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先秦遗址植物考古发现——早在4000多年前古蜀先民就吃上大米饭
2018-02-06 11:57:25 未知
大米,现在是大多数四川人最爱的主食。然而四川人从什么时候爱上这种食物的呢?记者2月5日从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经过长达9年对成都平原先秦遗址的植物考古,考古人员发现,成都平原的古蜀先民,早在4000多年前就开始从旱地作物改种水稻,从此吃上了大米饭。
据从事植物考古的考古院馆员姜铭介绍,工作人员迄今已经对成都平原出土的上万粒种子进行研究。他们发现,四川人并非一开始就吃大米。在对距今5000多年的什邡桂圆桥遗址土壤进行分析时,旱作植物的种子是当时的主要构成。种植旱地作物,可能与西北地区人口迁徙入川有关。姜铭透露,这种旱作农业传统,在5000多年前的甘肃马家窑文化能够找到影子。然而这些旱地作物到了成都平原极可能“水土不服”。为了填饱肚子,先民们不得不到处寻找更适合种植的食物,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宝墩遗址,考古人员从土壤中浮选出了粟、黍等种子,但水稻的种子占了半数以上,“由此完全可以说明,当时水稻已经开始变为人们的主要农作物。”
有意思的是,丰饶的成都平原因为人口增长过快,相对高产的水稻也无法满足巴蜀先民的需求。考古发现,到了三星堆文化时期,小米的种植比重开始回升。姜铭透露,考古人员近年对这个年代的土壤样品进行分析时,发现小米的比例一度接近水稻,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在三四千年前,人类生产能力极为有限。成都平原水患严重,人们要吃饱肚子,不得不寻找一些相对的高地补充种植旱作植物,以此作为救灾备用粮。
随着植物考古的深入,研究人员还发现,虽然从4000多年前开始,四川人吃大米的口味从未改变,但好吃的四川人有可能在几千年前,就开始尝试水果的种植。这些被研究的种子中,考古人员已经发现了葡萄属、猕猴桃属、桃、梅、核桃楸等种子。姜铭认为,虽然目前并不能直接断定这些就是当时人们食用的水果,但他们出现在灰坑中,应该就和人类的活动有关。
(责任编辑:梁侨)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