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多元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

2018-06-01 13:11:10 未知

  一、文化多样性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出发点

  人类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造就了人类丰富多样的生存形式,构成了人类文明的完整性。由于近代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剧烈冲击,以及自然灾害、战争威胁等因素,世界许多地区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从多元文化视野出发,继承和保护世界各地的“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文化遗产和世界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基本目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公约”形式确立的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非物资遗产保护规则,有效地推动了世界范围的遗产保护,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和响应,在全球形成声势浩大的世界遗产保护浪潮。

  经济全球化的冲击是提出世界遗产保护的背景,而保护文化多样性是世界遗产保护行动的理论基础。

  2001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联合国大会随即在其57/249号决议中欢迎这一宣言,还欢迎其所附的执行宣言的《行动计划》的要点,并宣布5月21日为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  《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包括特性、多样性和多元化、文化多样性与人权、文化多样性与创作、文化多样性与国际团结等五部分,共12条。《宣言》强调指出: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的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化.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象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

  文化多样性也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理论支柱。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除了人口最多的汉族,还有55个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居住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历史悠久、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文化多样性,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中国古代文化的起源是多元的。由于各民族、各地区的具体条件不同,文化的发生或早或迟,文化的发展或快或慢,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缺。历代各民族之间虽然相互影响、相互碰撞和相互交流,但是每一民族都是依靠自身的力量存在和发展着,都独立创造了自己赖以生存的特色文化并归属于中华大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正因为是由多个民族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文化而呈现出多元性。

  费孝通先生提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格局”理论,得到广泛认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结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里,各民族又有自己的独特文化特点,相互包容,和谐发展。文化多样性,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集中体现。保护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守护住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精神家园的历史使命。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少数民族地区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历史阶段。在这历史性的文化变迁过程中,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传统文化负载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拢聚着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生命在现实社会中的延续。这种传统文化,既具有历史性,又具有现实性。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日新月异。西部大开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大力发展经济,尽快摆脱贫穷和落后,跟上现代化的脚步,已成为少数民族的共识。然而,在发展过程中,许多少数民族都面临着传统与现代的两难选择:一方面渴求经济上高速发展,尽快实现现代化;另一方面又希望长久保留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担忧以至恐惧传统文化很快消失。这个问题在人口较少民族中尤为突出。

  当今中国少数民族正在进行中的文化变迁与现代化密不可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是这一文化变迁的主题。中国的现代化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现代化。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下,少数民族地区进入了向现代化转型的新时期。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族地区加速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在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变迁不可阻挡,传统文化转型也是势在必然。因而,少数民族面临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冲突、调适的重大问题。在这种历史性的文化变迁大潮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如何适应现代化进程就成为一道历史性的难题。如何传承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是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是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集中体现。在“转型”大潮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普遍面临“濒危”的危机。认清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普遍价值和濒危的特别境况,采取有力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好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时代赋予我们守护住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精神家园的历史使命。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多样性传统文化,必须大力抢救与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王林娇)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