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越窑刻花四方瓶
2018-03-21 22:03:48 陈苹
古瓷都上林湖滨湖地区,在晚唐以前为余姚县辖区,晚唐时代划归慈溪县,五代时又划归余姚;而余姚县古代是隶属越州管辖的,故名。越窑为唐代六大青瓷产地之一。迄今发现的越窑窑址有700多处,分布在今浙江东部的宁波、绍兴地区。主要集中在甬江流域的慈溪、余姚、鄞县、奉化,浦阳江流域的诸暨,曹娥江流域的上虞、绍兴一带。以鳌唇山东晋遗址最早,唐、五代到宋初时期的窑址尤多。其中仅上虞和慈溪两地就有600多处窑址。慈溪上林湖是唐宋时期越窑的中心区域,沿湖有125处窑址,唐宋窑址就有100多处。
唐代的越窑青瓷已很精美,当时诗人颜况称“越泥似玉之瓯”,许浑赞“越瓯秋水澄”,陆龟蒙的“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更是千古名句。五代吴越时越窑已“臣庶不得用”,成为吴越王钱氏御用及贡品。进贡瓷器动辄万件。入宋以后,瓷贡数量一次就多达十四万件。唐时越窑与邢窑齐名,素有“南青北白”之誉,其产品在唐代晚期开始大量外销,在亚非许多国家都发现越窑青瓷。越窑为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和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并直接影响了周围国家和地区的窑业发展。越窑在中国早期制瓷业发展中占据着独一无二的重要地位,对许多窑场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越窑是母亲瓷,是后来各种青瓷的鼻祖。茶圣陆羽在其名著《茶经》中比较各地瓷窑产品时,认为“越州上”、“越州第一”,其后诸多著作屡用“越州瓷”之语,日本学者的著作也曾出现过“越州瓷”字样。
笔者藏有一件宋越窑刻花四方瓶,高34.5厘米,口径6.8厘米,足径11.1厘米。在其口及足部刻有16个回字纹,弧身上四面刻有牡丹纹饰,刻画细腻且逼真,真实地反映了那一个时期的社会面貌,也给今人研究美术、雕刻等方面的课题提供佐证。尤其是牡丹纹饰夸张变形的形象,多方面地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意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该瓶工艺上乘,釉色高古,质地淳素,极具品位,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责任编辑:雷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