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没有艺术品交易所就没有产业市场

2018-02-02 09:43:32 未知

  1月9日由证监会主持的清理整顿各类交易所部际联席会议,对全国范围内的文化产权交易所进行新一轮的清理整顿;紧接着在7月14日至15日,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设置了意义重大的新机构“金稳办”,自此金融行业进入深度变革期。在此期间,全国范围内的文交所都进入了整顿期,尤其是占据文交所半壁江山的邮币卡交易,更是遭受严寒——8月清整联办印发2017年《邮币卡类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工作专题会议纪要》49号文,直言邮币卡交易“大多存在欺诈、坐庄交易、操纵价格、客损分成等行为,涉嫌严重违法犯罪”,标志着交易所行业大洗牌的来临,意味着“干炒时代”的结束。当然,这也让很多人对交易所有了更多误解。

  然而问题归问题,如果没有交易所,文化产业只能是纸上谈兵,更不要说2020年文化产业成为国民支柱产业。

  以投资带动、刺激消费

  我们在讨论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先搞清楚“文化产业市场”到底是什么意思,避免以偏概全、见树木不见森林。同时,我们也要搞清楚“交易所”在产业中的真正职能和价值是什么。我们今天谈的“艺术市场”已经不仅仅是改革开放初期的画廊和拍卖行了,而是更多地意味着“艺术产业市场”:除了专业收藏市场,还包括大众投资市场、资本市场、大众消费市场。

  收藏市场是传统的圈子市场,进入这个市场的人是“懂艺术”的“玩家”,今天我们看到的经常出现于各大拍卖场和画廊的大买家,其实都属于收藏市场。收藏市场虽然各个单价很高,但增量很慢,需要长期试错、学习才能进入这个圈子的市场。

  与收藏市场对应的是互联网兴起后艺术品电商常提的大众消费市场,其针对的是中国庞大的百姓消费,一旦真正激活,那将是一个绝对庞大的新产业市场——只不过,在今天的经济形势下,单靠“平价”并不能激活这个市场,艺术品还远未成为生活必需品,“艺术下乡”的局面仍然有待时日。

  以上两个市场本质上都是“消费市场”,只不过收藏市场是高端消费,大众市场是平价消费。消费市场是产业的根基,但如何有效开启又是另一个问题。在当今中国的特殊历史背景下,比较务实的策略是以投资市场带动、刺激消费市场——在人民币持续增发、实体经济面临低谷的时期,“利益”比说教更能刺激艺术产业市场——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可以作为参照。

  “投资市场”面对全体大众以及过剩的社会资本,参与者的其诉求是分享艺术品的增值、获取回报;而不单纯关乎思想深度和审美趣味。这两个市场的逻辑和路径是不同的,思维方式也不同,但目的是相同的——开启中国的艺术产业市场。

  以上是我们讨论文交所的前提和共识,如果不认同这个共识,“讨论”终究会变成“争论”,这也正是今天我们讨论文交所时面临的真实状态。

  艺术品投资如何落地

  大众投资市场、资本市场看待艺术品的重点,是将其看做一种资产,只不过这是一种特殊的、具有思想价值的资产;与其对应的藏家市场,却将艺术品视为思想价值、文化情怀的载体——实际上艺术品兼具这两种价值,所以我们常说艺术品兼具投资和收藏价值。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我们必须“求同存异”,避免极端,而之前短暂的艺术市场历史已经证明,将艺术品任何属性极端化的商业模式都会失败。

  艺术品理论上具备投资价值,但要将其落地可执行,必须解决一个关键问题:艺术品成为一种公认资产,而不是理论上的资产。所谓资产,通俗理解就是大家都认可的、相信的财富。因此,商品要成为资产,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共识条件:产权清晰、市场反复交易定价、未来增值空间的数据化、信用化,以及流通场所(可参考国际上对“资产”的定义)。

  交易所的产生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任何一个成熟的产业,都有对应的交易所,文化产业也不例外。

  交易所本质上是一个金融场所,它的设立需要审批和资质,它的运行受到相应法规和有关部门的监管,从信用程度上来说,一个合规合法的艺术品交易所比任何一家传统的拍卖行、画廊和一名个体经纪人的信用都要高。通俗一点说,只有合法合规的、被认定为“资产”的艺术品才能准入交易所,才能让广大“不知水深”的百姓们参与投资。所以,文交所不是一个销售、买卖的场所,对交易所而言,买卖只是表面手段,资产定价、增值数据、流通性才是目的,而且这都是传统消费市场无法取代的功能。

  交易所该如何“玩”艺术

  交易所准入的艺术品,通过反复交易产生大量价格数据,这些数据具有连贯性,能够可视化为曲线,并且基于法律和监管以及第三方提供的后台(比如常见的、与股票交易同样的恒生系统),后台数据不能人为更改,这也是为什么交易所的价格更有信用的原因。

  通过大量交易,无论艺术家的价格涨跌,还是艺术家有没有增值,实际上都完成了对艺术家的“定价”——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价”,是真金白银、万千百姓用自己的钱投票产生的价格,你可以不认同,但你无法否认这种“商业民主”的机制,这是一切资产定价的原理和手段,我们向往的社会资本也只认这种手段定出来的价格。

  在交易所这种机制中,艺术家和大众建立了一种相互制约的、共生的平等关系:艺术家如果欺骗大众、谎称自己的价值;那么市场会把虚高的价值拉下来,大众投资者就会吃亏;而作为欺骗大众的代价,艺术家收获的是一条不断走低的曲线,这足以让众多社会资本敬而远之,如果想重拾信用,就必须做些实实在在的努力,获取民心。

  在目前普遍高喊道德、节操的艺术行业内,文交所是笔者看到的唯一一种相对平等的机制。

  简言之,如果没有艺术品交易所,老百姓就不会来,老百姓的钱就不会进入这个行业,社会资本也不会进入这个行业,那支撑这个市场的就总是那少数的、反复出现在媒体封面和红地毯上的大人物——问题是即使把他们的所有钱都凑到一起,也成不了一个“产业市场”。

  当然,至于自天津文交所直到今日邮币卡交易所出现的各种乱象和问题,不能回避,必须整治。不过,这是“人”的问题,不是“交易所”的问题,是短视而急功近利的机构没有理解交易所的正确用法而导致的问题,作为一个当代智人,我们的从业同仁需要重视、反思“交易所”这个产业工具,思考接下来如何使之发生正向的产业作用,切勿犯“饭不好吃砸了锅”的低级错误。

(责任编辑:张凯)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