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稿】李松松作品亮相广东美术馆 修正与非修正间他颠覆了什么?

2018-04-27 09:36:54 陈峰

“非修正——李松松作品展”海报

(雅昌艺术网讯)2018年4月26日,由广东美术馆主办、佩斯画廊协办的“非修正——李松松作品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担任展览总监,冯博一任策展人,完整呈现艺术家李松松近十年探讨历史和记忆的系列作品,其中以用叠加、厚涂、勾线、射箭等方式创作的油画作品为主,也有部分装置作品,展览将持续至5月24日。

点此回看艺术头条导览直播:

李松松、冯博一为你解读非修正

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在开幕式上致辞

本次展览策展人冯博一在开幕式上致辞

本次展览艺术家李松松在开幕式上致辞

李松松将油画作品《舌头》捐赠广东美术馆收藏

出席开幕式嘉宾合影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的李松松,在国内外曾多次举办个展,荣获“2011年度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奖,作品被世界多家知名艺术机构收藏。策展人冯博一表示,他的创作一直在探讨公共图像与绘画、装置之间转化的关系问题。这些图像基本上是有关中国或世界历史、事件、人物等方面的摄影照片。

本次展览以“非修正”为题,也源于李松松创作的作品与公共图像之间关系的特点。“李松松的创作过程是一个对图像进行修正的过程,但是他跟创作图像源头的关系是不是一种修正呢?实际上从另外一个角度也是非修正,或者说李松松的绘画观念更强调它们之间的关系,不一定带有非常明确的某种指向。” 冯博一说道。

“非修正——李松松作品展”展览现场

李松松认为,是非是相对的,可以把非修正看成是一个修正的过程,也是一个脱离修正的过程。“我的工作就是在不断地调整、修正之前的想法、认识、感受,借这个过程来认识自己。”

事实上,“非修正”这个题目的确定带有某种偶然性。一开始,冯博一与李松松确定的展览题目是“修正”,因与另一位艺术家的展览名撞车,于是决定改为“非修正”。冯博一笑言,“这个过程有点游戏,我觉得李松松的绘画本身也有一点游戏。”

不过,对于展览本身艺术家与策展人的态度一点也不“游戏”,布展的工作一直持续到展览开幕当天的凌晨五六点钟,展览现场别出心裁,观众可以在现场感受到不一样的观展方式。

“非修正——李松松作品展”展览现场

本次展出的作品分布在广东美术馆二楼的5、6、8、9号四个展厅,展厅背景刷成了不同明度的灰色,从5号到9号依次渐深,策展人试图以变化的视觉效果调动观众不同的身体感受,这也与艺术家的作品有某种呼应。

5号展厅最高,大尺幅的作品多在这里展出,为了让观众更好地体验被巨幅作品包裹的视觉冲击力和压迫感,李松松提议在展厅中央做了一个楼梯展台。拾阶而上,有种居高临下“高瞻远瞩”的感觉,这样观看油画作品的体验前所未有,令人耳目一新。

5号展厅中央布置的观展台

竖立在5号展厅门口两边的是两件都名为“北海”的作品。这两件作品都创作于2016年,同年在北京佩斯画廊举办的李松松个展“北海”中展出。李松松从小在北海公园、景山公园渡过,“那里人少树多,胡同深远,家不远处有个没人看管的院子,里面有个很深的坑,我经常去跳上跳下地玩,后来才知道那是清朝的皇家冰窖。后来再去看,那里已经变成了一家神秘的会所。”

值得注意的是,在《北海》(二)的上方是一幅较小的油画作品《舌头》,两件作品都是李松松标志性的厚涂画法,如砖瓦匠刷墙般厚厚的颜料被涂在画布上,边缘上卷,画面富有立体感。不同的是,《北海》(二)的颜色从上而下由深至浅渐变,《舌头》的颜色却刚好相反。

作品《舌头》(上)与《北海》(二)(下)

