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邹明、罗洪东的“笔墨对话”

2018-04-10 15:31:45 游江

残阳(国画) 200×200厘米 2017年 邹明

山村小径(国画) 76×66厘米 2017年 罗洪东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经过40多年发展的深圳在文化建设方面卓有成就,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艺术家。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作为一个拥有短暂历史的移民城市,深圳的本土艺术家来自于全国各地,师承于不同的艺术传统。他们会聚到鹏城后,不仅在各自的岗位兢兢业业,而且不忘初心,用画笔传承文化、展现时代精神,创作了诸多优秀的绘画作品,邹明和罗洪东即是其中的代表。

  作为早期来深的艺术家,邹明与罗洪东与这座城市一同成长,在深圳这片热土辛勤耕耘多年,在不断的实践中专注于自己喜欢的题材,探索个性化的艺术语言,形成了自己富有特色的艺术风格。两位艺术家都擅用水墨形式表现丰富的人生感受,他们在创作中并不拘泥于物象的形似,而是通过画笔抒发主观意趣,表现出植根传统、“笔墨当随时代”的艺术风貌。总的来看,邹明的一系列作品视角独特,题材多样,笔墨多变且富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充满现代气息和时代特色;罗洪东则钟情于山水的写生和创作,他的作品题材专一,笔墨简洁到位,画风雅致,展现出中国文人传统的幽雅情怀。

  具体来说,邹明长期致力于城市雕塑、陶艺、彩墨、水墨的探索。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一方面有感于城市化进程给人带来的改变,将视角转向表现民居老屋,通过对这些充满历史记忆的老屋的描绘,诉说岁月的沧桑和时空的变迁。另一方面,他眷恋故土,创作了大量表现江南水乡的水墨作品,可以说水乡特有的丰厚历史人文气息和水墨的氤氲感在邹明的画里得到了完美结合,观者从中可以感受到水乡古朴、清新的生活气息,以及画家追求新意、着重表现的风格面貌。近年来,邹明一直坚持写生,从西藏到新疆,从宏村西递到贵州苗寨,他的表现方式也随着自身对于自然的领悟而进行着不同艺术化的视觉呈现,给人以新的视觉冲击和审美享受。

  与邹明不同,罗洪东并非工作于文化机构,他属于我们常常所说的“高手在民间”。2014年,深圳美术馆曾为其举办过个展“画心悟源·梦乡求真”,展出后受到了多方关注。作为一位民警,工作之余,他投入大量时间进行写生与创作,积累了丰富的艺术创作经验和感悟。罗洪东自幼喜好丹青,一直坚持研习中国传统书画,内心的热爱和孜孜不倦地坚持,使得他在艺术创作中也开辟了属于自己的天地。他的一系列作品主要描绘的是梅州等地美丽的田园风光,从雨后荷塘到竹林小径,从枯树围屋到古城老街,他的创作均来自于生活,表达的对象是他深深眷恋的故土,丰富的笔墨、质朴的色彩描绘出了家乡浓厚的风土人情,抒发了其对故乡的深厚情感。总体来看,他的作品融合了多家技法,继承传统又突破传统,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大胆尝试,水墨语言率性自由。

  近日,“笔墨·对画——邹明、罗洪东对话展”在深圳罗湖美术馆开展,此次展览通过两个艺术家的笔墨对话,呈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展现了当代深圳艺术创作多元化的形态,通过此次展览我们既看到了长期在学院教学的教授多年的艺术探索和成果,也可以看到非职业艺术家基于兴趣和执着,在艺术创作中展现的情感和天赋;第二,展览通过两个不同工作领域艺术家的对话,展现了深圳这座城市“海纳百川”的包容性特点,呈现出深圳特有的移民文化;第三,面对当下中西文化的交融,很多艺术家不断进行语言形式的拓展,而这两位艺术家,一方面,在题材上从都市经验的描绘走向了曾经成长的故土,笔情墨韵展现了浓浓的故乡情,另一方面,在笔墨的运用上强调传承,不拿材料本身当特点,而是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进行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展现了艺术家对于传统文化精神的追求和传统文脉的坚守。

(责任编辑:刘倩)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3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3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