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大唐名窑满目青翠

2018-01-21 22:46:52 许智范

  

  据唐朝“茶圣”陆羽的《茶经》记载,当时全国有六大青瓷名窑,即浙江余姚的越州窑、陕西泾阳的鼎州窑、浙江金华的婺州窑、湖南湘阴的岳州窑、安徽寿春的寿州窑和江西的洪州窑。其中洪州古窑址究竟在哪里 由于以往缺乏文献和实物资料,学术界对这一疑案曾一度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加上人们对其产品特色及烧造工艺等知之甚少,于是便成了中国陶瓷史上的“千古之谜”。

  1977年秋季,江西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唐昌朴、万良田先生在唐朝时隶属洪州管辖的丰城市曲江镇罗湖地区,发现一处规模颇大的古代窑址,随即于1978年初在《江西历史文物》上发表《我省首次发现六朝青瓷窑址》一文,将有关调查资料详细披露,认为“罗湖古窑群的发现为寻找唐洪州窑的下落提供了重要线索”。1979年江西省、市博物馆考古专业人员对该窑址进行首次发掘,清理出窑炉2座,出土各类青瓷器和窑具近3000件,这次发掘后发表的简报认为,“从历史沿革考证和考古发掘资料推断,今丰城罗湖青瓷窑址即为唐代洪州窑的所在地”。

  

  自1992年秋冬至1996年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以及丰城市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先后对洪州窑址进行过三次考古调查和发掘,清理隋唐时期龙窑4座,出土各类青瓷器和窑具11985件。2002年6月间,联合考古队又对赣江西岸新近发现的曲江缺口城西门东汉晚期青瓷窑址和梅林镇易塘隋唐窑址进行了考古调查。通过多年持续不断的努力工作,洪州窑址在1993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1996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洪州窑址濒临赣江西岸,东与南昌县岗上隔江相望,西与新建县毗邻,北距南昌市区约30公里。窑址所处的红壤丘陵地带,除地面散存着诸多遗物外,还保存有很厚的废器堆积。据调查,洪州窑分布区除曲江罗湖外,还包括丰城市的石滩乡、河洲乡、同田乡、尚庄乡等,在5个乡镇共发现31处窑场,绵亘达20余公里。

  洪州窑的制瓷历史前后有800年之久,且各个时代的中心烧造区也不尽相同。它创烧于东汉时期,至迟在东汉晚期已能烧造成熟的瓷器,从南朝到唐朝中期进入极盛阶段,及至晚唐五代时期走向衰落。

  洪州窑产品的造型朴素大方,釉色纯正光润。器型种类很多,常见的有罐、钵、壶、盘、碗、盏、杯、砚等;图案装饰精美,采用刻花、划花、印花、堆塑、镂空等技艺。特别是在窑址中还发现了少量的玲珑瓷,其胎薄质细,釉汁匀净,淡青微闪黄,器壁上环镂有带状玲珑装饰。这类玲珑瓷器显然是当年的高档茶具或酒具。丰富的出土遗物,反映了洪州窑的生产已经达到当时瓷业的较高水平。

  张文江先生在其专著《洪州窑》中,对洪州窑的制瓷工艺曾进行过较全面的概括:“与同时代其他窑场的制瓷工艺相比,洪州窑较早或较熟练地掌握了点彩装饰方法、火照的使用、芒口烧制方法、匣钵装烧方法、镂花玲珑瓷、分段烧成技术、化妆土使用等工艺,这些技术和方法的应用,不仅全面提高了洪州窑青瓷的质量,而且对中国瓷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长年水量充沛的赣江是江西水上交通运输大动脉,洪州窑的产品主要就是通过赣江外运经销的,近年在赣江河床打捞起的一批沉船瓷器中就有不少属洪州窑产品。据《唐书》记载,唐玄宗天宝二年 公元743年 陕郡太守水陆运使韦坚率江淮并汴洛漕船300艘,向朝廷进贡各郡“轻货”,其中豫章郡 洪州 船载“力士瓷、饮器、茗铛、釜”。可见洪州窑瓷器早在唐朝天宝初年以前就已享有盛名,其产品曾远销京城及中原地区。

  洪州古窑址被确认,使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悬案得以破解;三十年间对洪州窑的调查、发掘和研究成果,是陶瓷考古领域的重大收获。正如已故古陶瓷专家冯先铭先生所言:“唐代《茶经》中提到的婺州窑和洪州窑也先后在浙江金华及江西丰城发现,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初步得到了解决。”

  去年年底,“纪念洪州窑发现三十周年暨学术研讨会”在丰城市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古陶瓷专家亲赴洪州窑址实地考察,鉴赏窑址出土的大量器物和窑具标本,并对相关学术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讨。有一位与会专家还吟诗赞叹:大唐名瓷数洪州,千载胜迹放眼收。杯盘碗盏赏奇珍,刻划拍印赞巧手。爱看窑场炉火熊,喜闻工匠笑语稠。浩浩赣江春潮涌,满目青翠展歌喉!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雷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