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讲堂3760期】对话:经验与展望——结伴创造艺术

2018-02-11 09:28:30 高阳

  主讲人介绍:

  米歇尔• 贾斯:艺术家

米歇尔• 贾斯

  王璜生: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王璜生

  索克 • 丁克拉博士:杜伊斯堡兰布鲁克雕塑美术馆馆长

索克 • 丁克拉博士

  耿雪:艺术家

耿雪

  柯理博士: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院长

柯理博士

  导语:

  值中德建交45周年之际,德中文化交流基金会发起并联手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于2016年8月至2017年5月共同主办“结伴创造艺术”德中大型艺术家驻留交流项目。在结束了2016年夏季在柏林阶段的驻留期后,2017年3月,参与项目的中德艺术家来到北京。

  主题:对话:经验与展望——结伴创造艺术

  第一部分:对话:经验与展望——结伴创造艺术

  我们现在可不可以这样做,我想对每位在座的嘉宾提一个简单的问题,就是在国外取得的经验,怎么样能够影响自己的艺术创作?然后怎么样能够丰富自己的艺术创作,这样的问题。我想丁克拉女士跟艺术家交流是非常有经验的,尤其是跟中国的艺术家。您也参加过艺术展,所以我想问一下,像这样的一个项目它能够给艺术家带来什么样的灵感。

  索克 • 丁克拉博士:非常谢谢你们的邀请,我也非常高兴,你刚才给我做的这样一个介绍。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还想简单做一些介绍。刚才已经介绍了很多背景上面的知识,比如说艺术家的交流,能促进两国人民的理解,比如艺术的交流是在之后。我有时候会想,我们为什么非常重视这种交流,尤其是在德国,我们非常重视艺术家的交流,而且从您的角度看,我们在德国二战之后,我们就有了一个艺术展,有一个Document,在维也纳,还有在威尼斯。这个大的艺术项目在今天仍然有影响,其实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增进大家对于不同文化圈的了解,最终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

 

结伴创造艺术

  我们在这个项目的进行中,发现它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通过这种双边的项目,我们能够促进他们各自的生活和创作,而且他们的作品,经常也都是能够反映他的国家的特性,所以我们的博物馆经常支持,把这些作品进行展出。我们认为只有互相了解对方的习惯,了解对方的文化,跟对方有亲密的人为的接触之后,对创造世界和平,人们之间的和平相处,也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主持人:谢谢您对这个项目的这个看法,能看出来您有很丰富的经验,不但是作为艺术家的经验,也是作为老师的经验,您肯定看了不少中国的年轻的艺术家的作品,从学生变成成熟的艺术家,在他们的学习和创作的过程中,有一段时间在国外,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这些艺术家他去了国外回来以后,他的创作有没有什么变化,或者是有一些特色的东西,你也可以提几个例子。

 

广东美术馆

  王璜生:到国外进行交流,进行学习,进行这种考察,对自己的艺术创作的提升,或者说变化一定是存在的。我咨询过一个学生,我觉得这个学生特别有意思。我在广东美术馆做馆长的时候,广东美术馆有很多当代艺术的展览,他很小的时候经常到广东美术馆,然后就喜欢上了这种,比较国际性的当代艺术的展览,他在附中毕业以后,不愿意在国内进行本科的学习,又跑到了国外去学习,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外语等等之后,在那边考上了本科,后来又非常艰难地考上了硕士,考上硕士在那边读书。

  当读硕士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是他的艺术发生很多的变化,同时更重要的是他的各方面的学识跟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跟提升。,他到了一定程度之后,他觉得在这样的一种学院派的学习很不满意,甚至没毕业,他就跑到外面去进行自己的创作,后来又回来国内,现在自己进行创作,我想任何人在这种交流的过程中,在这种跨国界,跨区域的这种文化交流,总是会使自己的某种认识发生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不仅仅是艺术方面,更根本的是一种思想 情感、学识等等,而构成了一个更丰富的人生。

  主持人:谢谢王馆,耿雪你也有过在德国读书的经验,你也参加了驻留的计划。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你自己的一些经验,可能是比较好玩的,可能是不好玩的,比较痛苦的事情,我们都非常感兴趣。特别是比较一下,你第一次去德国,还有这一次去柏林驻留计划的一些经验。

 

