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丝 :旧书之惑
2018-03-22 08:28:46 青丝
每年高考完毕,总会看到有学生撕书发泄的新闻。“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学生们把用过的教材、参考书撕得粉碎,撒得满地都是,作为淤积多年压力的宣泄方式。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我就会思索一个问题:为何现在的旧书,重复使用率那么低?一方面拥有书的人不太珍惜,另一方面是需要的人,又无法以低廉的价格、便捷的方式获得旧书。这是一种奇怪的时代景象,书籍仿佛不再是知识与智慧的结晶,有着永存的价值,而已成为了一次性的用品。
爱书的人都知道《查令十字街84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女作家海莲·汉芙为了写作,经常委托伦敦一家旧书店的书商找书荐书,双方信件往来二十年,从未见过面,却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好莱坞也有不少电影是通过旧书来铺垫剧情的。如《缘分天注定》,一个英国姑娘与一个美国男子在纽约邂逅,她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写在一本旧书的扉页上,然后把书卖给一家旧书店,双方是否能够重逢联系上,就看男子过后是否能找到这本旧书。还有《确定地可能》,女主角的父亲曾送给她一本《简·爱》,其后佚失,男主角每次走过旧书店,都会进去看一看,最后找到了这本对女主角意义重大的旧书……
我一度以为这样的剧情,是编剧为了渲染浪漫氛围,故意虚构夸大的情节。后来一个居于美国的朋友,想找一本书,与欧洲的旧书商打了多次交道,最后以不菲的价格,买到了心仪的旧书。他由此表达出来的得偿所愿的愉悦,不仅让我重新认识了旧书的价值,同时也知道了欧美的旧书经营,有着完整的销售渠道,并不因为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就变得式微;反而借助网络交易的便利性,更显生气勃勃。而这种非凡属性,既彰显了旧书的存在价值,也是旧书店获得敬意的理由。
其实在过去,旧书的重复使用率一直很高。《儒林外史》第一回:“走到村学堂里,见那闯学堂的书客,就买几本旧书。”明清时期,就有小贩专门携带旧书和文具到学堂兜售,方便那些因家贫买不起新书的学童。至于文人雅士、京城大老,为了做文字训估、名物考证、古籍校勘之类的工作,闲暇时到旧书店淘书,更是一种时尚。清末,王国维经常到琉璃厂找旧书考版本,每次都要滞留大半天时间。由于他识货,也肯出价,旧书店的店伙和老板都认识他,有了好书会为他留着,优先拿出来给他挑选。鲁迅也是旧书市上的常客,他在教育部任职期间,每有空余,就会到附近的琉璃厂淘旧书。他家藏的一万四千册图书,大部分就是从旧书市上搜罗来的旧书。
我平时也经常到旧书市逛逛,但大多数时候,都很难找到一本心仪的旧书。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当今的出版业发达,为了追求名人效应或“粉丝经济”,很多书经不起时间的沉淀和检验,喧闹过后,就一切归于沉寂;二是供应和销售环节,没有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如欧美的旧书店,顾客询问某个类型的书,书店即使暂时没有,也会想办法通过自己的途径,代顾客寻找。我前面提及的朋友,就是托旧书店寻找,买到了想要的书。价格虽然贵,但对于用得上的人来说,就是一种满意的服务;三是盗版猖獗,很多绝版了的书,会被不法者用盗版的形式重新出版。过去由不肖子孙把家传数代的绝版藏书低价变卖到旧书市,游客经常能淘到珍本、善本的情况,再也看不到了。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今人的阅读量下降,面对新书都没有阅读兴趣,就更遑论旧书了,由此也无法形成旧书重复使用的风气。八百多年前,朱熹在《朱子语类》里说:“今人所以读书苟简者,缘书皆有印本多了。”这句话在今天看来,仍有切中时弊之感——当可做的选择多了,人们对已有的就不会太珍视!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洪镁)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