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艺术地过上现代生活?
2018-03-07 14:40:12 未知
近日,T20+嘉善艺术峰会“膺·未来”2018全国重点美术院校学术论坛在浙江嘉善新西塘越里召开。作为上海西南的新兴城市,嘉善以高铁便利的交通网络融入其半小时生活圈。此次论坛的设置与嘉善的文化区位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论坛将围绕着“艺术与现代生活”的话题展开,邀请来自学院、美术馆、媒体、学术批评领域的10位重要嘉宾参与讨论。“现代生活”到底是什么?艺术扮演着怎样的角色?美术馆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膺·未来”给出他们的答案。
中国艺术研究院 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王端廷
尽管自古以来艺术、生活密切相关。但是,在古代,在一个等级社会,艺术也是有等级的。艺术不仅分等级,还分雅俗。高级艺术属于上层社会,下层的民众只配享受普通的,甚至民间艺术。在人类进入现代社会,艺术追求平等。那么平等是艺术现代生活一个重要话题。那么,这次论坛,我们还设计了三个分话题,分别是:艺术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艺术的生活化与生活的艺术化、人工智能与艺术的未来。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马钦忠
我说艺术改变现代生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方式的改变会对艺术的需求越来越高。我们经常说上海这个城市,在世博会期间,上海举办2万人小提琴演奏会,你说中国有几个城市能做得到?这两万演奏者都不是为了当音乐家,这是他的生活品质,有了这样生活追求的、生活素质的市民,我们知道他的生活水准,他对未来,对科技等等方面的探索,他所奠定的基础就完全不一样。
第二个问题。大家一想到艺术就是要花钱,我花钱,收益怎么样?我给政府领导讲我的想法,他们经常说,我们希望既好又快又省钱的思路,我说没有。艺术就是要花钱的。想赚钱的艺术一定不是高级艺术。我觉得艺术与生活、艺术跟经济,是形而上、形而下的关系。比如说在人类文明史上,文艺复兴期间的佛罗伦萨、古典时期的法国巴黎、工业时代的伦敦和后20世纪的纽约,作为世界中心的每一个发达城市一定是艺术和经济同步的,我们可以看到这两者的关系是紧密相关的。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王春辰
在今天,艺术所带来巨大的变化不仅仅是对世界经验的改变,更是对我们内在心理的重新塑造。我们能不能通过各种表现形式来理解世界?如果今天现代的人能够理解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甚至相互之间的矛盾性,那么这个人是完善的人,完整的人,我们说完整和完善不意味着只采取一种模式就是唯一性,现在人有包容性,越具有包容性越跟现代社会节奏越吻合,越能够适应现代社会高节奏的挑战。我们仔细判断,你刚才列举世界上所有这些高度现代化与文明的城市,伦敦,巴黎,华盛顿,纽约都是以美术馆,博物馆为象征。所以这个意义上他们展示的丰富艺术不仅仅是一个馆。
在艺术和生活的关系上我们需要打开这扇门,我们需要让社会更加的理解,不要一说艺术就是画得漂亮,这是艺术的一种,我们需要艺术开放性和多样性,而且要强调它的矛盾性。越能理解今天的艺术,越能理解艺术带给我们心理上的改变,我对这个社会越喜欢和能够适应它,也就越能体现一个现代社会的转型。艺术对社会的现代化是有贡献的,我们要承认这一点。过去我们不这样看,我们只说它是艺术,在世界范围内,美国特别强调艺术的创造性,把大量艺术引入到教育当中,从小学到大学都有。而我们这个体系不完整不完善,就是把艺术孤立于社会,孤立于社会作用。既然已经孤立出来,所以在这样场合我们愿意倡导这样的价值,愿意重新思考。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李晓峰
