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日本藏曜变天目欣赏

2018-03-01 10:24:35 未知

  曜变天目——是福建建窑宋代所生产的一种黑釉茶盏,因我国不见传世品,实物均藏于日本,大多人见不到实物及清晰的图片,无从研究。

  在日本,曜变一般也称耀变,如静嘉堂藏曜变天目的旧时原内箱盖上墨书“耀变”,根津美术馆藏曜变天目的内、外箱盖上均书有“曜变”。当然也有持不同观点者,认为窑变即为曜变。1363年日本的《佛日庵公物目录》、《尺素往来》有“窑变”记录,《新札往来》、《桂川地藏记》有“容变”记载。曜变:最早出现这一名词的是日本应永年间(1394—1427年)《禅林小歌》一书的记载“胡兹盘以建盏居多,有油滴、曜变……”,日本著名古陶瓷学家小山富士夫教授说:日本最早的“曜变”记录见《能阿相传集》:“曜变(建盏之名)天下稀有之物,釉色如豹皮,建盏中之上上品也”,接着相阿弥的成书于永正八年(1511年)的《君台观左右帐记》记录足利将军与朋友们对其所收藏的唐物进行评鉴:“曜变,建盏之无上神品,乃世上罕见之物,其地黑,有小而薄之星斑,围绕之玉白色晕,美如织锦,万匹之物也”。

  中国出现曜变名词是明万历间(1573 1619年)谢肇淛的《五杂俎》载“传闻初开窑时必用童男女一人,活取其血祭之,故精气所结,疑为怪耳。近来不用人故无复曜变”,叶哲民先生认为“曜变”一词最早出现于《五杂俎》,故认为曾凡先生所说“建窑之中‘曜变’一词却来源于日本”,是“反以国外文献为依据而议论纷纷莫知所云,未免有数典忘祖之憾”。“曜”在我国虽较早出现,如“七曜”(日月与五星之合称)等,但不见用于陶瓷命名。日本文献《能阿相传集》、《君台观左右帐记》的“曜变”记载早于我国。曜变盏目前世界上已知的仅见数例,均藏日本,我国未见,建窑遗址几乎不见碎片,仅见一、二片也并不完全相同。

  福建的新仿或老胎新釉(复窑)曜变天目不时在文物市场得见,新仿曜变对熟悉建盏的藏家来说,较易分辨,而“复窑”曜变建盏对藏家已造成了一定的威胁。目前已见数名建盏玩友上当,鉴于此,现将笔者收集到的日本曜变天目介绍给读者。

  图1,日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曜变天目(稻叶天目),高7.2、口径12.2、足径3.8 3.9厘米,重284克。束口,尖唇微外撇,深腹,圈足矮小浅挖、平切,修刀。施黑釉绀黑,釉不及底足,口沿微失釉,胫底有釉泪。露胎见旋坯纹,“铁胎”黑褐沉着,修坯大胆却端庄。内壁及底密布,似宇宙“七曜”,胜于锦缎。不愧为“天下第一名盏”,1951年被日本政府认定为国宝。有学者将稻叶天目与禾叶天目混为一谈,其实曜变天目也称稻叶天目,是因为静嘉堂藏曜变天目的原收藏者稻叶家世代收藏,而以藏者命名。据1660年《玩货名物记》载:最早持有者也不知何人,后传入德川将军家、稻叶家。1918年以16.7万日元卖出,又传入三菱社长岩崎家,1934年静嘉堂从岩崎小弥太手中购得。而禾叶天目这一名称日本未见,只见“建盏(禾目天目)”,是指“器物的釉面上的窑变产生的细筋条纹”,即我国所称的兔毫纹。

  图2,日本龙光院藏曜变天目,口径12厘米。大口小足为其主要造型特征,束口,深腹,足无釉。露胎深褐色。内壁乍看似“油滴”,细观釉斑会随着光线改变而呈现五颜六色,它虽不及静嘉堂曜变那么耀眼,却有着曜变特有的黑斑点套紫蓝色光环,其美在于含蓄,经久耐看。所以也于1951年被日本政府认定为国宝。以夜空中耀眼的星体和神秘的光芒来形容这种特有纹饰,以“曜”加以强调。“曜”来自中国古代“七曜”中的日月水火土金木,日本的曜变茶碗之“曜”正是出于此。