卡塞尔文献展现场

  耿雪:大家好,首先非常感谢这个项目,我本科是在学雕塑,其实第一次去德国,应该是去旅行,我的本科毕业旅行,想去看卡塞尔文献展,它是五年一次的,它展示了这五年很重要的作品,包括一些历史相关的作品,通过看展的过程,也了解到德国的当代艺术运用科技、声音、表演这些东西。可能它跟中国的情况不太一样,它有更明确、活跃的地方,所以我当时很想在读研究生的时候,申请一个能够去德国学习的,交流的交换的项目,所以就去了卡尔斯鲁厄国立设计学院,当时主要学了一些新媒体跟影像,其实我在中国学的是雕塑跟版画。所以跟德国的渊源,联系还挺多的。

  上学有半年之后,不断地认识了朋友跟老师,也不断地会去。直到去年有这个驻留的项目,其实是我一听是柏林的驻留项目,我就很开心,因为我上学是在卡尔斯鲁厄,当时也经常去柏林看展,那儿有很多表演,我觉得都是水准非常高的,所以我去了柏林的驻留项目。一开始也遇到一些困难,但是也有很有意思的地方,我先首先祝贺德国艺术家,在我们北京的四合院的市中心,其实是更容易去接触这个城市的文化活动,当时我们在柏林住的稍微远了一些。

  德国的艺术家在北京,我觉得他们可能要买很多口罩。我想说的是,其实是没有任何条件是完美的,可能艺术家就是要在你所在的环境中,去找你创作的自。比如我在柏林那个监狱做的作品,我觉得很有意思,可惜带不回来,监狱是女子监狱,每一间房间都很封闭,门也很厚,窗子也很小,然后我在大院子里每天走的时候,我就看一间一间的房子,那个颜色就很冷酷,小的铁栏杆,然后其实里面的人是被禁闭的,我想怎样让他们以前的气息能够在这里自由的游走。

 

耿雪《米开朗基罗的情诗》影像,黑白,声音,19分钟9秒,2015

  所以我就买了很长的一卷蓝色的塑料条,然后我特别费劲地爬上爬下,从这个房间里面穿出来这个绳子,再通过一个什么方式从另一个房间把这个绳子再勾回去,然后再从另一个房间再穿出来,所以其实我是用这个绳子,把所有的很多房间都联系了起来,就好像一个对自由的东西,它是穿梭在这些禁闭的空间中的,我觉得这个作品我也挺喜欢的,就是没办法带回来,我也希望德国艺术家在北京,能够创作出特别有意思的东西,而且更重要的是你们能去看更多,可能比当代艺术更广阔的,这些历史的文化,故宫、胡同博物馆,很多这些古迹,希望你们能够非常享受在北京的时光。

  主持人:谢谢!米歇尔• 贾斯先生您是刚刚来到北京,这也是您第一次到北京,我想让您来回顾一下,在柏林渡过的时光,当时您对北京的生活,肯定是有一些期待,但是您可能今天刚刚到达北京,还没有那么多的机会来看,您的期待和现实之间,是不是完全一致的。我想问一下您之前有什么想象,还有就是对于在北京驻留期间,有一些什么想法?

  米歇尔• 贾斯:首先我非常高兴能够来到这里,确实是我今天才到,刚从机场赶来,我非常感谢这个活动,我还只是短短地看了一下,我的住处就进去了一下,就已经要赶过来参加这个活动,但是我已经感到非常的欣喜,非常的高兴,我也非常感谢各个机构提供的条件,我非常高兴能够到这里来,我对中国的期待也是希望能够获得一些,完全不同的体验,您刚才也提到的这样的一些不同的体验,还有就是同时也提到,歌德学院有很多的活。

 

歌德学院

  在我去其他国家的很多的项目当中,一直是我的一个非常完美的合作的伙伴,所以我在这里也非常的感谢歌德学院,对我们这个项目的支持,过去的驻留项目,对我来说他意味着一种,特别独一无二的形式、一个方式,就是到一个新的地方,去了解他这里的艺术,去能够了解当地的这种艺术,然后发觉一些新的东西,它会停留很长的时间,你获得的这种新的意象,对于我个人来说就是,它是独一无二的一种体验,那么这种去的这种地方,像我就是在洛杉矶还有在尼泊尔,还有去过很多其他的地方去做过驻留项目,就是他们会有一种能指或者所指,他会获得一种完全不同的意义,一种不同的意义,他也会一直影响到我的个人和创作。