我们看到南北交融,古今交融,东西交融,中外交融、艺术与非艺术交融,其实已经在在剧烈的进行着,全面的生成着。这种交融让今天的艺术有更大的想象空间。这种想象空间在80年代是书写的自我,是一种反省,到90年代快速而剧烈的变化,是狂飙突进的膨胀式的发展,到今天,我们从人性、物性,走到另外一性:就是关于神性问题。在未来,我们的物性与人性交汇所产生第三性,现代性,科技型,还是未来性,可能跟神性有关。
我特别想强调的是什么呢?就是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当中,现场在哪里?我们前一段刚刚讨论过这个问题,难道仅仅是在北上广,还是在北上广深再加上杭州?北上广深杭还是义乌、温州或者是旁边的乌镇和现在的西塘,我觉得当代生活与艺术真正相遇的时候,哪里就是现场。
《黄河》杂志社长、著名艺术批评家 刘淳
我觉得“艺术生活化”和“生活艺术化”,完全不同于我们早期的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样的简单的概念。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在中国充满了意识形态色彩。在对艺术生活化和生活艺术化的时候我首先想到就杜尚,他一生的实践和探索就是将艺术事情变成人生的事情,变成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事情,在整个艺术史中还没有哪一个艺术家能够像杜尚一样,把对生命的思考变成艺术唯一的主题,并且为这个主题找到独特表达方式,也就是说彻底放弃了所谓的感性美,就是让它成为服务思想的工具。今天,我们处在喧嚣纷扰,物欲横流的时代当中,我们必须对自己思想挖掘出个隧道,尽可能达到将艺术与生活打成一片的境界,美丑区别,高于价值取向被打破,一旦艺术生活化和生活艺术化我们看到真正的品质。它超越了一切,一旦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将事物两级融为一体,让我们看到艺术的大美,不在视觉和形式上,而是精神上和谐,而是让生命感受饱满和鲜活。
四川美术学院教授 王林
艺术和生活是互相建立的,艺术在今天是反省生活的一种方式,同时又是进入生活的一种方式,而且是不预设地进入生活的方式。所谓不预设,就有一个平等的概念,没有谁高谁低。底层并不见得比精英低。为什么?因为今天的资讯非常同步,由于网络的发达,由于资讯的共识,不是说精英占有知识先进性。所以我们一个平常的学生,一个年轻人,他可能掌握了某些资讯,他已经超过了我们所谓的精英。也就是说,在今天,知识不再是一个有先进与落后的概念。
我觉得学院有一个使命,就是要在这个教育系统和它的创造系统里面保持中国当代艺术的民间性、野生性。我们要有这样一个异己的力量保护这部分文化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觉得今天的当代艺术是两股力量构成的,一股就是民间的,野生的,随处不在的,而且和这个社会相互介入,不预设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建构的这样一个过程。同时,学院和当代艺术之间又存在着既有的矛盾,二者共同推动和建设性的作用。我想中国当代艺术,其实是来自于这两股力量的博弈和合作,在不断协调过程中的一种结果。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彭锋
前现代在哪里?今天生活的艺术化变成了怎么把自己生活弄得精致,更漂亮,有诗情画意。这个在传统文化里面是有的,我们今天仍然保留下来。我们说的文人,就保持着这样一个生活方式,有点像人生的艺术化。那么,到了现代社会,生活跟艺术是强调他们自己没有关系。就是艺术和生活最好离得越远越好。我认为是艺术自恋了。旧艺术跟生活保持距离。这就看到艺术对生活,无论是正面的,负面的,发生关系的时候,总不是那么直接的。因为太直接觉得艺术不强,总而言之,总得维持一下自己的身份。后现代出现了又不同,这个不同就是人生艺术化不再是精英文化,比如说我不去追求世界观,而是不断让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和更加有新意。通过一个特别的方式,比如通过讲故事来实现。因为到后现代,我们通过讲故事来改变这个事情,这个世界可以柔软的,可以是虚拟的,甚至可以变成一个图象或者到第三个课题话题也有关的,虚拟现实,现实虚拟。就是每个人像写小说里面的主人公这样来写自己的人生。所以一个人可以活好几辈子。其实中国已经出现这样的情况,我可以先在网络上一次,当网络上变成一个人之后我说就是我,我虚拟的成功,然后我可以现实成功。
