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乾隆皇帝国宝书法上仿画羲之观鹅

2018-01-22 09:02:27 未知

  近期,珍贵书画文物展应接不暇。北京故宫博物院“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展出“传世巨作”《千里江山图》和《江山秋色图》,吸引大量游客一睹“尊容”。

  殊不知,同一时间段,台北故宫博物院也上演了一场视觉盛宴:“国宝的形成——书画菁华特展”。这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年度大展,东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唐人《宫乐图》、北宋徽宗《穠芳帖》、大理张胜温《画梵像》等“压箱底”文物纷纷亮相。一南一北,两大博物院向人们展示了中国古代书画最高水平。

  前不久,本报介绍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青绿山水代表作《千里江山图》。本期,我们带领读者一起,探究台北故宫博物院所展出的顶级文物“国宝”背后,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和独特魅力。

  限展书画展出后或十年不展

  就笔者观察来看,台湾“国宝级”文物和大陆一级文物水平相当。此次台北故宫博物院特展共有45件书画作品,其中34件属“国宝级”,甚至还有20件限展书画,颇有些“炫家底”之意。高古书画是有机物,加之年深日久,对于光照、湿度等要求都很高,不适合长期展览,所以展览分上下两期,将顶级晋唐宋元书画分期展出,时间各为一个半月。本次特展展品有很多艺术史上的名作,如东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唐人《宫乐图》、北宋文同《墨竹图》、北宋徽宗《穠芳帖》等,都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压箱底的宝物。这些限展书画在展出之后,至少要入库休息三年,十年不展也属正常,所以机会非常难得。

  《快雪时晴帖》被历代皇宫收藏

  特展都要有主打,这次“国宝的形成”特展主打的就是乾隆皇帝收藏的天字第一号宝物:东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这是一封书信,内容是书圣王羲之在雪后晴天写给朋友的问候,因里面有“快雪时晴”四字行楷而得名。《快雪时晴帖》里行楷比较多,最后还有“山阴张侯”四个略带隶意的行楷,并非常见的书圣笔法,有人认为这是南北朝时期人的观摩题款(观款)。笔者认为,上古观款字都很小,这么大的行楷应是书信封面,按理说和内容应是一个人写的才对。王羲之书法有很多面貌,若用辽宁省博物馆藏王羲之《万岁通天帖》字体来对比的话,《快雪时晴帖》这几个字应该就是王羲之写的。王羲之楷书非常罕见,古人说王羲之草书十行相当于行书一个字,行书十行相当于楷书一个字,《快雪时晴帖》里这么多行楷,确实弥足珍贵。

  其实王羲之真迹已不存于世,《快雪时晴帖》是唐代双钩摹本,也就是复制品。但唐代摹本也很厉害了,和今天影印效果差不太多。古人做法是晴天在黑暗屋子里,把书法真迹贴在窗户上,用一张薄纸蒙住,这样书法笔迹在强光下可以看得很清楚,然后用描边方法将字迹复制下来,再一点点地填墨。好的摹本,连真迹上的墨痕浓淡,乃至于毛笔的飞白,全都能摹下来,和手写的一样。这是唐代独有复制技术,宋代以后用刻本复印,资料传播更广,但再也无法做到唐代那样和真迹几乎一样的效果了。

  《快雪时晴帖》是很优质的唐摹本,能看到作者运笔的过程,上面好几个字看起来都是毛笔墨干了写出来的飞白,只有把高清图放大了才能发现描边的痕迹,古人没有放大镜看不出来,就以为是真迹了。《快雪时晴帖》历代流传有序,最早的收藏印来自唐初的书法家褚遂良,距今快一千四百年了。

  古人收藏字画,往往喜欢盖印和题字,但也常会被后代裁掉,史载北宋书法家米芾曾在《快雪时晴帖》后面题写跋文,可惜现在已看不到了,褚遂良的印由于是盖在书法核心部分,无法裁掉,这才留存下来。

  这个帖子是历朝珍重的宝物,进过南宋皇宫和元代皇宫,还曾被很多权臣收藏。元仁宗对《快雪时晴帖》非常欣赏,认为是书圣真迹,当时官居一品的大书法家赵孟頫奉旨题跋,说这是“历代宝藏”“今乃得见真迹,臣不胜欣幸之至”。这段跋文是在皇上面前评论书圣墨迹,所以写得格外认真,堪称是赵孟頫楷书代表作。后来赵孟頫对《快雪时晴帖》念念不忘,亲题“快雪时晴”四个大字,赠予“元四家”之首黄公望。黄公望认真地在赵孟頫题字后面画了一幅《快雪时晴图》长卷,现在是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名宝。

  《快雪时晴帖》乾隆题跋七十处

  《快雪时晴帖》于康熙十八年(1679)进入清宫,后成为乾隆皇帝头号收藏。乾隆皇帝最喜欢《快雪时晴帖》,奉其为天下第一宝物,那自然少不了题跋。五十年间,他写的题跋有七十多处,其中还有很多咏雪诗,后人根据这些题跋,甚至能摸索出乾隆一生的宫廷生活和治国心态来,可见内容之丰富。

  乾隆不光题字,还要画画,他发现《快雪时晴帖》后面有一张宋代茧纸,光润可爱,于是模仿元代画家钱选笔意,在上面画了一幅《王羲之观鹅图》。画上面有一颗宋代的倒印,是南宋丞相韩侘胄的,估计原来是正的,乾隆为了方便画画构图,把印倒了过来。笔者看这个图画得不错,远远超过乾隆自己的水平,应该是找人代笔画的。

  从现代收藏角度看,乾隆在古代书画上到处题字盖章,颇为“不堪入目”。但就古代社会而言,这些书画都是乾隆皇帝私藏,他愿如何处置都是他的自由。古人收藏书画,题字盖章随着时代推移会越来越多,大量前人题跋和印章都会被后人裁掉。若题跋和印章少了,自己的名字或许无法流传下去,所以明代项子京曾在唐代怀素《自叙帖》上盖了七十多方印,他算是乾隆的先行者了。

  今人看东西和古人有区别,《快雪时晴帖》虽被历朝历代奉为书圣真迹的至宝,但现在通过研究得知,这非但不是书圣真迹,甚至可能连真迹的摹本都不是。不过笔者认为,《快雪时晴帖》毕竟是1400年间流传有序的文物,它长期被当做人间至宝,是古代文物收藏和文化传承的象征,代表无与伦比的价值。且古人审美本身是一种文化,连米芾和赵孟頫这样的书法宗师都对《快雪时晴帖》里的行楷赞叹不已,我们今人是否也应对它怀有更多一点的敬意呢?

(责任编辑:裴刚)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