  图3,日本藤田美术馆藏曜变天目,高6.8、口径12.2—12.3、足径3.8厘米。束口,口沿扣银,腹壁弧斜,口大足小,小圈足平切、浅挖,较规整,修坯自然流畅。器施黑釉,外釉不及底足,见聚流釉现象,证明火候较高。胎骨色呈深沉之黑色,从胎表看胎质较粗,但淘洗、陈腐时间较长。器内曜变斑密布,外壁肥厚的釉面上也见若隐若离的尤如夜空星辰的斑点。内箱盖上金粉书“御茶碗曜变”,外箱盖黑漆书“御茶碗曜变”。1953年被日本政府认定为国宝。以上三件是公认的曜变。

  图4,日本野尻清彦旧藏曜变天目,高7—7.3、口径12.1—12.3、足径3.7厘米。据1979年版《天目》载:传承顺序为“松平肥前守(前田利常)——前田家”。小山富士夫著1974年版《陶瓷大系第38卷·天目》曰:该茶盏为“故大佛次郎氏所藏的曜变在内外布满油滴,内面部分浮现出大小不同的结晶,而其周围稍微隐现出日晕状的光彩……与其他几个油滴曜变一样,可称为准曜变或亚曜变”。该盏亦为束口,深弧腹,口大足小,圈足浅挖。不同于以上的平切足根,而是斜削并修刀。施黑釉肥厚,外底足露铁褐色胎。内为亚曜变斑纹,外似油滴结晶,且带有紫红色窑变光晕。1953年被日本政府认定为重要文化财。

  图5,日本松平直国藏曜变天目(油滴天目),口径12厘米。口沿扣银(银覆轮),造型与建盏深腹束口碗一样,胎体釉色与油滴相似,并未出现亚(准)曜变的“其周围稍微隐现出日晕状的光彩”,实为窑变油滴。也不是部分学者认为的“类鹧鸪斑”,也见部分人士将鹧鸪斑当做油滴(如王志军先生在《收藏》杂志2002年第1期发表的《“建盏”求真》,将建窑二次施乳白釉的鹧鸪斑残片注明为油滴,油滴应为自然窑变出的带有金或银色光芒者,乳白无光何以为“油”,更不像油滴浮于水面)。该盏原被日本政府认定为国宝,1931年重定为仅次于国宝的重要文化财。

  图6,日本根津美术馆藏曜变天目(油滴天目),高6.6、口径11.8—11.9、足径3.9—4厘米,重267克。与上图胎釉及造型相当。银镏涂内箱盖表有小堀远州的金彩书“曜变”,从传来始均被称为曜变天目。釉面油滴散发出特异的光彩,金、银色油滴布满黑色釉面,属油滴中窑变逸品。被日本政府认定为重要美术品。

  图7,日本德川美术馆藏曜变天目(油滴天目),高7.6、口径13.3、足径4.5厘米,这件曜变天目(油滴天目)是唯一一件建窑以外北方窑场生产的被定名为“曜变天目”的定窑或磁州窑系的油滴天目。该器与建盏的造型胎釉均不同,直口微敞,扣银,圆腹,圈足深挖,见旋坯痕,足墙微外撇,足根平切,胫底与足间亦成约90度平肩,修坯随意。施黑釉,外不及底足,露胎白色细密。釉层较薄,无流釉,银色油滴不圆,成点状,密布整器釉面。内包装箱盖表有金粉书“曜变天目界油屋净礻右所持”,外箱盖表金粉书“名物曜变天目界油屋净礻右所持”。该器被《玩货名物记》、《骏府御分物帐》、《古今名物类聚》等收录。大名物。

  图8,厦门恒升2005年春季艺术拍卖会的所谓“海外回流”曜变天目。像这类老胎新釉的“曜变天目”,笔者已在古玩市场和朋友处见过多件。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房卫)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