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岁老人向湖北省图捐赠稀版古籍引思考:捐书有多难
2018-03-22 08:29:42 别鸣
在所谓数字化阅读时代,图书馆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等职能,反而越来越显得重要。
地方图书馆作为一个地域的总书库,各界捐让是其获取文献资料的重要途径。4日,武汉一位85岁老人向省图书馆捐赠自己珍藏大半生的稀版古籍。记者采访发现,向图书馆捐书虽已蔚成风气,但在这一文化风景背后,还藏有并不广为人知的“弯弯绕”。
两担谷子换来古籍如今仅见两套
去年7月14日,85岁的潘迪东老人给省图书馆写了一封信。5年前,潘老曾经联系省图书馆特藏部工作人员,说自己有一套古籍,想捐赠出来。省图特藏部立即给老人去信联系。但他又有些犹豫,没有回复。
在7月的这封信里,潘老写道:你们2011年12月22日来信,早收到。由于该书《陈修园七十种》长期放在我原工作的地方——荆州,加上我有点舍不得,故放至现在未处理。最近我回荆州,将书带到武汉来了,能否请你们派人来我家一趟(我已85岁走路不太方便)。
8月4日,省图书馆特藏部主任范志毅赶到武汉东西湖潘老家中,慎重地接回了这套清光绪三十四年的中医古籍,并向老人表达敬意。
潘迪东介绍,小时候家境虽贫困,但父亲认为家里一定要有人读书,全家供他一人读了八年私塾。然后,父亲又认为读了书还必须有一门安身立命的技能,就挑了两担谷子出门换了这套医书。潘迪东说,他这辈子从未行医,但一直珍藏着这套书。
记者见到,这套《陈修园七十种》共26册,扉页印有“光绪戊申年仲夏上海章福记石印”,书页已发黄、有污渍,出现腐碎迹象。
古籍专家范志毅、管小柳考证,这套书是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名医陈念祖(字修园)所著医书汇编,陈念祖创造了用浅显韵语编写医方歌括的方法,教医生按法施治,对医学通俗化、大众化作出重要贡献,林则徐曾赞誉道:“近者业医者,无出其右。”
管小柳说,省图书馆藏有陈念祖的古本医书,但没有《陈修园七十种》这么完整的版本,尤其是上海章福记石印版较少见,截至目前仅在上海图书馆发现藏有一套,其他各大图书馆尚未见到。
社会各界赠书馆藏已成文化风景
据初步统计,2017年以来已有57人及9家机构向省图书馆捐赠图书72种,其中多为家谱、地方文史资料等。
范志毅介绍,前年4月23日,由台湾同胞范延中、范廻中、范鲛、范雷捐赠给湖北省图书馆的《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周易经传》两部稀世明代善本,极为精美,全国罕见,弥足珍贵。
明初闵建刻本《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和明嘉靖建宁府书坊刻本《周易经传》,本为湖北先贤范熙壬所藏。范熙壬生于1878年,原籍湖北黄陂,被称为“近代追求中国复兴之梦的先驱之一”。这两部珍贵藏书本来一直由范熙壬之子范延中等保存在台湾家中,近年才邮至武汉,委托范熙壬在汉亲属捐赠给省图书馆。
在我省图书捐赠史上,我国著名的文献学家、收藏大家徐行可,更是值得湖北文化史铭记的名字。他曾为省图书馆与省博物馆捐赠了近10万册古籍、7800余件文物。我省现存古籍约150万册,其中善本约50000种,他所捐赠古籍就占了半壁江山,其中《黄鹤楼集》三卷等更是海内孤本。
捐书要成风韵雅事其实并不简单
据了解,随着大众对古籍越来越重视,同时古籍也进入以市场体现价值的时代,如今不管是古籍的收集、还是捐赠,都存在很大难度。我省私人捐赠的古籍、文物越来越少,有价值的更是寥若晨星。
曾有市民耗费数万元购得一套古籍,送到省图书馆请专家鉴定,专家发现:这套古籍在省图不仅藏有数套同样版本,而且书籍品相及保护程度也要好不少。
对于图书馆接受捐赠图书,业内也存在一定争议。有专家撰文指出,曾有出版商大行善举,向全国各个公共图书馆捐赠图书,于是多家图书馆都专门设立了专门阅览室或专架,其实他捐赠的大多是滞销书,且复本众多,除了在全社会铺天盖地大肆宣传,意义并不大。还有某些出版发行商也热衷向图书馆捐书,那些连一二折都卖不出的,却要按码洋价计算,似乎做出了天文数字般的贡献。
图书馆欢迎社会各界捐赠什么书籍?国家图书馆为此出台了文献捐赠办法,指出收藏范围为:中外珍稀古籍、舆图、金石拓片、名家批校本、名家手稿、革命历史文献等;凡本馆未藏的其他文献资料品种或复本量较少的文献资料。
捐书是好事,但要真正成为雅事,看来并不简单。
(责任编辑:洪镁)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