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图集】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首露真容!30张精选实景图能否满足你对它的想象?

2018-03-20 21:58:55 邹萍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新馆室外实景图(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供图 摄影师:钱云峰 )

  近期,若从空中俯视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杭州西湖区转塘镇),会在东南角发现一个红色的“三角尺”,在一片烟雨江南的灰白世界里,独留鲜活又隆重的印记。

  它便是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新馆(以下简称设计博物馆),将于2018年4月8日-中国美术学院90周年校庆日正式开馆。此馆设计师为葡萄牙籍建筑家阿尔瓦罗·西扎(Álvaro Siza)(199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被视为“建筑师中的建筑师”)。建筑的外观由红色阿格拉砂岩砖覆盖,构成三角形空间,辅以米白色大理石,是西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和美学典型体现。

  毗邻地铁6号线象山站出口的设计博物馆总建筑面积为1.68万平方米,其中占地面积6300平方米,库房面积4500平方米,公共教育空间3000平方米,研究空间约1200平方米。配套设施等约2000平方米,博物馆功能齐全,除展厅外,还拥有文献中心、驻馆设计师工作室、儿童工坊、多功能厅、报告厅、设计品商店、书店、咖啡馆/西餐厅和屋顶花园等。

  1933年出生的西扎今年85岁了,可能,他会亲临开馆现场。而除了建筑,馆内所有家具也都由西扎设计,所以无论看展、参加活动,还是喝咖啡、晒太阳,都可能与西扎设计的家具产生联系,使人感到无比美妙,堪称西扎建筑美学的视觉盛宴。

  开馆在即,先来看建筑本身吧。雅昌艺术网通过实地探访获得30张精选实景图,虽仅一粟,却已够美好。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新馆室内实景图(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供图 摄影师:钱云峰 )

  亲探感受:空间与个体的理性相遇,这是一场与西扎的游戏。

  因为是以印度红色阿格拉砂岩砖为外立面,设计博物馆整体宛若一座现代雕塑,矗立于蓝天之下。精心设置的窗、门、廊成为恰到好处的虚体,为配合原本三角形建筑用地而选择的折尺形状,加上建筑比例和尺度的变化及光线的渲染,使它极具雕塑感和静谧感。

  因此,从某种意义而言,它是建筑亦是雕塑。准确地说,它共3.5层,其中的0.5层指的是一夹层——被巧妙构筑成连接上下与内外的折叠通道——与其他空间一起,巧妙地隐入整体空间。西扎以富于创造力的变形方法和对建筑各元素娴熟的运用把控,对三角形平面和建筑形式进行了一系列几何性调整。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新馆室外实景图

  同时,这个空间对自然足够尊重,设计师不仅预留了大面积绿地,还对基地原有的几棵大树做出退让:平面布局与树林边界的凹凸相吻合,主入口的廊道斜放在两颗老树之间,这种互让关系让“树”成为空间重要组成部分。“新因素的加入通常会与现有状况产生尖锐对立和剧烈碰撞……我们努力使‘新’与‘旧’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它们和谐地共处。”西扎曾如此描述。新建筑归属或融入该地区的传统,是他一直秉持的理念。

  据悉,相对以往作品的张扬,这次西扎希望“低调”:“其实,我们本来非常希望他设计一座白色的建筑,跟灰色为主的其他教学建筑形成鲜明对比。”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博物馆群馆长杭间曾如此说,“当我们问他,为什么不设计成白色的,西扎回答,你们希望过去的西扎设计,还是现在的西扎设计呢?这个红色,就是现在西扎的想法,他认为是最好的。”

  但实际上,在蓝天白云灰墙绿柳的环绕中,这栋红色的建筑一点也不低调,虽收敛不张扬,可那股浑厚深重的气质总是抑制不住地喷涌而出。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新馆室外实景图

  从廊道迈入室内,低层高带来的庄重感一霎静心,大面积落地窗提供极佳视野,二者合体暗示着作为进入和过渡的双重特性。步行几米,便是豁然开朗的大厅,复杂的直线与圆弧在多个方向穿插与交错,空旷的趣味展露带来的心理落差颇为刺激。