湖北美术馆馆长 冀少峰
居住条件的改变让城市人们生活更美好,美术馆也让城市人民生活更美好。因为我们喜欢讲一个城市有了美术馆可以改变一个城市。比如西班牙有一个毕尔巴鄂,美国有MOMA,上海是上海美术馆,现在成了中华艺术宫。
我想我们对于今天的公众艺术欣赏水平还不能低估。而且要满足公众对艺术审美不均衡的发展。我觉得嘉善新西堂越里是恰恰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结构转型一个缩影。这个缩影就是以一个再造的景观来制造一个艺术的事件,我觉得这个举措是值得认同的。为什么这样讲?因为我们在策划展览的时候,就是前几年做了一个有名的艺术家,他充满了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展览。原以为这种作品观众都看不懂,我看了留言本,一个观众写了一个发人深省的话,他说:这不是个有风格的画家,但是是一个听话的画家。我觉得我们的观众审美水平非常高。后来做了一个书法展览,也以为观众会喜欢,又看留言:观众说这种字都搬到美术馆。后来策划一个上海艺术家丁乙的展览,抽象绘画,以为公众看不了,然后公众留言一片赞美,就是这个艺术家带给我们美,是抽象之美,结构之美等等。你怎么想象我们今天观众对抽象艺术家的欣赏。
从这个现象反推我们看到的新西塘越里,我们今天的经济需求什么样的住房?在中国社会急速转型的过程中,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人们的审美也发生了变化。传统文化在今天如何就像我们前面上面讲的创新跟发展,创造性转化,这是我们非常习惯于引用的话。我们看到就算再造也好,我们从这个里面读出来中国的社会几千年传统文明发展到今天,一定要和今天社会发展相适应,和当代文明相协调。这样才能在未来社会发展当中占有一个制高点,这就是知识生产。无论是楼盘也好、美术馆也好,都面临知识审查和知识更新。那么我们也可以讲,就是一座城市因为有一个像样美术馆而变得非常幸福。因为有艺术,艺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艺术让我们生活更光亮。
《美术》杂志副主编 盛葳
现当代艺术有一个趋势就是走向公众,走向大众,走向社会。在我们讨论艺术和生活的时候,艺术的趋势非常的重要,而且我想正是因为这种趋势的出现,它的发展才使得我们今天可能来讨论这样一个题目。另外一个角度就是技术的角度,我想在艺术的发展过程当中,尤其是现当代艺术走向公众,走向生活的过程当中,技术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这个问题对我们今天非常有有启发,我们今天说技术创新其实由中国引领,尤其是AI在中国可能比任何国家都要活跃,所以这才变成一个问题。另外又因为技术对艺术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艺术圈这两年非常热衷讨论这个技术问题。
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为什么出现地景艺术,支持它的条件是什么。当时有一个艺术家,策划了一个电视节目,这个电视节目就是电视画廊,邀请艺术家在室外做作品。确实是在荒野做这个东西,但是做的这些东西必须通过电视信号的传输给千家万户,让他们了解艺术。所以在他反对博物馆制度和走向公众过程当中,并不是说到外面做了就完了,其实最终目的要通过电视传输信号传递千家万户,所以它的技术支撑是60年代电视传输网络。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使的大地艺术出现并且成为可能。今天我们讨论更多是互联网,但是我们讨论这些技术并不是实验室里高科技,如果是实验室里高科技其实不能应用到艺术上,艺术当中讨论高科技已经是社会化,产业化的技术才能对艺术产生根本性作用。如果仅仅仅仅是在实验室里面跟艺术就没有什么关系了。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 冯原
