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大众传播视角下的中国现代书法期刊研究

2018-05-31 17:19:08 胡泊

  作者:胡泊(西南大学美术学院)

  摘 要:作为中国书法艺术研究的重要文献资料和传播载体,书法期刊是书法艺术创作交流和学术研究的重要阵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现代书法期刊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以《中国书法》《书法》《书法研究》为代表的权威性书法期刊在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道路上起到了重要的艺术传播作用。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书法期刊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大众传播时代。作者研究了中国书法期刊发展历史的概况,探索了在大众传播时代,书法期刊的传播功能和传播意义,以及大众传播媒介竞相繁荣的当代中国书法期刊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策略。

  关键词:大众传播;书法艺术;书法期刊; 《中国书法》

  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主体的一种视觉造型艺术,通过对汉字笔法、字法、构法、章法、墨法、笔势的造型设计来展现书法作品的艺术美感。自先秦以降,中国书法已经在书法创作、书法理论、书法美学观念、书法品评等方面都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到了现代,书法艺术的相关理论架构和实践经验仍在随着人们对书法艺术的进一步研究而丰富和发展,并在特定时期的书法期刊中进行完整和实时的记录和反映。因此作为中国书法艺术研究的重要文献资料和传播载体,书法期刊是书法艺术创作和研究的重要交流阵地,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书法艺术开始具有了现代化的传播形态,“标识着中国传统书法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序列”。从民国到现在,中国的书法期刊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书法期刊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并出现几大权威性的书法期刊,如《中国书法》《书法》《书法研究》等。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书法艺术的创作和理论研究也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众所周知,数字化技术和新媒体传播的快速发展让我们所处的时代逐渐演化成一个数据共享、实时传播、媒介融合的新时代,同样地,书法期刊的研究和发展也置身于当前大众传播的语境之中。笔者拟从3个方面来论述中国书法期刊的传播发展研究,探讨现代书法期刊的传播功能和意义,并以此来进一步观察当前书法期刊的发展现状,对书法期刊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合理的预测和策略性建议。

  1 书法期刊和书法传播的概况研究

  书法期刊是民国以来才发展而成的书法艺术现代化的话语载体,但书法传播现象却是自书法艺术诞生之日开始就已经存在,其传播载体也经历了题壁、题碑、楹联、书画、期刊、互联网等多种媒介的变换和发展。从传播媒介的角度来说,书法期刊的权威性和学术价值较高,对书法艺术的价值引导、研究成果、创作交流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中国现代书法期刊发展史上有两大重要历史研究时期,一是民国时期,二是改革开放之后。

  1.1 民国时期的书法期刊传播

  民国是书法期刊的发轫之期,在1919-1922年间相关的书法期刊较少,1920年后逐渐增多。民国时期的书法期刊很多不是专业型期刊,而是与其他金石书画类共同刊载于一册的期刊类型,同时在传播地域分布上来看,上海、江浙、北京一带的期刊数量较多。

  民国时期的书法期刊大多具有开创性意义,是将传统书法艺术引领到现代化和传播到大众中去的重要媒介,因此许多中西艺术分辨、传统书法的现代化等时代性论题经常出现在书法和美术期刊当中,例如当时书法期刊中发表的《中国书法与民族性》《中国书法之变迁及其新趋势》等文章。但受当时制度和文化的束缚,书法期刊的传播对象仍局限于知识分子及社会中上层。

  1.2 改革开放后的书法期刊传播

  改革开放前的十余年是中国文化和艺术缺位的时期,受“极左”思潮的影响,各种文艺期刊的发展进入了停滞阶段。改革开放拨乱反正之后,中国文艺创作开始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在书法艺术领域最显著的表现就是书法期刊相继问世、书法大赛层出不穷、群众性的书法活动也越来越多,最引人注目的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书法热”艺术现象,让书法艺术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深入群众。

  “三十年中国书坛的喜怒哀乐,书坛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重要现象都在媒介中聚集与交锋”。从重要时间线来看,中国书法家协会建立在1981年5月,开始了书法艺术创作、传播、研究的系统化发展之路。不仅如此,在改革开放后,一批有深远影响的书法期刊相继诞生:《书法》于1977年创刊, 《中国书法》于1982年创刊,《书法研究》于1979年创刊。此外,还有《中国书画》《朵云》《书法赏评》《书与画》等多种报刊杂志公开出版。

