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蒋嵩:画史上消失的名字 夏珪、马远的“替代”

2018-04-24 09:53:33 未知

   “钟礼”和“蒋嵩”,他们是明代的浙派或是宫廷的画家,因为风格上非常的接近南宋的“夏珪”跟“马远”,所以后来不肖的古董商作假画的时候呢,就将他们的画改换姓名换成这些宋代大师的这个名字。事实上,目前许多流传“马远”或是“夏珪”的作品,有很大的比例,是这一群被称为“狂态邪学”的明代浙派画家的作品。

  钟礼和蒋嵩,这两个"消失的名字",背后所代表的是一群被遗忘的浙派画家。在现代学者锲而不捨的研究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画作找回它们原来的身分。在这些作品诞生的时代,它们可能被奉为傲世杰作,也可能遭受千夫所指。但是在现代,每一幅画作都被视为艺术家天赋的表现,重新被观众所认识,也为我们揭露了明代绘画丰富、多元的艺术面貌。

  蒋嵩(旧传夏珪)山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上的签名,是判断一幅画作者的客观标准,但是証据也可能让人陷入迷团之中,尤其当签名与画作的风格相互矛盾的时候。 像这幅〈山水〉立轴,画的左下方有“臣夏珪”的签名。但是这幅画的风格太过粗率,完全无法符合夏珪和他的时代,让人怀疑这样的签名有可能是后加的伪款。 在画的右上角,出现一块长方形的污痕,绢质有明显被割裂的痕迹,或许这才是原来的签款,被人刻意割除。

  想要揭晓这幅画的作者,目前只有透过画面的形式和风格比较一途了。 从大块面积烘染的石块,溼墨随意点染的树叶,以及半透明像剪纸般的远山,这些具体的特徵,一步步缩小范围,搜寻作者。经过比较,在另外一件蒋嵩的〈山水〉图上,我们看见同样的石块、树叶和远山,因此可以确认这张传为夏珪的画作,应该是出自于蒋嵩的手笔。在这幅蒋嵩作品的右上角,有画家的签款,署款“三松”,并钤盖两方印章。无论是款印的位置、或者尺寸的大小,都和这一块长方形割裂的痕迹。

  蒋嵩 ,字三松,号徂来山人、三松居士,江宁(今江苏南京)人。生卒年不详,从艺活动约在成化、嘉靖间。善画山水人物,画法宗吴伟,为浙派名家之一。喜用焦墨枯笔,亦善用淡墨,浓淡相间,浑然一体,如《渔舟读书图》,山石多用大片湿墨,颇见功力,虽尺幅山水,却云蒸雾变,烟霞触目。亦工人物,与郑文林、钟礼、张路等都是浙派晚期名手。又因他们纵笔豪放,多越矩度,曾被吴派讥为“狂态邪学”。

  蒋嵩 山水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右上处有“叁松”款字,以及“叁松”、“蒋嵩私印”两方印记,实为浙派晚期名画家蒋嵩的真蹟。画面描绘高山深谷之中,一位拿渔竿的渔夫行走于河滨,此处人迹罕至,只有远方的山坳当中,矗立着几间小屋舍。画中以墨色的浓淡深浅,来营造石头的光亮面与阴影面的质理,树木枝干则加强轮廓线以表现立体感,部分夹叶以浅色敷染。这种温润淡雅的笔调与风格,捕捉了傍晚逐渐天色昏暗时,渔人準备归返家园的情景,通幅充满幽深宁静的氛围。画中不但表现着渔隐生活的主题,或许还投射了士人渴望能够远离世俗羁绊、归渔隐居的情怀。