  北京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地点,现在我还不是很了解北京,我也希望在这里除了艺术创作之外,也能够去深入地进行一些交流,当然还有是如果现在艺术家们,在当地就是我们跟耿雪,我们在柏林的时候,已经渡过了非常美好的时光,也非常深入的一些交流,我今天也刚刚认识了很多新的艺术家,我希望我们能够继续地去进行一种,非常深入的讨论,就我现在看到的情况而言,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让我们能够进行这样的一种交流,就是我自己的个人的经验来说,也许就是大家整体的期待,可能都跟我差不多。

  柯理博士:非常感谢您刚才的发言,丁克拉女士您作为策展人,艺术家的这种发展,他们能够积累很多的这种经验,我们歌德学院也资助了很多的艺术家驻留项目,去年我们在北京还有歌德学院,其他的分院也都有这样的一些,艺术家驻留项目,我们希望能够更好地来策划我们的艺术项目,就是说它是没有确定的什么的目标的,只是让它发生,我们就是来开展这样的一些项目,从我们的经验来说,之后邀请这些艺术家来,也许他们不会立即产生很大的影响,也许是两年之后可能才会体现在艺术作品当中,那么从您自己的工作经验当中,是不是曾经有过这样的观察,或者有一个艺术家,比如说他突然就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大家以前可能没想到,他会有这样的一些转变。

 

维也纳

  丁克拉:其实在我的这个职业当中,我非常幸运地能够看到很多的艺术家,就是这种开放还有好奇,对新事物的好奇都属于艺术家的这种天性。我是三年前第一次来到北京,我们当时是和小一组的策展人一起,大家参观了很多的画廊,结识了很多的艺术家,我们进行了非常深入的讨论,我们也看了很多的艺术作品,您刚才也提到了,我们最大的关于中国现代艺术的展览,在鲁尔区的八个城市,展示整个中国的作品,那么对于德国来说,甚至对于整个欧洲来说,都是规模最大的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项目。

  在这个过程当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们在博物馆里面这些观众的反映,我们曾经经历过不只是说,我作为策展人之一,我肯定是对中国有一些特定的一些想象,这种想象我们对中国的这种设想,可能并不符合现实,很多来到我们博物馆参观的这些观众,他们可能以前来过一次中国,或者从来没有来过中国,那么我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就发现就是我们可以给他们很多的这种展示,我们中国当代的艺术,可能德国人对中国当代艺术的了解还是太少了,其实中国艺术家他们的作品,非常的具有国际性,我们就是也会问到有没有什么,典型的在当代艺术当中,有没有特别典型的,比如说作为主流的这种描述。

  我就知道比如说还有雕塑作品,像我可以作为一个非常典型的中国特点,但是在夏巴索参与的艺术博物馆当中,就是展现的很多的作品,但是你很难用一个词来描述,就是他用一个词来描述,所有中国当代艺术的特点。我认为很多人,他对中国的艺术会有一些偏见,或者说他会有一种想象,那么我们可以来化解掉观众的一些想象。

 

卡塞尔文献展现场

  柯理博士:中国当代艺术他的身份,他和国际艺术的关系,其实可能也是挺丰富的,但是也有确实还是一直,有一种中国艺术,它的一个审美的一个来源。我是稍稍知道一点点关于中国美学的东西,但是知道的不多,通过这种交流的项目、驻留的项目是不是也可以让国际的艺术家,更了解这些中国的审美的来源,当然已经介入国际艺术的一个论坛里面了。但是能不能通过驻留计划,更了解这样的审美的来源?

  王璜生:我觉得首先是这种交流计划,无论是中国的艺术家去德国进行交流,或者是德国艺术家到中国来交流,其实都在各自的文化背景,还有自身的成长背景,知识背景底下去进行交流的,也就是说作为中国艺术家,他一定是在一个中国的文化背景底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各自又有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还有这种体会的深刻的不同,或者是侧重点不同的程度上,这样一个不同的个人背景底下,去进行到柏林,到哪里去进行交流,那么他在这儿交流的过程中,一定是有一定属于个人,特别是艺术家是特别敏感跟特别感性,他一定从他自身的背景底下,去感受这种不同的文化的特点,而去感受之后,去生成可能是自己的东西,我也相信说德国的艺术家来到了中国,住在胡同或者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或者是中国的文化、当代文化的这种接触,也是一定是在德国的这种艺术家,他们的德国的文化背景底下来理解,这样的东西,我想这正是一个文化交流的最有趣的地方,也是能够成为一个更多元、更丰富的一种不同的艺术特性,不同的艺术,结出不同的艺术成果的一个最根本的东西。

