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江上越伦敦个展“对话400年”开幕

2018-03-21 10:52:47 未知

  2018年2月23日,艺术家江上越个展“对话400年”在伦敦开幕。此次展览由独立策展人、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教师Antonia Huber和Julia von Meiss联合策划,日本美术评论家千叶成夫和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千叶市艺术文化新人奖评委主席近藤成一担任学术主持。下面为千叶成夫、近藤成一对艺术家江上越作品的解读。

展览海报

艺术家江上越本人在作品前

  江上越的“误听游戏”――一种感觉和另一种感觉

  千叶成夫   美术评论家

  江上越尝试的“语音”作品,准确地讲不是“误解”而是“误听”的问题。当然“误听”会导致“误解”,日常习惯或者是语义的扩展,说成是“误解”也没什么关系。但如果这样就感觉有些走味了。说到“误解”,例如像Albert Camus的著名戏剧作品《误解(Le Malentendu)》往往感觉很深刻。而日常生活中,用同音异义词调侃,还能给会话增添不少精彩。例如日语中“误解”的发音,也可以听成是“五阶”、“碁会”、“ゴカイ”、“五戒”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江上越本人用了“mis-hearing”,而不是“mis-understanding”也不是“mis-apprehension”。就是说,她是把感觉(这里是听觉)层面的错位作为创作的切入点。人通常说“五感”,除此以外应该还有两种,一个是比“触感”范围更广的“身体感觉”,一个是广义的通过想像产生的所谓“想象感觉”(包含预感、妄想等等)。理所当然,这里的“感觉”并不是指到达大脑的生理刺激,而是大脑综合判断的行为,实际上是指形成的“认识”。

  还有,即使人只使用听觉,其实,其他的感觉也不是在睡大觉。例如闭着眼睛听音乐的时候,听觉(除了视觉)和其他所有的感觉一起在共感。画画的时候也是,视觉和其他所有的感觉一起都在起作用。人的“感觉”或多或少是综合性的产物。好像人的大脑天生就是这样的。而且,不要忘记江上越首先是一个画家,或者说也是一个画家。

  可以说江上越“语言游戏”的尝试至少和视觉是连动的。她的几乎所有的“误听游戏”作品,或者说常常是充满了想象,伴随这种装置的展示是有理由的。她好像是在强调通过听觉产生“误听”,但又不尽然。因为产生(错误=误动作)一个感觉会波及人的所有感觉。

  江上越创作“误听游戏”作品的契机是来自她在北京留学时的个人体验。尽管日本和中国同是使用汉字,但到了21世纪的现在,同一个汉字同一个单词,如果单从发音来判断,就很难知道双方的本义了,这里产生的误解和龃龉触发了她的创作灵感。如果仅仅是这样,也只是语意上的误解和龃龉问题罢了。汉字是象形文字,对一个一个的汉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产生了多种不同的读音。传出中国本土改变了读音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这里产生的“误解”问题,今后也解决不了吧,还会继续酝酿出各种悲喜剧。同时,谋求解决和缓和的努力也会继续下去吧。但是,世界语也好英语也好都不可能征服世界,也不需要这样的世界。土地、水、风土、空气的差异必然导致人的差异、语言的差异。这是有理由的,必然的,自然的,多样性好。

  作为美术家的江上越,马上意识到这一点,从“语言的误解和龃龉”的课题把问题放大,向着更根本的方向延展她的探索。

  其中一个方向,就是国家和地域的差异,也就是浮现出来的文明・文化的差异。也可以说她是在主动地认识“误听”所产生的多样性。既然“误听”不可避免,她就试图如何捕捉其中更多的正面能量。

  随便提一句,她的绘画作品“人颜”系列,就是尝试将这种想法放进视觉艺术中去。人的脸不断地产生细微的变化,这就是所谓的“表情”。出入海关时,海关人员要用自己的眼睛核对护照上的照片和眼前的本人,因为即使是完全如实地记录对象的相机,也很难捕捉尽表情的细微变化。照片只能抓住一个瞬间,而绘画却能表现出表情的多样性。江上越的绘画好像是夸张了对象的特征和表情,其实不然,她是把一张画面捕捉不尽的表情综合地画进去。对应于“误听”她是把“误视”作为褶裥编织入内,刻画进作品。所以,从本质上讲她是用了与“误听游戏”同样的方法,但表现的却是绘画作品。