  蒋嵩 山水人物图 美国明尼亚波利斯艺术馆藏

  蒋嵩 渔舟读书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蒋嵩 归渔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面左上方有画家签款“叁松”二字,并钤盖“恭靖公孙”印记。“叁松”是浙派画家蒋嵩的字号,而“恭靖公”则是他的曾祖父蒋用文过世后,受皇帝赐与的谥号,所以这件〈归渔图〉是蒋嵩流传下来的重要画蹟之一。蒋嵩出身书香世家,家族成员皆擅于诗文、或嗜好书画,因此他的绘画也受到出身背景的影响,带有浓厚的文人色彩。在这幅画中,蒋嵩採用“一河两岸”的构图,让近景的坡石、树丛与上方的远山隔着空阔的江面遥遥相对,营造出类似于元代文人画家倪瓒那种疏简平淡的气氛。此外,画家也运用墨色轻淡、饱含水份的笔刷烘染山石,让整幅画的景物充满大气氤氲的效果。蒋嵩的绘画具有一种温和平淡的风格,在强调动势与笔墨张力的浙派画家之中,显得独树一格

  蒋嵩〈竹下抱琴〉图,是一件绘于摺扇的作品,款题上书写“叁松为敬之作”。古代画家喜欢在扇子上绘画或书写,用以抒情遣意,或提供友人收藏留念,因此形成独特的“摺扇”艺术在这幅扇面,蒋嵩选择了竹、石、人物和古琴作为绘画的主题。因为扇面的画幅较小而且狭长,所以画家将策杖的老翁和携琴童子放在画面中央。前景及右侧布置竹石,背景则是淡墨烘染的远山及瀑布,用来加深画面的空间感。蒋嵩画人物及衣纹,用笔方折、简洁俐落,而画竹树的笔法,也是以书法的运笔表现竹叶的姿态向背。因为手持的缘故,摺扇画可以近距离欣赏,让画家绝妙细緻的笔墨可以一览无遗。

  蒋嵩儿子 蒋乾 赤壁图 纵30.5cm 横145.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绘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作者时年79岁。宋元以来,有很多文人墨客以赤壁为题创造出许多名作,蒋乾的《赤壁图》就是根据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所作的千古名篇《后赤壁赋》绘制的。画面描述了文人在游赤壁时的感慨,虽屡次改朝换代,但江山依旧。此图意境深远,构图采取俯视角度,赤壁位于画卷的左端,陡峭而险峻。山路盘绕其上,有几位文人在赏景吟诗。画卷中端江面开阔,有仙鹤在空中翱翔,岸边舟船上有一文士闲坐于内,可能绘的即是苏轼。山水和人物活动情景交融。 后幅有陈泰来书《后赤壁赋》。本幅作者自识:“癸卯秋日蒋乾为乾峰先生写。”引首钤“皇朝恩荣”等4方藏印,后钤“虹桥居士”、“至德里人”2印。

  蒋乾,生于1525年,卒年不详,明代画家。字子健,江宁(今江苏南京)人。蒋嵩之子。寓吴郡(今江苏苏州)虹桥。工山水,清拔古雅,绝不类其父派。

  明 蒋乾 仿王蒙山水 纸本水墨画 纵98.1 横34 公分 国立故宫博物院

  这幅画是浙派画家蒋嵩之子蒋乾,所留存下来的少数画作之一。画面中,山峦层层叠叠,几乎将画幅填塞地密不透风。画的右侧有一道瀑布高悬,在山谷间製造深入的空间感。而近景山石有长松挺立,山屋茅舍隐蔽山中,是十分适合文人读书休憩的地方由画上的题款:“蒋乾倣黄鹤山樵笔意”,知道这是蒋乾临仿元代画家王蒙风格的山水作品。在山石上佈满密密麻麻、弯曲的短弧线,墨色浓淡分明。这是画家从王蒙惯用的“牛毛皴”技法变化而来,目的是为了表现江南水乡土石鬆软、草木茂密的地理景观。一般来说,浙派画家很少学习王蒙的画风。而蒋嵩的传世作品中,也无出现这种技法和风格。所以蒋乾此画显然并非继承家学,而是受到以元代四大家为学习对象的吴派画家之影响。蒋乾脱离浙派的传统,而向吴派靠拢,应该是为了迎合当时观众的品味,而刻意选择的一种改变吧!

  明 蒋乾 抱琴独坐图 纸本墨笔 纵134.1厘米 横61.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峰壁临湖,翠树葱郁,屋宇水亭,平坡堤坨,相映成趣。永亭中有人凭栏眺望,屋前平坡,有人临流独坐,有抱琴童子侍立。笔墨学文徵明,意境清远。

(责任编辑:陈小利)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