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中国契约文书博物馆:跨越600年收藏民间文书10万件

2018-04-30 06:45:45 蔡文洁

  自2013年7月开始,浙江师范大学浙学研究院院长、教育部***张涌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胡铁球为首的学术团队,多次到浙江中部、南部展开田野调查,广泛搜集各类民间文书。迄今为止,共购藏元明以来民间文书近10万件,在此基础上成立的中国契约文书博物馆,成为国内外收藏浙江契约文书最多的机构。

  长达15米的武义县陶村地方图、清代的护照、明朝的卖山契、县衙告示……经过浙江师范大学文书学术研究团队4年多的累计,民间文书存量从稀少变成了近10万件。

  中国契约文书博物馆坐落在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四楼,目前共收藏了元明以来民间文书近10万件,时间始自元代泰定四年(1327),一直延续至建国初年,时间跨度近600年。形式上以土地契约、鱼鳞图册、诉状、归户册、实征册、分书、账本、书信等为主,另有少部分功牌、布告、门牌、信票、护照、杂字、乡规民约等。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家范先生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教学与研究,王老今年已经79岁高龄,在见到馆内一幅长约15米的清末武义县陶村地方图后很是激动,“我见过很多的契约文书,但是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长并且保存的这么好的。”王老赞叹的这幅地方图,总绘了陶村整个村庄的田土地貌,准确标示出了山川河流的情况,其精细程度确实令人叹为观止,不少前来参观的人都对这幅地方图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据介绍,较之以往学界搜集和出版的民间文书,中国契约文书博物馆所藏民间文书具有“时间跨度长、归户性强、保存原始形态”三个鲜明的特点。以往国内外搜集出版的民间文书,除徽州文书之外,基本上都是明清以来遗存的文书。而中国契约文书博物馆所藏民间文书最早始自元代泰定四年。如遂昌县大拓镇全氏家族的286件文书,包括2件元代地契、56件明代地契、102件清代民国地契,文书记载了其山地历经六个多世纪的流转,仍由同一家族种植至今,堪称活的土地档案。

  并且浙师大文书学术研究团队在开始就制定了按户收集、原籍购藏、标明来源地的原则,这既保证了作为文物资料免受破坏和流散,又注重了研究资料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据归户初步统计,中国契约文书博物馆所藏民间文书已超过600户,每户大都在百件以上,多则将近千件。鱼鳞册研究专家栾成显在徽州已耕耘多年,他在浙学高峰论坛上表示:“鱼鳞图册代表了古代地籍管理的最高水平。对于研究过去田土的自然形态、土地占有形态、租户关系、社会基层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除此以外,中国契约文书保存了大量最原始形态的契约文书,以往民间文书的收集多注重内容,而忽视对原始形态的保护,常常将看似不想关的外部纸包直接拆除或扔掉。事实上,整户契约文书里若干个小纸包都是独立的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通常包着数张契约,这个契约往往具有某种关联,常以业主或土地因素联系在一起。

  关于这三点,浙江省社科联主席邵清现场点赞说:“浙师大是走在前列的。”中国契约文书博物馆所藏民间文书是反映元明以来民间经济活动、地方社会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既具有鉴古观今的重要文物价值,更具有研究地方社会和历史文化、经济、法律、语言等多方面的重要学术价值,明史学会会长陈支平称它为“中国东南亚区域搜藏和整理民间文书最具学术积累的文献宝库。”

(责任编辑:洪镁)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