  我刚才看了,之前只是听说是在皇家女子监狱等等,也是听说在胡同,德国艺术家到中国的胡同来居住,我刚才看了那个影像之后感触挺深的,我觉得在德国的这两个点,都选的特别好,在德国是皇家女子监狱设一个居住地,我觉得挺酷的,艺术家也许在这里能够感受到,另外一种东西,包括更丰富的,包括德国文化的这种影响,我觉得可以充分发挥很多很多想象力的,而在中国的胡同也特别有文化特点,这个胡同我也相信将来德国的艺术家,一定能够从他们的文化背景出发,对中国文化作出新的很多的理解,跟结出很多好的作品。

 

卡塞尔文献展现场

  柯理博士:谢谢!我最后想提一个问题来问两位艺术家,这个问题就是说我们这个项目的名字,叫结伴创造艺术,我们当然也会问自己说,这真的是一个结伴创造的过程吗?还是一个合作,它会形成一种合作吗?或者就是说大家只是同时,在各自做自己的作品,然后他有一些交流,会影响到各自的创作,一方面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那么也是很有趣的一个方面,就是说它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文化的来源,那么在这个结伴创造艺术,我们这个主题下,就是你们怎么样来理解,就是说这个要求太高了吗?结伴创造艺术、共同创造艺术。

  米歇尔• 贾斯:对此我的理解我觉得,这个共同不是按照字面去理解的,对我本人来说就是我觉得艺术,就是在各个层面都是其实都是有,他不管是有多少人都是有共同的创作的,所以我想我们不应该,光从字面去解释这个结伴,当然有时候这个小组的成员更多的,比如说有时候包括策展人,还有,因为有时候他的思想,大家的思想都是相互影响的,还有各种不同的人的影响都有,所以这种联系就是说在柏林,我们也看到一直都是有的,我们这种创作的方式,以及我们对结构方案的命名,都表示了这一点,所以我本人对于我本人的创作来说,他只能是通过共同的才能创造,当然这也不一定说一定要成为一种,以后大家的模式,但是我想所谓这种共同,其实我要强调这个共同性,这也是我非常关注这个项目的一个重点。

  耿雪:结伴创造艺术,其实我们在柏林还挺结伴的,大家会一起做饭,一起参观很多好的收藏的机构,当然你可能创作上当然是个人完成作品,可是这种一起参观交流,其实也是一种结伴吧

 

卡塞尔文献展现场

  然后我觉得可能最重要的是,因为我之前也参加过一些什么,韩国的日本的 英国的,挺多的一些驻留,我发现其实最后你们会在很多年,还会这些艺术家还会互相影响,就是我至少我觉得我最早的一个驻留,已经是十年前的了,但是我还是跟那些艺术家是很好的朋友,我们还会互相关注彼此的作品,潜移默化都是互相会在影响的,你也会看到别人的东西,他回到他的国家,他在他的文化背景下做的作品,然后你也会在反观在你回来之后,你的作品就是让大家都活跃在,各个国际的展览上,就是每个不同文化身份背景下,你们又都曾经交流过,其实这种联系是非常重要的,这种结伴也许是我们之后,很多年都会一直发生的。

  柯理博士:非常感谢各位今天来参加我们这个开幕式,我想我们今天在我们的谈话中,已经有了一些思想的碰撞,以及产生了一些灵感,以后我想可能大家都已经,一会儿之后,开幕式之后,我们还会有更加交流的机会,深度交流的机会,所以我想我们现在精神上交流之后,我们现在一些实际上的实体上的交流,所以我们给大家准备了简餐,一个自主餐,希望大家在简餐的时候能够互相交流,借此我非常感谢大家,能够参加今天的开幕式,感谢那么支持我们项目的人,希望你们有精力 有活力,能够投入到这个项目当中去,我祝愿你们今天晚上,有一个良好的美好的夜晚,德国的艺术家们在北京,有一个良好有一个愉快的时光,能够在共同的结伴创作艺术,有更多的收获。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樊玮)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