  向下,是咖啡厅所在区域。据悉,这里的MOSEE CAFÉ 墨素咖啡的咖啡豆全部采用意大利进口illy 100% 上选Arabica 咖啡豆,咖啡机选用La Marzocco linea ,磨豆机选用Nuova 黑鹰,十分值得期待。一面墙的大落地玻璃使空间通透明亮,它连接着一块三角形天井,带有古典氛围的草地庭院静谧灵动,相对展厅的严肃,这里更为开放和轻松。

  往上,则是若干不同规格与范式的展厅及幼儿青少年活动区,动态感强,借助不同高度的空间转换,设计师不断传递对空间的深厚情感。

  徜徉其间,会被建筑内部那强烈的整体性折服。整个建筑的内部空间非常干净,几乎所有照明通风等设备都被藏入吊顶,绝大部分采用间接照明,局部人工光源被巧妙隐藏。因此,使观者总想从空中俯瞰,一是借此理清建筑与场地的脉络关系,二是可与建筑师较劲,试图理解“简单的丰富”。

  这是一场建筑与域场的对话,也是一个始终处于生长和变化态势中的play。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新馆室外实景图 

  环顾四周,忽然发现这是一个泛光的世界,而不经意间窥见的借景更是大大增添了闲逛的趣味。

  这个空间的内部,“光”很少直接介入,多经过微妙反射才柔和倾泻,角度看似无规律可寻,且随着时间流逝和空气呼吸随时变化,这种“内”和“外”的模糊关系充满了无限可能。

  作为一种特殊的虚质材料,“光”以自身的无形赋予建筑有形可感知的艺术效果。在西扎的建筑里,大面积天光的出现往往预示着最高潮,正如本建筑中三楼的两大展厅:大面积天光被作为空间构件拉进室内,发挥照亮功能的同时,在相邻空间中建立起的联系和明亮轻质感形成了视觉上的强烈对比,众多模糊而柔和的光晕会随着时间的更替而变换,“四季”也因此能在室内得到反映。

  而有些空间,成角度光带地嵌入巧妙模糊了边界,“看”与“被看”,光线与视线相互流动渗透,趣味满溢。

  再仔细观察,会发现西扎借景功力非凡,如处处可见“恰到好处”的窗:除满足自然光线和通风外,大小、方向及人与窗外自然人文景观的关系都是西扎反复推敲的内容。借此,观者在浏览过程中多会自觉延续空间漫游。甚至有时,由于深度而自然获得的墙体与光的关系接近某种魔术表演:观众可以看到光线的射入,但在透视视野中无法看到真实的“窗”,光源的隐匿使空间具有了某种神秘感,各种“门”的加入,使建筑内空间的相互关系变得更复杂。

  此馆可谓非常具有西扎式的现代主义建筑美学:具有几何构造的结构、流线特别的通道、庄重沉稳的静谧、延伸的体验路径、空中自由徜徉的光等西扎独特的空间技巧和建筑语言一个也不少,但亲身感受后则会发现它的与众不同:因地制宜的外观、低调收敛的气质、十分在地的功能设置等,充分显示了西扎对当地环境、功能、场地、历史与未来关联的尊重。

  这是一个超越时间与潮流的建筑。

  在这里,时间流逝得很快,因为处处皆景,时时变新。这种因地制宜的原则使西扎的建筑千姿百态,具有丰富缘由的形态和令人琢磨不透的角角落落始终让人无比着迷。正如著名建筑评论家威廉·柯梯斯(William Curtis)所说:“西扎最好的建筑其实不是真正的建筑,它们是嵌入当地文脉中的光与空间的容器。”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里,中国籍建筑师王澍设计的水岸山居+日本籍建筑师隈研吾设计的民艺博物馆+葡萄牙籍建筑师西扎设计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形成一股三足鼎立之势。正如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所言,在一个校园里,完成了东西方一流建筑师的“对话”。

  留恋不已,唯有铭记。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新馆实景图

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新馆顶层遥望对面山上的民艺博物馆

 

一键关注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官方微信号: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责任编辑:邹萍)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22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22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