  总而言之,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书法期刊的发展迎来了一次蓬勃发展的热潮,各种书画研究和普及期刊相继问世,各种书法理论被讨论和研究,各种书画类的艺术学术研讨会在专业期刊的主持和影响下相继举办,中国传统书法开始从私人书斋走向大众,从封闭狭隘走向开放共荣。

  2 现代书法期刊的传播功能和意义

  以《中国书法》为例。《中国书法》是改革开放后新成立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专业书法艺术类期刊,其第一任主编是现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刊物的权威性和专业性不言而喻。从《中国书法》开设的“现代名家”“书坛中青”“教学论坛”“法书赏析”等栏目中,可以看到现当代书法名家和篆刻名家的介绍、书法作品的品评介绍、书法理论研讨、书法创作指导,国外汉字书法发展,以及中国古代优秀书法作品收藏和鉴赏等多元化内容,从广度和深度上尽可能向受众展现一个与时俱进的、承前启后的、系统化和专业化的书法艺术体系。尽管我们现在身处大众传播时代,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媒介都以其实时高速的传播效率和开放共享的传播方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书法爱好者,但是以《中国书法》为代表的现代书法期刊仍然以其独特的传播功能和传播意义在中国书法艺术传播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2.1 现代书法期刊的传播功能

  2.1.1 美育功能 以《中国书法》为代表的现代书法期刊是书法艺术创作和交流的集中地,它承载的是书法艺术创作作品和研究成果,受众通过对期刊的阅读来满足自身对艺术审美的需求,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甚至达到传授书法知识,提高书法创作能力的教育作用。在《中国书法》的往期文章中,不难发现相关美育导向类的文章,例如1996年庄天明的《书法的最高境界》;2004年马俊青的《关于书法中的势》;2016年张毅的《苏、黄的书法与诗法》等。这些文章的传播能够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来引导受众去思考书法艺术背后的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从而从美学及美学教育的角度提高受众的艺术修养。

  2.1.2 学术功能 书法期刊虽然很难直接推动书法艺术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它却是“推动历史最有力的杠杆”,它在书法艺术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学科建设和学术进步作用。与其他互联网大众传播媒介不同,期刊杂志的优势在于其权威性,主要承担着书法艺术的文艺研究成果积累功能,也就是说它能够以更专业和权威的平台来储存、传播和记录当时书法艺术的最新发展情况,与其他大众传播媒介相比,更具有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同时,书法期刊也会从学术的角度来进一步研究书法理论和实践,例如2001年张居中的《八千年前的书法艺术—— — 河南贾湖原始文字的发现与研究》;2002年朱道卫的《从传统到现代—— — 谈书法生存空间的拓展》;2016年孙丽的《书法艺术在景观中的应用与现代演绎》等。这些文章的传播很显然并非是给普通大众来阅读的,而是站在艺术理论的角度来进行的专业性研究成果,其学术性导向和价值要远远大于其他的传播功能和价值。

  2.1.3 文化消费功能 书法期刊作为书法艺术的表达载体,与影视、音像、广播等传播载体一样,具有文化消费和娱乐的功能,虽然书法期刊在专业性上的要求要略高于大众传播读物,但仍是部分受众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消费产品。当前常见的书法期刊,包括《中国书法》《书法》《书法研究》,大多是19世纪 80 年代“书法热”中兴起的文化产物,它在融入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并未改变。站在受众的角度,在书法期刊的文化消费功能中,我们很难简单定义相关的传播内容,不同的受众群体会将不同的内容作为文化消费品,也就是说它不仅仅是娱乐性的、鉴赏性的、精神化的,也可以是理论性、历史性、抽象的,只要是能够满足受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那么书法期刊的传播就实现了它的文化消费功能。

  2.2 现代书法期刊的传播意义

  现代书法期刊是研究中国书法艺术现状的重要文献资料,对它们的整理研究有助于了解当下书法艺术的发展现状和书法期刊的发展格局。从传播意义上讲,书法期刊的发展肩负着重要的艺术意义、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具体来说,一方面书法期刊是书法艺术创作和交流的思想阵地,它记录和传播了当代书法艺术发展的诸多细节性问题,在改革开放40年的充分发展中, “书法艺术的理性化趋势不断得以强化”,期刊学术阵地的集体发声甚至也会在某一艺术思潮中起到推波助澜的关键作用;另一方面,书法期刊形成了一个以“书法”为纽带的文化群体,继承传统书法的同时,也培养了新生代的书法大家,推动了书法艺术自成一派的纵深发展。