《北海》(二) 局部

这是冯博一在策展中设置的一条线索。李松松的作品有相对单独的,也有相互间有联系的,绘画与绘画、绘画与装置之间都有某种联系。

作品《唯物史观》(下)和《唯心史观》(上)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这两件作品也具有这样的联系。这两件作品的画面内容来源于一部历史片的拍摄现场,群众演员正在扮演死尸,因为人物众多,导演为了控制这些演员,就给每个人发了一个号牌,艺术家偶然间看到了这张剧照,觉得非常有趣,虽然导演拍摄的是一个沉重的死亡现场,但演员却用一种轻松的状态进行拍摄。用绘画语言将这样的一个奥妙状态变成绘画的过程本身就非常有趣。

《过河》 李松松 290x390cm 2017年

《过河》 局部

与其说李松松是用极厚的颜料作画,不如说他是在极厚的颜料上作画。看他的作品可以很直接地感受到,虽是油画作品,但他的作画方式跟传统的油画绘制方式极为不同,更像是以颜料为底进行的浮雕创作。

从伦勃朗到莫奈再到梵高,笔触的独立性越来越强,笔触开始被人们接受为一幅作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而李松松的某些作品直接与笔触等同,或者说如果不存在画面上的这些笔触痕迹,它就只是一层厚颜料而已。

作品《剑法》(二)(左)、《剑法》(三)(右)

《剑法》(三) 局部

李松松对作画方式的颠覆还不止如此,此次展出的作品中很多是由“射箭”的方式创作出来的。李松松将箭头换成画笔,蘸满颜料,远距离射向木质或铝质的板子上。板子受到多次冲击发生变形,某些受到上千次射击的部位甚至破裂成洞,颜料在板子上四溅开来,记录下持续撞击的节奏与力量感。

《中华》 李松松 铝板油画 2016年

《中华》 局部

箭术曾被视为古人对自身性情乃至道德的训练,通过对身体的专注完成对精神的观察与反思。不同于古法射礼中对于完美秩序的追求,李松松的“箭术”正视了具体世界中的偶然及失序,在破坏中寻找瞬时的动态秩序,通过对动作过程的延长及仪式性重复,将绘画中身体与精神双重突破的完整体验直接体现在画作最终的视觉呈现之中。

不得不提的是李松松对颜色敏感而高超的掌控力,不管是层叠厚涂颜色的微妙变化,还是用射箭方式撞击颜色后的视觉效果,都高级而富有视觉冲击力,甚至每一个局部都是一幅绝佳的抽象画。

李松松作品《不如跳舞》

《不如跳舞》 局部

而在某些作品中,由一块块抽象的小板构成了大幅的作品,近看除了颜料什么也没有,离远了看,画面中的形象又很清晰。恰如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只有在回望时,某些事件的作用才会清晰。

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表示,李松松的创作以独特的形式语言描绘了一个个历史时空,凭借凝练而单纯的色彩和笔触赋予观者一个重新解读瞬间的审美角度。在中国当代艺术愈发多元化的发展现状下,艺术家对本体文化深刻的认识和反思,对外来文明的冲击和刷新,让他们在复杂而变化的选择中不断突破原有的观念。

《一个人》 李松松 铝,油彩 2012年

装置作品And I Love Her (前)与油画作品《东方红》(后)

作为我国目前最活跃的独立策展人和评论家,冯博一长年致力于中国当代实验艺术的策划与评论工作。在他看来,李松松在对自己感兴趣的历史图像资源的利用上,没有做过多的似乎已成定论的历史价值判断,而是在视觉上将感受到的历史客观、朴素、直接的力量转化到他的创作之中;同时,他又有意拉开了原本和摹本互为图像的间隔距离,以及各种可能发生什么的想象空间。这种转化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思考历史记忆的视角,也提供了一个重新思考历史语境中记忆认同的方式。呈现了艺术家李松松对待历史的集体记忆和个人记忆上与前几代艺术家的差异与不同的态度和立场。

(责任编辑:陈峰)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2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2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