  还有一个我认为有可能的方向,就是尝试把“听觉”和“视觉”绑在一起(或连动、或并置、或背道而驰)表现同样的主题。也许是梦想,我仍然期待着。

江上越作品《Dialogue beyond 400 years》作品现场-1

江上越作品《Dialogue beyond 400 years》作品现场-2

  海是屏障亦是通道

  近藤成一   历史学家、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千叶市艺术文化新人奖评委主席

  欧亚大陆的中部,汽车和列车都是走右侧。被大海遥遥相隔的东方日本和西方英国却是左侧通行,因为日本的近代交通体系是效仿英国的。英国的交通体系与欧洲大陆不同,是因为大海的隔离,而英国的交通体系传到日本却又是大海的沟通。

  1600年,英国人威廉亚当斯(William Adams, 1564-1620)作为航海士,上了荷兰的商船De Liefde号,漂流到日本,他应该是第一个来到日本的英国人。他得到了统治日本260余年的德川家的重用,后半生在日本度过,参与了在日本开设英国商馆,后来死在日本。

  1980年,美国NBC以威廉亚当斯为原型拍摄了电视剧"Shōgun",剧中的主人翁最初不懂日语,觉得日本的事情远远超出他的理解。后来渐渐习惯语言,才理解日本。这个电视剧也是通过这个过程让不懂日语的视听者体验当时的情景。

  江上越的作品中,背景通过投射海的映像,探索人类交流的可能性。作品中的海是江上的故乡千叶的海。最近,江上获得了千叶市艺术文化新人奖,授奖仪式上千叶市长赞叹江上的作品着眼于千叶的海域,并强调千叶的东南西三方都是被大海环绕。事实上,这个地域与其他地域的交流,海上交通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江上的创作主题中“误认”是一个重要部分。交流的最初,误认是无法避免的。或者说,认识“误认”也许是达到正确认识的唯一途径。江上提示的“误认”应该说是这种意义上的误认吧。但也许,是我误认了江上的创作意图。尽管如此,我还是想基于这个认识来鉴赏江上的作品。

江上越作品《Dialogue beyond 400 years》作品现场-3

江上越作品《Dialogue beyond 400 years》作品局部

江上越作品《Dialogue beyond 400 years》作品局部-2

江上越作品《Dialogue beyond 400 years》作品现场-3

  1587年,英军缴获了下加利福尼亚州的西班牙大帆船,并将两名正在船上的日本人加入到他的船上。这两个人成为第一次访问英国的日本人。如果,这个故事是日本和英国交流的开始,

  是不是可以说从一开始交流就伴随着偶然和误会。1600年,英国的威廉·亚当斯(William Adams,1564年-1620年),作为荷兰商船De Liefde号的航海士,因为船漂流到日本海岸,他成为了登陆日本的第一个英国人。被德川幕府重用,后半生他在日本度过,参加了开设在日英国商馆。

  日本和英国之间的交流从开始到现在大约400余年。经过四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回首过去,克服了许多艰辛,得到了发展。其中,有许多结果和初愿不同的事实,有偶然和误会,也有交流障碍中的误听误解。固有观念中误听误解往往是负面的,其实有的时侯也是导致进化的正面能量。这也是我创作的着眼点。

  日本从英国进口了军舰,蒸汽机,交通设施等,现在也出口高性能电子产品,汽车,高科技等。在西方艺术影响日本的同时,浮世绘和流行的日本可爱文化在英国也很受欢迎。从枪炮外交开始,走向经济文化交流。这些转机和错位的结果意味深长。

  我的作品以误听游戏为切入口,验证交流的障碍和可能性。以日英两国交流的史料和大海的映像为背景,在轻松诙谐的气氛中体验航海时代的风云变幻和阴差阳错。提示时代变迁背后人类交流的另一个侧面。“误听”感觉上是很偶然很个人的,但会不会是一种人类的遗产基因呢?我这次的作品是试图将“误听”扩大延展,扩大到国家和地域的交流,延展到民族和文化的碰撞。

江上越作品《Dialogue beyond 400 years》作品现场-4

江上越作品《Dialogue beyond 400 years》作品局部-3

江上越作品《Dialogue beyond 400 years》作品现场--5

江上越作品《Dialogue beyond 400 years》作品现场-6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杨晓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1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