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张晓文:孔门“十二才子”孔继涑与《玉虹楼法帖》

2018-03-22 08:17:39 张晓文

  目前正在国家典籍博物馆一展厅展出的“圣贤的足迹  智者的启迪——孔府珍藏文献展”中,展出了一件国家图书馆藏、孔子后人孔继涑所辑《玉虹楼法帖》。此丛帖刻拓精妙,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

  孔继涑,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九代孙,在叔伯兄弟之中,孔继涑排行十二,人称“十二公”,又因自幼勤奋好学,才思敏捷,被称为“十二才子”。在曲阜市陋巷街南首东侧有一处雅致的“十二府”,即其府第。

  乾隆九年(1744),孔继涑被录为优贡生,乾隆十三年(1748),乾隆皇帝到曲阜孔庙祭祀先师孔子,时年23岁的他在御前释讲《周易》。乾隆三十三年(1768)乡试中举,而后屡试不第,遂纳资为候补内阁中书,但从未任职。

  孔继涑自幼酷爱书法。及其成年,与当朝刑部尚书、清代书法大家张照之女联姻。虽然张照之女未及婚嫁便先逝,但孔继涑与张照的翁婿之情却未因此中止,反而愈久弥深。此后,孔继涑“遂习于张氏。尚书以书名天下,君得其笔法,书盖埒之。又善于鉴别收集古今名家书,镌刻论辨,世所传《玉虹楼帖》也。其于诗文为之皆工善。”(清姚鼐《孔信夫墓志铭》)他在府中书斋“玉虹楼”上苦学苦练12年,把《大学》首章写成四幅“联屏”刻成石碑,立于孔庙金声门左侧。后来,乾隆帝瞻仰孔庙时,见“联屏”的书法遒劲有力,字字通神,连声称赞。从此,孔继涑的书法名闻朝野,孔继涑中年进而学苏轼、黄庭坚,且学米芾,晚更学欧、虞、颜。与江南梁同书齐名,有“南梁北孔”之称。

  孔继涑广泛搜集来历代名家书法墨宝或世所罕见的名帖,精鉴细别,先行临摹、构绘,而后精工刻成真、草、隶、篆各体俱备的《玉虹楼法帖》。此帖工程浩大,内容丰富,后又集结刻石共584块,名为“玉虹楼法帖刻石”。其拓片整理装订成册,共101册,故又称“百一贴”。这些珍贵的刻石现存569块陈列于曲阜孔庙东西两庑北部,镶嵌于墙。《玉虹楼法帖》共分为御制法帖、鉴真、续鉴真、摹古、国朝名人、瀛海仙班、金人铭、隐墨斋、黄涪州、米海岳、祝京兆、临中兴颂、张文敏小楷、张文敏书诗14类。

  瀛海仙班类:张照墨宝,共十卷119种。继涑倾其真情与心血,将张照书法变为千古流传的名贴,并题诗于张照墨迹之后,这些宝贵的墨迹名帖,是研究张照书法艺术的重要资料。

  鉴真类:有王羲之、王献之法帖,褚遂良、颜真卿、赵构、赵孟頫、文徵明、欧阳询、米芾、蔡襄、董其昌、祝允明、沈周、王铎等200余人的书法作品;

  续鉴真类:李白、倪瓒、虞集、白玉蟾、张雨、刘基、董其昌、王铎等34人的手迹;

  摹古类:摹刻旧拓石刻碑帖,汇拓钟繇、王羲之、智永、李邕、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赵孟頫等人的名碑书作。

  国朝名人类:陆陇其、顾炎武、高士奇、王士祯、张照、梁同书等49人的墨迹。

  金人铭类:孔毓圻的手笔。

  隐墨斋类:孔继涑的遗稿。

  《玉虹楼法帖》在中国法帖收藏、摹刻史上,创造了民间收藏、摹刻法帖的奇迹。它是民间收藏法帖孤本最多、收录历史名家较全的丛帖,以孔继涑、张照临摹或自书为主体,兼收历史书法名人真迹摹刻而成,自成体系,绝大多数为独作刻帖,具有独特性,无可替代性。虽经历时代变迁、自然以及人为原因的磨损毁坏,尽管个别出现残缺或遗失,但基本保存了它原石刻的完整性。在目前已知保存完整的法帖原始石刻中,《玉虹楼法帖》刻石应该是最全面且数量最多的原始刻帖。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影响。

  “圣贤的足迹  智者的启迪——孔府珍藏文献展”正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一展厅(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3号)展出,展览截至日期2018年3月31日(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每周一闭馆进行展品维护),欢迎广大读者、观众持有效身份证件或国家图书馆读者卡免费参观!

(责任编辑:洪镁)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1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