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在浮华世界描绘心中的“瓦尔登湖”——访青年艺术家于明

2018-04-30 11:11:17 未知

  “最富有的时候,你的生活也是最贫穷的。”一百多年前,美国作家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生活了两年之后,感悟到了这样的人生哲理。一百多年后,一位叫于明的年轻人在读过《瓦尔登湖》之后,在距离瓦尔登湖一万公里的国度,为这句话增加了新的注解。

  喧嚣中的坚守

  2013年,于明徜徉在喧嚣热闹的巴黎街头,当他走进莫罗故居博物馆,一位衣着破旧的中年男人引起了他的注意:他看上去像是走了很远的路,一件蓝白条上衣像是许久没有洗过,映衬着那条洗得发白的牛仔裤,脚下的皮鞋横亘着层出不穷的褶皱与沧桑。他看起来并不富有,但眼神里洋溢着满足——不知道他在画中看到了什么,但那份专注足矣让人忽略他脚下的尘土。于明被眼前的一幕所震撼,不由得想起梭罗在《瓦尔登湖》里的那句话,内心发出了“在繁华世界能坚守住内心的宁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的感慨。

  三年后,于明将当年触动自己的场景描绘了出来,创作出了继“瓦尔登湖”之后又一个纯洁的形象。“现在的社会充满虚荣和浮躁,能够在内心当中留存一份安静、踏实,实属难能可贵,我就是想通过这件作品体现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在他看来,这个看上去风尘仆仆、头发花白的中年男人,比巴黎街头那些鲜衣怒马的城市精英更有魅力。

  《在莫罗故居》体现出于明在创作题材上的兴趣——欧洲风土人情。而创作《在莫罗故居》的过程,也是于明向十七世纪荷兰画派学习的过程。一直以来,于明都以荷兰艺术家维米尔为标杆,发现自己与维米尔的差距主要是对造型概括性的处理以及对构图抽象性的安排上。创作前,于明接受了素描训练,其目的在于提高对造型的提炼能力,增强画面的艺术品味。“我很向往十七世纪荷兰绘画艺术追求极致的感觉。”于明坦言,精益求精也是他进行油画创作的主要目标。

  画中人,画外情

  “有时候我会看着画中的这个人出神,我觉得他就是我自己。”于明画笔下的人物形象大都纯粹、鲜明,时常让他回忆起从艺之初的自己。

  在于明的艺术启蒙阶段,当时的资讯还相对匮乏,他只能通过报纸和杂志接受国内外的美术信息。时至今日,他还记得与很多名家名画相识的第一面,是这些作品被拓印到报纸上的“黑白”版本。80年代末,于明来到北京学习,“那时候穷,在前门吃顿盒饭都是很奢侈的了。”于明回忆到,当时为了省钱,他和母亲住在离学校很远的昌平。自己上课的时候,母亲没地方去,就坐在教学楼外的路边上织毛衣。现在,每次路过中央美术学院的传达室,于明总能回忆起母亲当年坐在路边等他的场景。1993年,于明考上了中央美院附中,接下来顺利考入美院并留校任教,正式开启了自己的“艺术人生”。

  清贫的求学经历,让于明在这个普通法国人身上看到了闪光点,也让于明更加坚定了自己未来的创作方向。2016年,于明在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下完成了作品《在莫罗故居》。“感谢国家艺术基金,让我能够将想法变为现实。”于明说,有了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这个纯粹的形象才得以更纯粹地被创造出来。

  相比于“艺术家”这个称呼,于明更喜欢称自己为“油画家”,他不希望自己是“高、大、全”的,他希望自己是“专、精、稳”的。“只有融入作者对生活的感悟,才能让观者与作品之间产生共鸣。”平时,于明喜欢安安静静地待在画室里,研究绘画、进行创作。他说能够通过油画作品,给观众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是一件幸福的事。“在这个人人都想做成大事的世界里,最难得的就是踏踏实实坐下来,把每件小事做好。”他将油画作为自己的事业,更作为终身研究的课题。对此,他孜孜不倦,并乐在其中。

  一百多年前,美国作家梭罗在瓦尔登湖畔创作了自己的散文集《瓦尔登湖》。对当年的梭罗来说,彼时写湖,既是其对大自然纯洁的赞美,也是他自我净化的行为。对于于明而言,创作《在莫罗故居》也是自我修炼的过程。两个纯洁的形象,一种相似的人生,正如当年梭罗在全书结尾感叹的那样:与我们的生命相比,它不知美了多少;跟我们的性格相比,它不知透明了多少。

(责任编辑:洪镁)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