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诒徵:为挽救古籍不惜长跪
2018-05-31 22:54:01 宋健
南京的两个“第一”
1901年,22岁的柳诒徵从镇江老家来到南京,在中正街(今白下路)江楚编译局任编纂,并拜时任江楚编译局总纂的缪荃孙为师。本擅词章之学的他,在这一年改治史学,并于次年编成我国第一部历史教科书——《历代史略》。
我在南京图书馆见到了这部《历代史略》。全书共六卷八册,上迄唐虞三代,下至明末。它打破了纲鉴的编年形式,每卷各分篇章,系统叙述历代史事沿革,成为新式历史教科书。此书一出,各地争相翻印,以后的历史教科书大多以之为蓝本。而且,根据历史学家张舜徽考证,“历史”一词便由“历代史略”省略而来,至今偱用不废。
仍然是在当时的中正街上,街北的庐江会馆里还有个南京第一所新式小学——思益学堂。它也是中国最早的新式小学之一。这所小学就是1903年柳诒徵随缪荃孙等人赴日考察教育归来后,与好友陶逊等人创办的。它还是南京市第一中学的前身。
10年教授生涯
在今天的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内,有一处名为“梅庵”小房子。据东南大学校史馆馆长苏卫平介绍,这所坐北朝南的小房子是为纪念两江师范学堂监督李瑞清(字梅庵)而建,已近百年,当时只是三间茅屋。如今,这里已变为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唯一可寻的旧迹恐怕就是房檐下挂着的“梅庵”匾额,而这两个字恰是柳诒徵所书。
1908年,柳诒徵受李瑞清之邀,接替刘师培任两江师范学堂历史教习。1915年,两江师范学堂改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又改为东南大学。柳诒徵在这里当了10年教授。
据南京大学历史系武黎嵩老师介绍,这段时期,柳诒徵参与创办了《史地学报》、《学衡》等刊物。而他最富盛名的著作《中国文化史》也是在这里完成。它与柳诒徵在69岁时出版的《国史要义》一样,都是划时代的史学巨著。如今,《中国文化史》已有60多个版本。在武黎嵩看来,这部书可说是奠定了柳诒徵在历史学界的大师地位,开中国文化史研究之先河。
让学者住在图书馆看书
柳诒徵曾居住在南京四牌楼、南仓巷等地。长期生活在南京的他也因此特别重视江苏和南京地方志的修撰。他身体力行,在任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馆长期间,参与《江苏通志》的编写,撰修《礼俗志》《书院志》《社会志》等。除此之外,他还“整理古籍、编印总目、影印珍本、刊布年刊”。
而据南京图书馆研究部(国学研究所)主任徐忆农介绍,最让人称道的是他首创“住读制”,让人住在图书馆内查阅资料,可谓空前绝后。文史大家蔡尚思为写《中国思想史》曾于1934年至1935年在此住读一年,受益匪浅,他甚至将国学图书馆亲切地称为“母校”,将柳诒徵视为“第一恩师”。
抗战爆发后,柳诒徵为保护古籍,将馆藏书籍装箱藏于朝天宫地库,部分运至苏北兴化。至抗战胜利回到南京,他便开始多方查找,亲访接收大员,要求发还国学图书馆藏书和书架等设备,为此甚至不惜“长跪以求”。——徐忆农说到这里,数次感叹,这样的气度真是让后人难以想象。
最终,馆藏书籍找回了18万册,图书馆也于1946年8月1日恢复开放。
保护和搜求书籍的辛苦一般人难以体会,柳诒徵期间还两度中风。心力交瘁的柳诒徵于1949年申请退休,并在这年的4月前往上海儿子处定居,结束了他在南京的生活。
遗著正在整理中
柳诒徵离开南京时,外孙章以昕才2岁,他对外公的印象基本来自母亲的叙述。他说,母亲柳定生为人正直,一生埋头学问,是与外公的教诲分不开的。“母亲常对我们讲,做人要正直,做学问要耐得住寂寞。”这几句话是章以昕心目中外公的形象,也是外公留给他的最大财富。
由于柳诒徵是学衡派的代表人物,因此被戴上了“反对新文化运动”的帽子。在章以昕看来,这不仅是对外公的误读,也是对学衡派的误读。他说,学衡派早起的干将,如吴宓、梅光迪等人都有留洋经历,接受过新式教育,思想是很新的,怎么会反对新文化呢?“他们只是反对全盘西化,主张洋为中用,在接受西方文化的同时,也要坚守中国传统文化。”章以昕说,在那样的大环境下,能保持如此清醒的头脑,是不容易的。
至于柳诒徵被人说“脾气不好”、“爱发牢骚”,章以昕更觉得是“胡说”。他读起柳诒徵《我的自述》中的一段话:“我自幼受我母亲的教诲,做诗做文不可好发牢骚,专说苦话,以及攻讦他人,触犯忌讳等等,所以平生谨守范围,固不屑以诗文为干谒谀谄之具,亦不敢用为玩世骂人之武器。”章以昕说,外公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他在《学衡》发表的文章,也仅限于对学术的批评,而且笼统指摘,绝没有讦诋个人。被他批评过的梁启超、胡适等人,对他也都很友善。
近几年,柳诒徵又被重视起来。章以昕透露,2015年是柳诒徵135周年诞辰,南大将在仙林校区专门辟出柳诒徵先生纪念室,展示柳诒徵著作及相关研究成果。而据武黎嵩介绍,南大历史学系也正在整理出版柳诒徵未刊的诗文、书信,相信这批文献的整理公布,必将使得学界对柳诒徵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1949年4月22日,刚刚当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柳诒徵,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匆匆离开生活了40年的南京,前往上海大儿子处定居。抗战胜利后的三年,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实在太累了。作为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今南京图书馆)馆长,为了搜求抗战期间流失的馆藏古籍,他四处奔波,已经两度中风。一个月前,他辞去馆长的职务,正式退休。他太需要休息了。
临走时,他回望了一眼陶风楼——那个他工作了20年的地方,充满了怜爱与不舍。60多年后,当我望着陶风楼时,满满的全是敬意。
(责任编辑:洪镁)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