来主义”,希望我们的艺术家要深入研究经典的内涵,体悟艺术精神,不仅仅去做一些图像的解读。希望我们的画家和的艺术家可以静下心研究、体悟经典,要从除了在图像及绘画技术层面,语言层面上去进行吸收拿来之外,我们更多的去研究它的文化内涵、艺术精神,经典的雄浑华滋的境象,这样我们的收益会更大。

  我要说的第三方面是,像傅抱石这样作为百年巨匠的民族文化符号式人物,在市场上已经有一个又一个的高峰,齐白石作品拍卖价格已经不断爆出天价,这说明,在价值发现这一个层面,市场已经走在我们研究的前面了,要对经典的价值进行深入地发现,我们学术界、艺术创作界不应该被落下。我们要认真深刻地体悟与理解,甚至去鼓励挖掘傅抱石绘画本身后面的内涵、精神,更加深入地探讨创作经验,在此基础上,我们在进行研究、创作与探索,从文化层面去认真体会体悟,我想这种意义会更深刻。

  随着傅抱石艺术市场效应和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傅抱石的价值发现会进一步提升。我想,学习与探索傅抱石山水画的艺术家不仅仅会在艺术层面,更会在市场方面得到丰厚的回报。大家看到柳学智的这些创作,感到耳目一新,既彰显了傅抱石一些艺术精神上的追求,更有他自己探索的一些语言上的特色和比较当代的审美趣向。柳学智在深刻地学习甲骨文和傅抱石绘画艺术之外,也从事了一段时间的当代艺术创作,大家都知道他当代艺术绘画当时在北京的一些画廊卖得不错,他对当代审美的一些规则在他的绘画中都看得到,所以他的绘画我们感觉到很有活力,比较新鲜,这些都是我们山水画坛特别应该关注的东西。我想对傅抱石和他的绘画艺术的进一步挖掘,艺术价值的系统发现,其艺术作品审美的广泛的认知,我认为,这仅仅是一个时间问题。

  研究对于绘画的意义非常重大,因为对于中国绘画来说,最终要解决什么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去进行广泛、深厚的文化陶养和修为,主要是解决对笔墨的认识,对笔墨的认识,最有效的捷径是什么呢,就是对传统、对经典进行深入地思考研究和挖掘。我们通过与柳学智的创作与研究互动,能深刻地体会到这点。我们希望能够在这次活动之后,通过对傅抱石的绘画艺术的研究与了解,从柳学智的研究、创作成果中获得一些有积极意义的启发。

  更多内容尽在[雅昌西沐专栏]

  西沐简介:

  西沐,本名贾杲,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上海大学)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产业智库研究中心(陕文投)首席科学家,包商银行文化金融顾问、包商银行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导师,潍坊银行艺术金融中心首席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著有《中国艺术品市场概论》(上、下卷)、《中国艺术金融产业引论》、《中国艺术品市场批评概论》(上、下卷)、《中国艺术品市场政策概论》、《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概论》、《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2011)》、《中国画当代艺术30年》等著作;在《自然辩证法研究》、《光明日报》、《科学学研究》、《美术》、《中国美术》、《哲学动态》等报刊发表论文逾300篇。荣获首届中国文艺评论奖(著作奖)、首届新华网中国收藏年度人物,2013美术报十大年度人物。

(责任编辑:杨晓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