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会讲故事吗?从春晚《丝路山水地图》说开去

2018-02-22 08:25:20 峰哥

  一

  春节假期,带孩子出游,路过古玩城。见孩子感兴趣,就顺路走了一圈。

  生意冷清,门可罗雀,商家比顾客还多。

  “你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面对顾客的发问,商家马上就不乐意了,一脸不屑地怼过去,让顾客吓得立马走人。直觉告诉我,不走就会干架。

  稍有定力的顾客,会等到老板的慢条斯理的回答:“是不是真的,我说了不算。你说是真的,就是真的。你说是假的,就是假的。”如此滴水不漏的回答,显然让顾客云里雾里,也只好走人。

  “不买就是假的,买了就是真的。”老板的话从耳后传来,充满了人生的哲理。

  “爸爸,这金元宝好可爱啊!这是真的。”孩子摸着一对金元宝,显然有购买的意思。

  老板的脸乐开了花,道“你的孩子真会说话,一眼就看出真的。不像有的孩子,来了就说这是假的!”

  是真是假,这个场合,我还不好给孩子一个明确的答案。只好笑而不答。

  老板看我没有购买欲望,继续道“不贵,真的不贵。”

  “多少钱啊?”

  “金元宝大的80,小的30。如果诚心想买,还可以便宜。”

  “嗯,真是好东西。”话这样说,买卖黄了。

  在商铺的另一边,老板高声呵斥:“不准拍照,拍照500!拍照先挂号,像医院一样。”

  这一嗓子,吓得呀,一妙龄女子赶紧收起了自拍杆,换个地方自拍。

  “买吧?范曾的画,1500,便宜卖了!看你像个有钱人,有购买能力。”另一边,善于察言观色的老板,操着浓重的外地口音,向一对老人发话。

  见老人没说话,也没走,老板继续道,“你看是看不懂,又不专业,你不信我信谁啊?”

  “可我没带这多钱啊。”

  “回家去取嘛!明天再来!”

  一路走来,心情是比较复杂的。售卖品类似、雷同,鱼龙混杂。售卖人一律是外地口音,傲慢清高,俨然这是一种产业。

  作为法律人,我曾有一个疑惑:如果售卖品都是假的,为什么可以正大光明的售卖?

  答案只有一个:有真有假。

  时至今日,收藏是一个产业,更是个人爱好。可以断言,爱好者不在少数。

  走进古玩市场,就像走进一个迷宫,一个考场,能否淘到真品,邂逅珍品,考验的是眼力,是文化。

  再抬头看古玩城这三个字,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古玩”,古代的玩意,未必是“古董”。“古玩”,日常把玩的旧东西,未必价值连城。有仿作、有伪作,就不足以挂齿了。

  古玩于我们而言,更像是一段时光的展示,一种记忆的回放,一段远去的历史,一个时代的背影。

  二

  与古玩城的冷清相比,一旁的博物馆门口排起了长龙。

  进去之后,当真品摆在眼前,无需过多的解说,展品本身的说服力就不言自明。

  我提醒孩子,看看眼前的藏品与古玩城的卖品,到底有什么不同?

  孩子最终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古玩城的可能不是真的,博物馆里的才是真的。

  然后,孩子就很沮丧。说之前买到了一个假货,回去要把它扔了。

  那是在一个街边地摊上,各个朝代的铜钱与各式药材、美国伟哥摆在一起售卖。

  孩子被铜钱吸引了,非要妻子买一个不可。劝说无效。于是花30元买了一个什么通宝,特大号的。然后孩子兴冲冲的给我显摆,说这是真的宝贝。

  好吧。我懒得解释。因为,时间会给出答案。这不,孩子在博物馆找到了答案。

  我想起了小时候,铜钱散见与每个家庭,并不罕见。那时候,毽子都是用铜钱打底的。踢毽子,正是当时少有的娱乐之一。

  家中有几枚,虽然知道不值钱,但是很好奇它们到底值多少钱。苦于身边没有鉴宝专家,就饶有兴致的跑到古玩城,找店家“鉴宝”。

  老板躺在躺椅上,一副懒洋洋的模样,伸手接过几枚铜钱,快速的一一翻看,然后飞速的还给了我。“都不值钱!”老板斩钉截铁的说,同时报以失望的眼神。

  后来,上网复核,所言不虚。普通的铜钱,也就价值几元,至多不过十元。珍品是极为少见的,不是每个人都可遇到。

  显然,铜钱与我而言,记录童年的意义要大于收藏的意义。

  这就是我与孩子,我与我关于铜钱的记忆,弥足珍贵。

  三

  《丝路山水地图》无偿捐赠给故宫,是今年春晚的一个节目。主持人一再强调许先生是花了巨资,并让这位世茂集团的掌门人发表感言,感动了不少观众。这个广告打的漂亮。

  相信很多人都很好奇,到底买这幅画花了多少钱?但主持人就是不说。那只好问度娘。资料显示是2000万美元,确实价值不菲。

  其实,一幅真正的艺术品是无价的。专家可以给个市场价,拍卖有个成交价,而它真正的价值是研究价值,即艺术品记录的内容本身。

  资料显示,光是弄清楚这幅作品绘于何时,北大教授就花了8年时间。有关这幅艺术品背后的故事,峰哥不愿多费笔墨,关心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了解。

  网络时代,知识和信息唾手可得,关键看你有无了解的兴趣。

  时至今日,收藏大热,央视《鉴宝》红火一时。犹记得,每到一城,由专家评选民间国宝,往往报出的都是天价。这让当选者兴奋无比。

  现在我们转过头来看,这类节目热闹是热闹,人气归人气,但是与文化渐行渐远,俗气了点。鉴宝的结果,只是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大家只关心国宝的价值,并不关心国宝背后的故事,以及国宝本身的内容。

  收藏者与艺术家的割裂,让收藏品成为财富积累的象征,而不是艺术水准的叠加。

  这个时代,传媒要善于讲故事,利用大家关注这个藏品价值的同时,讲述一段老少咸宜的故事,传播文化、传递能量、传达精神,讲好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文化、艺术,比强调藏品本身的价值更为重要。

  这年头,藏富于民,身边的有钱人多了,而懂文化、懂艺术的人却少了。物质世界相对丰裕,而精神世界相对荒凉,这与我们的传播方式息息相关。

  我们很多的国宝,不是藏在民间秘不示人,就是躺在博物馆里睡大觉。而不像有些国家,博物馆是孩子学习的第二课堂。在发掘文物本身的价值上,我们还只是存在浅层次的展示、估价,而不是让文物说话,借文物讲述一个城市的历史、一种民族的精神、一种文化的延展。

  

  进入了新时代,是时候有所改进了。

(责任编辑:洪镁)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