我想讨论人的来源的话,最好的一个解释方向就是达尔文的演化论,关于我们从哪里来我觉得是我所知道的最有魅力的解释。从演化论角度来看,人之所以成为人,其实是十多次生物演变的。今天生物学已经走到了一个新的综合的高度,已经囊括和结合分子生物学、化学和考古学等很多学科,所以今天解释能力非常强大。但是,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我们拥有一个创造智慧的大脑。但是这个大脑属于人,这并不是必然的。很可能生物发展很多阶段里面,某种意义上,一个蚂蚁或者苍蝇会成为人,如果蚂蚁和苍蝇成为人的话就意味这拥有人这样的智慧,不是人自身的特征,而是因为我们拥有一个能够构造创造力的,智能的载体才是人的根本本质。
人类发展到现在的程度,开始创造人工智能的阶段了。创造人工智能的开端最早来源于20世纪,第一个综合的是生物学,从19世纪达尔文的时代,到20世纪生物学的出现,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蔚为大观,特别是到了1952年,出现了分子生物学。第二个是认知科学,就是发明了计算机,我们看到计算机用的二进制算法可以模拟人的智能的算法。
我们是碳机酸生命,是DNA生命,碳水化合物。人工智能则是硅晶生命,晶片生命。如果超越了我们碳机生命,比我们聪明得多,为什么要长得像人样。这就是问题所在。如果是恐龙能够有很大智能,按照恐龙审美标准,人就是丑陋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真正人工智能出现,我其实认为很大问题是人的生物演化的过程被终止。如果说人的长相不重要了,就问在座帅哥美女,高富帅、白富美有意义吗?这个就是未来人工智能我们不能预言可能的挑战。
鲁迅美术学院院长 李象群
教育,其实是一个理念的问题。在鲁迅美术学院,过去我们总谈鲁艺精神,什么是鲁艺精神,这个怎么推动?我们思考,是在那个时代看吗?其实不是。鲁艺精神也有它当地下的意义。我说鲁艺精神,第一靠着我们思想的高度,站在时代的高度上思考未来,首先是要有头脑。第二,做时代文化先导,靠什么来推动,要有动作。第三,是为谁服务,也就是为社会大众服务。那么,其实,过了几年,我们最终还是为社会,还是为人民服务。这是根本。头脑,行为和目的,这几点我们做到了,那就是我们从事艺术教育的目的。
怎么深入地从事教育?不是围在小圈子里做教育,没有拓展到社会当中不行。有一次学术大会上我说,尤其是针对设计门类,它是应用型的,我们就应该把它推向社会当中。我们要看一看我们的设计,你只是停留在图表面上还是能够应用在社会当中。如何呈现你的价值,你要把你完成的结果给我看,没有完成时,永远停留在表面就永远没有价值。还有,在文创领域,我们又作了些什么?做教育就不得不考虑就业。当考虑就业的问题,大多数学生想到我们如何生存,我们该怎么办。不少的学生,相当一大批还是选择我们是不是再考研究生,回避社会的问题。他们不敢进入社会,进入社会面临生活的问题,面临如何生存的问题。研究生是最好的回避方式,那么下一步很重要的,就是如何把文创做好,也就是在我们的教学中关注原创,让我们学生有一份自信。毕业的时候能够自己经营自己。
华夏幸福产业新城集团商业事业部总经理 吴艳芬
我们为什么选择“膺·未来”作为主题,因为我们希望人民幸福,希望提高孩子在艺术上的认知。我觉得这是我们看到了在国家层面推动之后,无论是在道德品质方面,还是精神性培养方面,我们都加强了独立思考。“膺·未来”也是在赢未来,我们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够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真正推动一个美好的未来。
“膺”是很尖锐的,是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而它也是有穿透力的,是有爆发性的。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带动这个区域,带动更多人发声。这次大家到嘉善来,看到到这里已经发生了变化,也就意识到这份责任。我们看到已经有人愿意去推动它,愿意让这个事情发生改变,也是我们达到的一个目的。我们用这种方式把嘉善变成一个中国各种艺术的发生地,也由此希望将这个模式复制到其他的城市当中去。所以我想是这个城市的地理位置优势和它原生的文化积淀,共同促成了这样的机缘。
(责任编辑:刘倩)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