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高校美育之路向何处走?

2018-02-01 15:05:51 施晓琴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美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提出明确要求。进入21世纪,艺术教育成为公共文化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文化创新的资源动力。进入新时代的高等美术院校在国际竞争与社会资源条件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如何与时俱进,调整教学思路和模式以推进教学成果和人才质量的提升,从而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当代美术教育之路,是首要责任。

  上海美术教育的文脉超过百年,在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征程中,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作为改革试点学院自去年挂牌以来,在冯远院长的带领下,坚持文化导向,全局着眼,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日前,在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大学的支持下,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组织策划,并与中华艺术宫共同承办的“杏林撷英——全国高等美术院校优秀学生作品邀请展”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开幕。同期举办的“当代中国美术教育的人才培养和转型发展”论坛,搭建了一个交流平台,国内近50家主要美术院校负责人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共谋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未来发展。

  构建跨学科教育模式

  当前文化建设需要具有文化使命、优秀素质和锐意创新的新型美术人才,城市规划与设计、公共空间需要直接作用于当代社会生活的作品,这样的现实对高校办学理念、教学模式和发展质量均提出了挑战。目前,艺术院校毕业生数量明显增多,多所大学增设了美术相关专业。在上海美术学院院长冯远看来,“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应是当下的研讨热点。

  一方面,高等教育应该有中国的特色,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国际教育格局中的新发展、新态势。2017年,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新能源方面的新技术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对于中国来说,不仅是转型升级,更重要的是一场新的革命。在这一背景下反观高等美术教育,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指出,目前二级学科结构有点僵硬,尤其在本科、硕士、博士教育上缺乏更多层级的安排。在具体教学改革实践中,他分享了中央美院的探索经验。比如在学科建设的前置空间里做好招生改革,以独特的命题选拔新生,“造型考试以往我们考速写、创作,现在来看仅仅有素描和图像是不够的。要有带命题的速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检测学生的基本能力。这样的考题虽然设置起来很费心力,但可以一改学生应试的心态,学习打开思维”。因为,无论学生还是教学,更重要的是冲破内部束缚,唤起内在生机。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表示,中国美术学院的理念是“立足东方之学、铸炼学院标尺”。他提出艺术院校有三把尺子,即锤炼国家标准、熔炼评价体系、铸炼学院标尺。因此,中国美院对应这三把“尺子”创建了五个模式,分别是以“大学望境”为旨归的校园建设与校园文化模式,以视觉文化“东方学”为核心的学科建构与发展模式,以“品学通、艺理通、古今通、中外通”要求为标志的教学与育人模式,以“哲匠精神”为灵魂的师风学风培养模式和以“人民中心”为旗帜的艺术创作、社会服务推进模式。“从这5个方面推进学科建设,实际是更准确地把握了我们今天艺术育人的核心,即价值观的培养。”许江说。

  在信息时代,高校美术教育的职能也发生着转变,承担着引领未来、探索创新的责任。因此,如何推动构建艺术与科技等其他学科的关联,在美术教育中体现跨学科思维的实践是与会专家们热议的话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认为,在大数据时代可以通过新的范式转换来发展艺术与科学。他介绍,清华美院已成立一个交叉学科项目,该项目由清华美院和信息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联合进行研究生培养,学生来自于清华大学的各个学科,同时也对外招生。这种跨学科培养的人才出口有新闻学、设计艺术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已创造出很多原创性的研究和设计成果,取得了很大成功。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牛克诚则提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美术系高度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注重艺术研究创作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关联性建构,重视文化理论及相关学科的知识渗透,以美术史、美术理论及美术批评构筑通向人文思想领域的通道,从而促进学生文化情怀和人文精神的养成。