  3 现代书法期刊的现状和发展策略研究

  3.1 书法期刊的发展危机和数字化趋势

  在大众传播时代,大量新的传播媒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期刊杂志面临着质量下降、受众分化、经济资本不足等问题,书法期刊的发展同样也不容乐观。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少书法期刊开始了改刊改版的探索,包括增加通俗化内容,增加图片视觉阅读,泛文化特征明显,这些尝试带来了一些好的转变,当然也带来了对其专业性和权威性的质疑。

  中国权威的书法期刊《书法研究》曾在2008-2016年间停刊,阔别8年才正式复刊,对其停刊的理由,许多人有过很多的猜测,包括经费短缺、人手不足、发行量不够等等。除此以外,笔者认为大众传播时代, 《书法研究》这一刊物的专业性和理论性太强也是限制其发展和传播的重要原因,但是这不代表书法学术型刊物没有发展的空间了,而是警示我们要善于在新的时代和新的传播语境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2 书法期刊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策略

  从书法艺术和传播学的双重学科视角来审视大众传播时代的书法期刊研究时,必然应该去思考书法期刊在大众传播时代中发展策略和改革路径,从而最大化实现书法期刊的美育功能、学术功能和文化消费功能。在21世纪,大众传播语境已经成为了常态,传统印刷媒介,如期刊杂志等要可持续地发展下去,就要有媒介意识、传播意识和竞争意识,无论是音像影像媒介,还是网络数字化媒介,都会造成大规模的受众分化,是争取还是放弃这部分的受众?关键在于对期刊受众定位的准确判断。在受众发生重叠的领域,书法期刊应该主动积极地综合传统印刷媒介和新媒体传播媒介来共同整合传播,从而实现书法艺术传播的全方位覆盖。从大众传播的语境出发,笔者认为现代书法期刊的发展策略应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

  3.2.1 坚持书法期刊杂志的文艺审美和专业权威 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并不意味着书法期刊的发展要随波逐流,而是应该在学科建设和艺术审美的高度,坚持期刊的文艺审美和专业权威,为专业性的书法艺术创作和研究保留一处专业性的交流阵地。书法期刊在书法文化传承创新、学术理论研讨、文化软实力发展上的现实意义关系重大,其专业性和权威性是关系到书法艺术质量和高度的重要保证。

  3.2.2 兼顾书法期刊杂志的大众传播和媒介融合 大众传播时代,文化艺术的消费也逐渐走下神坛,开始深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因此对书法期刊来说,平民化和大众化传播也是其重要的发展导向。“网络作为新的传播中介,减少了书法作品建立在传统基础上的‘中介’环节,大大降低了书法传播的成本”,当然,除此以外还有门槛。过去,书法是文化素养较高人群的书写艺术,但是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中,信息得以快速传播和共享,书法艺术的传播正变得更开放、更平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书法期刊的发展不能朝着“曲高和寡”的趋势发展,而应该主动适应大众传播的习惯,打造电子化书法期刊,在互联网、新媒体等渠道中进行更大面积地投放和传播,从而影响更多的人参与到书法艺术的创作和交流当中。

  4 结语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书法期刊本质就是以书法艺术为主体内容的传播载体,其在民国时期和改革开放之后的发展都关系着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也是书法艺术从狭隘走向开放,从局部地区向全球传播的历史流变过程。在大众传播语境中,以《中国书法》《书法研究》《书法》为代表的中国现代书法期刊也遭遇了传播和发展的困境。对此,我们必须从大众传播的视角出发,调整书法期刊的运营方向,统筹其专业性和大众化的协调发展,从而既保证书法艺术交流和传播的质量,又保证书法艺术的大众化传播和接受。站在书法艺术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中国现代书法期刊的传播和变革应该从大众传播的语境出发,积极主动地做到与时俱进的创新和突破,以满足不同受众群体对书法艺术发展的多重需求。

  (原文载《湖南包装》2018年第二期,知网、万方、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的学术期刊。)

(责任编辑:洪镁)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