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无锡竹刻世家第五代传人作品首次展出,留青竹刻迎来“她”时代

2018-03-09 10:39:23 未知

  

  昨天是三八妇女节,也是无锡竹刻世家“双契轩”第五代传人、16岁的郑雪菲(筠然)首次参加正式展览。她的竹刻作品在女职工才艺作品展示中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无锡留青竹刻省级非遗传承人乔瑜在朋友圈分享了女儿筠然的作品,点赞、评论者众多。对于女儿未来的路,母女俩早已心照不宣。

  母亲教会女儿拿起刻刀

  郑雪菲目前就读于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的是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菲菲性格内向,坐得住,从小就喜欢动手动脑。生活在竹刻世家的她,跟妈妈乔瑜有着相似的生活模式:从小看家人伏案刻竹子。耳濡目染下,她也对刻刻画画感兴趣。菲菲的外公乔锦洪是无锡留青竹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妈妈是省级传承人,她有着学习竹刻的天然优势,但竹刻不比其他手工艺,因为需要拿刀、动刀,对体力有要求,加之安全考虑,并不适合太小的孩子学。菲菲上小学开始练毛笔字,书画是竹刻的基本功。乔瑜真正教女儿拿起刻刀是女儿读初二的时候。“我也是18岁才拿的刻刀,比她还晚。”乔瑜说。

  乔瑜严格按照父亲跟她多年授徒确立的“五步教学法”(即分为“书法”“传统纹样”“花鸟”“人物”“山水”五个阶段)来培养女儿。去年3月,乔锦洪、乔瑜、郑雪菲做客央视综合频道大型文化类节目《我有传家宝》,看到菲菲刻的竹子,主持人水均益连声夸赞无锡竹刻世家第五代已如此出色。从北京回来后,郑雪菲更坚定了传承竹刻这条路。她说,她要履行对外公的承诺——做一个既有高文化素质,又有高技艺水平的竹刻传人。

  女性手工从业者在增多

  无锡“双契轩”竹刻世家至今走过了一百多年,在“双契轩”的五代竹刻人中,有4位是女性,3位男性。此外,由无锡市文广新局组织开设的最近一期留青竹刻技艺传习班仅有的两名学员都是女性。当初在对外招募学员时,乔锦洪也曾表示过自己的担忧,因为学竹刻不是几年就能速成的,而要以此养家糊口就更难了,因此,“有钱又有闲”的女性比较适合专心学艺。乔瑜表示,随着时代发展,手工艺行业中,女性的从业者会越来越多,一则因为女性偏于安静的性格适合从事手工艺,女性朋友也天生喜欢手工;二是女性的社会压力通常要小于男性,这也是学手艺的“太太族”人数在增多的原因。

  身为无锡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和行业中人,乔瑜分析,其实不光是竹刻,很多门类的手工技艺,在艺术表现上带有性别差异。女性的作品往往更加细腻,手法更趋圆润,因为女性更关注细节,力量稍逊。她进一步表示,因为性别使然,男性在体力和空间想象力上会优于女性,出于男性之手的手工艺品也更显力道与浑厚。就拿竹刻来说,她就很难做出圆雕以及三维立体的作品,她父亲就可以。

  无锡竹刻群体女性居多

  2008年,乔锦洪和乔瑜自发组建了公益性的民间非遗传授组织“竹友雅集”,十年来,成员进进出出,雅集至今活跃着近60人,女性几乎占到一半。“竹友雅集”虽为松散型、自愿性的民间组织,但大家一起采竹、定期交流、网上求教,活动开展有序,公务员、教师、医生、公司职员……来自各行各业的姐妹们在竹刻中找到了乐趣。近年来,乔瑜还开设了更加正规的成人竹刻班,报名火热,女性学员占到三分之二。她们常跟乔瑜交心,大家亦师亦友,像姐妹般相处。乔瑜很清楚,她们来学竹刻,纯粹是出于喜爱,而非将其作为谋生职业。通过学竹刻,她们的生活更加充实而丰富,个人的艺术素养也在提升。

  位于中山路红豆万花城5楼的“无锡市梁溪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是梁溪区文体局与红豆万花城共同合作打造的一处传统文化展示空间,为非遗传承人展演、传习搭台,为传承人与大众之间搭桥。国家级非遗项目无锡留青竹刻也在其中,每月都有活动。无锡留青竹刻除了家族传承由乔瑜、郑雪菲她们母女“接班”外,乔瑜也希望通过这一窗口,吸引更多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女性朋友加入社会传承的队伍。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谭娟)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