  美术教育重在培养研究型人才

  美术教育不仅限于培养艺术家,她是以培养、提高人类的审美能力和提高人类整体的文化品位与素质修养为主要目的。因此,在高等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更需注重培养具有研究能力的综合人才。牛克诚认为,美术教育要警惕使学生成为只有一技之长的绘画机器。“从根本上讲,高等美术教育不仅仅是技艺学习的过程,而是一个学生被文化熏染的过程,一个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塑造的过程,一个学生心质成长并成熟的过程。因此在人的能力培养中,除了手艺更要注重心智,强调对学生的情怀、品格、学养、观念意识的综合培养。”牛克诚说。

  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许多学校选择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入手,但具体采用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据介绍,中央美院近年来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特色课程,形成学科交融、综合学习的新模式。这其中包括把本科教学和研究生教学有所区别和有所衔接,加强优秀课程和特色课程建设,强调选修课程。“我们认为今天的素质教育中强调多种能力的教育模式应该是首选。”范迪安说。对于各个院校普遍存在的专业课程体系内容过于单一、缺乏有机联系的问题,上海美术学院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三方面改革,即实行课题式教学模式、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推进精品课程建设,以此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升艺术生产力。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汪大伟认为,艺术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激发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师自主施教、学生自主学习,形成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为主的学习方法。

  此外,为了鼓励学生积极走入生活、走向社会,冯远要求学生充分利用假期外出采风,在生活中寻找问题,回校后进行汇报,同学们将之称为“院长作业”。现在,“院长作业”已成为上海美术学院基础教育的一个手段,学校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体现出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与开放性。

  如果说当下高等美术教育的本科教学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那么对于研究生教学来说,培养出能独立从事科研实践活动并取得有价值的科研成果,为国家美术事业起到知识创新和创造作用的研究型人才是重中之重。对此,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院长马路表示,研究生招生首要考察的便是学生有没有清晰的钻研方向,因为只有学生与导师在学术领域中有所交集,才能保证研究的学术性而不是技术性。“如果这个问题能够解决掉,后面的教学就特别容易,学校的课程就可以围绕这个方向做建构。” 马路说。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焦兴涛介绍,四川美院正在逐步推进研究生导师遴选工作,“要求硕士生导师两年内至少有一个研究项目或创作项目,导师的科研能力必须先加强,然后教学质量才有可能提高”。

  立足本土推动当代美育转型

  近百年来,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在教学内容、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探索,形成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美术教育发展之路。因此,高校美术教育的转型发展也必须立足于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把中国美术的优秀经验与方法导入教学。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主任丁杰认为,寻找身份定位是所有美术教育工作者要思考的问题,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创作群体,青年学子更应该重视传统,只有依托传统资源进行合理创新,创作才能有根、有力。

  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国特色的当代美术教育事业,一些地方院校则充分利用了本土文化资源,呈现出自己的发展特色。如广西美术学院利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优势,在少数民族美术创作、研究,民间美术资源整理以及区域美术研究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性。同时,该校利用桂林山水等自然优势,设立精品写生课程,构建出了具有广西地域特色的艺术创作风格与教学风格。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也充分挖掘、利用福建本土文化、两岸文化、海丝文化等优势资源,打造特色专业。如,立足福建深厚漆艺传统而打造的漆画特色专业,将行业的工艺大师请进课堂,在教学与科研中实现传统工艺的现代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

  当然,扎根本土并不等于忽视对外借鉴,相反,将国际文化资源加以本土性转化也是当代美术教育建设的重要路径。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常务副院长胡飞介绍,依托于广东的产业资源,该校在教学改革中首先进行了深度国际化,建立了国际化师资队伍,引进高端人才,以设计工作坊的方式展开教学,使国际性学术讲座常态化;其次跨学科联合教学,将国外的资深学者、教授与我国的民间艺人共同建立科研平台,对学生能力的训练从专业导向转向问题导向,意识培养从设计思维转向社会创新,并逐渐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

  “高等艺术教育对国家经济建设、文化发展需要有所担当,因此适时总结经验、改进不足以应对艺术人才的培养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冯远说,虽然中国当代美术教育转型之途路漫漫其修远兮,但美术教育界探索的步子不会停滞。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樊玮)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