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一个艺术家如何建筑一座乌托邦

2018-03-26 00:22:15 未知

  “艺术,和其他许多学科一样,可以在‘乌托邦式的前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你、我以及我们居住的地方,由关联性和互相连接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网络之中亦是如此。"这,是托马斯·萨拉切诺(Tomás Saraceno)所一直相信的。

  这位出生于阿根廷的艺术家,长期致力于人类未来栖居地的想象与探索。他的作品如同乌托邦一样满载着难以置信的玄妙创想,但又建构于严密的科学、创新材料、理性的建筑结构之上。他不断的突破现实世界中通讯、交通、社交网络等等间的壁垒,将城市群落从地点、时间、重力的传统概念释放,形成某种悬停的空中城市样态。并通过不同的材料媒介实践、组合,将物理学、化学和建筑学原理存放进了艺术与科学的空隙。

  观看者们从他那些充满力量与弹性的漂浮雕塑和互动装置中,常常能得到超乎想象的感知经验与启发,比如,人类学家布鲁诺·拉图尔(BrunoLatour)。而近期,托马斯·萨拉切诺携带着8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而来,在上海复星艺术中心的个展“原地飞行:托马斯·萨拉切"中与中国观众一起尝试重构人类未来栖居地的新型模式。

  在复星艺术中心的展场,萨拉切诺的8组作品被分置于两个空间。在二楼的展厅之中,所有的雕塑、连接体都被放置于半空。如同风筝的三角形飞行雕塑《太阳能种/P/2000》,用镜子、太阳能或透明面板制成的“张拉整体式结构"(Tensegrity)飞行雕塑,类似细胞却又像爆炸恒星的云雕塑,抑或结合了上海标志性建筑及周边环境的《上海/云之城》等作品四散在由绳子构成的网络空间之中,整个展场被组构成了某种类似“空港城市"的浪漫场景。缓慢漂浮的泡泡结构,以及以热动力学的热气和太阳的宇宙能源作为驱动力的未来奇观,使得某种可持续的未来乌托邦——“云城市"得以呈现。

  在二楼展厅的所有作品中,《动态云城市中的静止》这一大型连接体装置强势引导着整个展场空间。作为艺术家最为知名的作品之一,它理所当然的使用了萨拉切诺作品标志性的轻便材料,那种与肥皂泡类似的、可以充气或悬挂的塑料薄膜或气凝胶柔性薄膜。艺术家通过使用脱胎于Waeire-Phelan结构的“纽氏体"(Pneus)——萨拉切诺作品中悬挂结构的基础元素,在作品之中将气泡与泡沫的成形过程、自然聚集描绘了出来。

  而作为“云城市"相关部件的构成基础,“小气泡"似的免费的结构(“纽氏体")可以根据居住者的需求自由组合,小到一个细胞的构成,大到整个城市的聚落,甚至能在结构之中再加入花园和轻质结构。对此,萨拉切诺显然受到了互联网中类似的计算机开源平台(Open-source Platforms)和社区信息共享等这种基于自主合作性模式的影响。在这种要求合作性的结构之中,强调边界、运动的“网络"和强调包裹、起源的“球体"这两种现有的不同模式的连接体有了无缝结合的契机。萨拉切诺所设想的去中心化、散点化、可持续、小规模自由连接的未来人类栖居地模式似乎有了可能。

  如果说,展厅二楼以云朵、薄膜气泡和各种几何形状构成的是充满浪漫化想象的未来乌托邦,那么,三楼展厅则以一种宇宙的浩瀚、庄严与狞厉,将人及其未来生存的方案投掷到了宇宙的大结构之中。那种深重的未知和不确定,依靠着幽暗的光线、蜘蛛及蛛丝所构成世界暗含的隐喻,裹挟着进入展场的每一个人。托马斯·萨拉切诺对于蜘蛛的观察、重构,全都融在了他那一个个光亮的半透明盒子和延迟拍摄、3D扫描的《小麦哲伦星云和照片》之中。

  在《蜘蛛》和《小麦哲伦星云和照片》那里,纤弱的蜘蛛之丝在三维空间之中架构起一个如同星系般的社会组织体,托马斯·萨拉切诺所设想的合作、共居、混杂的群体构成皆得到应允与投射。模糊的细节,不同种类的蜘蛛所织造的混合整体网络,契合着个体与群体间的共生。而那些被悬置在半空的蛛丝,如同存在的痕迹构成了世界的总体路径。而个体,经由这种复杂路径的链接和节点能够迅疾完成反射与投影。

  除此之外,依托于蜘蛛和蛛丝独有的功能——通过振动的声波线搜索猎物,托马斯•萨拉切诺也意图构建一种声波景观,从而达到蜘蛛网与“宇宙网"之间的概念联系。蛛丝中的“宇宙尘埃"应和着星云、尘埃、暗物质等现实宇宙物质,在振动、声音和光线的辅助下共同完整为宇宙的某种缩影。

  在“原地飞行"中,我们可以看到托马斯•萨拉切诺构建未来模型的两种面向。一方面,它不断追求着那种从微观世界所想象而来的精细连接。无论是艺术家充满个人特色的小气泡、“张拉整体式结构",抑或蛛网,都有某种基于秩序感、可识别性、精确性以及优雅的理性工程学。而另一面中,它又被某种浩瀚所包裹,试图在没有本地等级之中架构起某种保持着流动、不确定以试图随时作出改变的连接自由,并抽离一切组建连接的均质原则。看似连接的网络,并没有丰盈的内部架构。多有的小气泡或连接器,都以边缘状态而存在。在萨拉切诺所构建的未来栖居地中,这两种面向似乎始终存在。它将人从原有的地球生存位置、认知现状中释放,却又仍旧在维系着小规模的连接,并意识到人类始终悬浮于宇宙,所有的重构努力与改变都不过是一场原地上的飞行。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裴刚)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