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窑工写的字跟现在一样? 是“囯”不是“国”
2018-05-26 16:56:33 马黎 王平
唐代窑工在瓯窑底部刻写的“中囯”(圈内)二字
“何尊”底部铭文中的“宅兹中国”四字
唐朝窑工写的字居然跟现在一样?这个困扰我们的跨年问题终于有了答案。
前段时间,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坦头瓯窑新出炉的考古成果公布,其中重点说到唐代窑工的刻字内容——
考古队员在瓯窑上发现了一批重要的文字材料:有小情侣小吵小闹的“见”和“不见”,有具有指向性意义的“官作”,还在一个壶底发现了一句话,还是正反方向写的,正面三字“是一人”,反过来是“中国”两个字。
“这些字会不会是后来的人闹着玩写上去的?”该报道见报后,记者陆续收到了很多读者的疑问,大家都对这些看起来和当代几乎一模一样的字,表示好奇。
巧的是,最近很火的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第14集,讲了一件西周青铜器“何尊”的故事,铭文里也出现了“中国”这两个字。这也是关于“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说说“中国”以及这些有穿越感的文字吧。
这不是简体字,是当时的俗字
记者把瓯窑文字的照片,发给了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资深教授、中国文字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涌泉先生。
当听说这些瓯窑是晚唐的,这位俗字研究专家还没看图,就问了一个问题:“国”字里面,是不是王,不是玉?
这个细节,还真没有注意到。记者赶紧求助。
5分钟后,发掘领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郑建明发来微信:是的,没有那一点。完全如张涌泉所料。
“国,里面本来是或者的‘或’,这里写成王,便是俗字。大约六朝前后,出现了‘囗王’会意的俗字‘囯(音同国)’,所以瓯窑的这个‘囯’字,便是当时的俗字。”张涌泉说,敦煌文献中不时可见这样的“囯”字,写法也和瓯窑里的一致,这是唐代前后在老百姓当中比较流行的写法。敦煌字书斯388号《正名要录》称“囯”是“國”的“讹俗”字——这是“囯”字最早被辞书所收载。
“国,本来里面是个‘或’,它是领域的域的古字,本来就是领土的意思。但是后来‘或’离领土的意思,越来越远了。老百姓觉得写成王,容易写,字义上又有关系,一片领土里面有一个王,就是‘囯’”。张涌泉解读了一下它的变化。
但是,这个“囯”,在唐代之前的字典里是找不到的,只在民间使用,因为它有一些不规范。
“俗字,指的就是民间手写的跟规范字写法不合的汉字形体,而合乎规范的形体则称为正字。个人的手写错别字一经约定俗成,就进入了当时社会的流通行列,在唐代敦煌写本里也有很集中的反映。”
“但是,瓯窑窑具上的‘見’‘人’,就不是俗字了,而是一般的正字,汉代也是这样写,其实在甲骨文或金文里老早就有了。”张涌泉说,这几个字本来写起来就简单,不用再花费心思改成俗字。
从“國”到“国”,走了近两千年
俗字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大家都这么写了之后,一旦被国家承认,就变成了正字,就像我们现在写的“国”,是正字、规范字。
那么,什么时候开始,“囯”变成了“国”,为什么后来又加了个点?
张涌泉说,手写文字有喜欢增加点画的习惯。就像小时候学写字,“武”字没有一撇,有时却常常会“手痒”加上。
于是“囯”又有人加点写作“国”,大约出现在晚唐五代,但写成“王”的时候还是比较多,到了宋代刻本里,写成“玉”的多了起来。
國—囯—国,一个“国”字写到现在,经历了近两千年的变化。
电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中讲到的青铜器“何尊”,在尊底刻有122字的铭文,其中“宅兹中国”四个字的大意是:“居住在天下中央”。
来看这两个字的写法:城邦中心竖立旌旗,金文的“中”字由此而来。
再看这个“国”,几乎就是一个“或”。纪录片中这样解读:家园需要有护城河阻挡外来入侵,并且在军队的护卫下才能得以安宁,因此金文的“国”字有兵戈守护。
这是关于“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尊底的“中国”指的是当时天下的中心,王朝的中央,新建的都城成周,也就是现在的洛阳一带。
三千年历史演进,“中国”这个词从地理中心、政治中心派生出文化中心的含义,继而又被赋予了王朝统治正统性的意义。
直到清末,“中国”一词被用作国名,出现在官方正式文书当中。
(责任编辑:雷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