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孙明 何佳:湖南长沙伍家岭发现战国至明清时期大型墓地

2018-02-22 15:12:49 孙明 何佳

  伍家岭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芙蓉中路与三一大道交汇处。2017年2月至9月,为配合“天健·芙蓉盛世花园三期”项目建设,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区域进行抢救性发掘,共发掘战国晚期、西汉、东汉、六朝、唐宋及明清时期墓葬160余座。

  墓葬以战国至西汉时期为主,共90余座,按形制不同,分为中、小型墓两类。其中,中型墓2座,均为带墓道的“甲”字型土坑竖穴墓,其余均为小型长方形土坑竖穴墓。随葬器物以仿铜陶礼器为主,鼎、敦、壶组合和鼎、盒、壶组合最为常见,个别随葬有铜镜、铜剑、铁剑、铜砝码、琉璃璧、滑石璧、泥“半两”、泥“郢称”、泥“金饼”等,随葬器物多放置于墓室底部一侧,少量墓葬随葬品放置于头龛和壁龛内。此外,本次发掘还发现了12组战国至西汉时期的长方形土坑竖穴墓,这些墓葬方向一致,间距较近,出土器物相似,初步推测应为夫妻合葬墓。东汉六朝时期墓葬6座,均为砖室墓,其中1座东汉砖室墓规模较大,其余5座均为小型砖室墓,随葬器物为青瓷盘口壶、瓷碗、印纹硬陶罐等。规模较大的M125为带墓道的砖木混合结构墓葬,该墓南北残长约14米,东西宽约7.5米,其中墓室土圹南北长约12米,东西宽7.54米,残深1.0米,砖室底部及三道枕木沟内部平铺一层厚约0.05米的白膏泥,枕木沟内放置方柱形枕木,葬具为外椁、内棺,根据椁板摆放位置及残存痕迹,初步推测外椁长约5米,宽约2.6米。M125规模较大,级别较高,形制特殊,在长沙乃至湖南地区都比较罕见。唐宋时期墓葬30余座,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墓葬规模较小,随葬器物以瓷壶、瓷碗、瓷盘为主,个别随葬铜镜、铜钗、铜钱等。明清时期墓葬27座,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规模较小,排列有序,均未见随葬器物。

  除墓葬外,该地还发现少量古井、建筑基址、窑址、方形坑等遗迹。古井以圆形土壁井为主,部分古井出土有筒瓦、板瓦等。建筑基址1处,保存较差,仅存42处柱洞,根据现存柱洞分布情况初步测量,该建筑基址南北长约35米,东西宽约10米。方形坑,均为竖穴土坑式,直壁,平底,个别方形坑出土少量瓷碗、小瓷罐。根据层位关系、遗迹形制及出土器物特征等,初步推测建筑基址、古井和方形坑的时代为晚唐五代时期。窑址1处,为馒头窑,时代为北宋晚期至南宋时期。

  长沙在西汉时期先后为吴姓和刘姓长沙王封地所在,伍家岭及其周边地区地处长沙城北,当时多为丘陵地带,在以往考古调查及发掘中,多次发现战国晚期至西汉时期墓葬,本次发掘的该时期大量墓葬,尤其是多座夫妻异穴合葬墓,对于研究当时的丧葬习俗具有重要意义。五代时期,长沙是马楚政权的都城。马氏父子主政湖南时期,在长沙城北大肆扩建行宫园林,《新五代史·楚世家》载:“希范作会春园、嘉宴堂,其费巨万”。此次发现的建筑基址、古井、方形坑等遗迹与文献记载的五代马楚政权城北兴建的会春园等宫苑位置基本一致,时代亦有重合,很可能属于五代马楚政权在长沙城北兴建的宫苑建筑的一部分,为学术界研究五代马楚时期历史及长沙古城的变迁,提供了可靠的考古资料。(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孙明  何佳)

  (文章来源:中国文物信息网)

(责任编辑:洪镁)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