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讲堂4011期】茅毅:琴之美(中)古琴的漆胎与结构对比
2018-06-06 08:56:13 樊玮
主讲人介绍:
茅毅:号可庐山人。著名古琴演奏家,善斫琴。轻工部注册高级调律师,中国古琴学会理事,广陵派第十二代传人、诸城派第六代传人。同时精于古琴修复及制作。
茅毅
导语:
中国嘉德2017秋季拍卖会即将于12月15日-17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进行预展,12月18日-23日在嘉德艺术中心举槌拍卖。预展期间,“嘉德讲堂”特邀著名古琴演奏家茅毅先生为广大藏家分享关于古琴之美。
主题:禀气含灵——琴之美
第二部分:古琴的漆胎与结构对比
明 “音清韵古”仲尼式古琴
从明晚期我们升一个级别,这张也是仲尼式,是吴小仙先生的藏琴,他是明代浙派的一个画家,非常有名气,后来生活在南京,非常秀气,这个琴的制作特点,第一版是鼓起来的,这个在唐琴里面才是这个样子,它显然是吸收了唐琴的风格,这个是仿宋代的马蹄,雁足是蕉叶山房著名的这个,他设置的一个叫双天铃,像铃铛一样的雁足,非常漂亮,上弦的时候特别方便,它顺着自然的就上去了,很稳,声音也非常的灵透,是我祖母的藏琴,我们听一下它声音,很松透。
好多老琴上面都有很多缎纹,这是裂开来的,这个缎纹就是历史的见证,时间久了自然漆器上都有,跟它的漆胎配方都有关系。那么这个缎纹在别的漆器上是一个败笔,但是在乐器上它是优点,它的声音的穿透力、灵活程度、松透度会好很多。
西方人讲空间,小提琴也是这样子的,我有幸见过斯特拉蒂瓦里的小提琴,它上面显微镜放大之后也是完全密布了这种细细的纹路,但是他们漆比我们差很多,所以它那个琴就反复的得保养,我们知道的全世界找到五把小提琴是五百年的,这五百年的是小弟弟,这是1508年吴小仙先生逝世,这一床琴至少要一四几几年也就五百多年了,而且状态非常好,他们那个小提琴在250年的时候,是走下坡路的,所以所有的小提琴演奏家、收藏家都和小提琴制作大师关系非常好,请他们反复地保养才能够保持它这个水准。
他们那个漆也是反复地吸完了,跟原漆一样,表面看不出来,但是我上次去看,他们给我示范就是用一种灯一打,很多层次全出来了,就像我们修复的古画,你打开来看后面贴了很多纸条,修复的痕迹都有,而且它保持的非常棒,如果你修的不当,一下子就毁了。
比如说很著名的昆山玉那一张,佛尼音布叶诗梦是排第一位的,就是九霄环佩走了之后,它排第一位的,后来曾先生在听到它的时候说,其音非常粗率,怎么回事呢?一问是后来的主人不小心给摔地下了,给砸坏了,砸坏之后请了劣工,不会修的人乱修一下声音就毁了,所以保养很重要,琴也是这样,其实所有的乐器都因为恒温恒湿,这是南方过来它稍稍有点儿水土不服,之前不会有这个状态,有点儿鼻音,或者是有一点感冒的这种感觉,有的地方稍微有一点点沙音,这个都正常,因为老琴上面,多多少少它缎纹起来锋封都会有的,但是不影响它整个的声音的品质。
我们对比一下,弹一首《双鹤听泉》诸城派的。是不是每一床音色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太一样。这个弦是昨天晚上才上的,所以它的摩擦音会大一点,比较新。
元 “上清”仲尼式古琴
这一床是元代的上清,是庆瑞先生的旧藏,庆瑞是广陵派第四代,是满人,后来在广州做官,又成了岭南派的代表人物了。
唐圆宋扁元秀,元琴确实挺秀气,而且它这个漆包浆氧化度非常高,这个漆缎纹也是蛇腹断,是斜的,也说明它的漆胎还是比较厚的,非常秀气。而且声音也很沉厚,灵敏度更高。它的徽肩三徽也是有点儿仿北宋琴的意思,做的非常秀美,用它弹一首广陵派的《秋夜读易》,也叫《孔子读易》,孔子是五十二致意。
南宋 “灵鉴涵天”宣和式古琴
琴的漆非常硬,它是玻璃质,到五点几硬度,所以我们两千多年前汉代的漆器已经相当成熟了,所以琴的寿命才能保持那么久,那个吉他都是使用虫胶漆,小提琴它里面的漆也有特殊配方,是不一样的,不同的配方出来的效果是不同的,好的演奏家、制作家都是有自己的配方,音色是不同的。
唐宋琴的漆胎是标准的鹿角霜,这个也是标准的鹿角霜,也是家传的一床琴,这个徽一种玉质的,古人讲瑟瑟的,也搞不清是什么东西微绿,又有一点像绿松石又不是,搞不清楚什么东西,郑先生对这张琴评价很高,很喜欢这张琴的音色说很棒,他看了是这个徽,他认为是玉质的,我到现在还搞不清楚。
北宋初期的时候有一篇文章,就是《琴苑要录》里面,陈先生在评价当时的琴的时候,有说时下之人不稽于古,不按唐代的琴的风格来做,唐琴一般在1.2米-1.22米,没有超过1.22米的,最长的琴都是清代两米多都见过,那个是清代的在四川山里面,我猜测因为四川很多是道士、尼姑、和尚修道的,他要的是更沉厚的声音,可能他加长了是增加基频的。
这个琴的琴风已经不按唐代的温静了,宋代的已经是虚名响亮的这两个路子了。这个是祖上在道观里面发现的,确实也很特别,跟那个松石间意非常像,显然作者是见过这床琴的,但是当时没有照片,他回来就画了一个图,宣和式,这个琴是这个款式,比较少见,目前我知道的就是一个黄勉之先生的一床,叫眉梢月,和林友仁先生的一床明泉是这个款式,而且他们那两床是同一个人制作的。我用它弹奏我们诸城派的一首曲子吧。
明万历 益王命涂嘉彦制仲尼式百衲琴
这床是益王琴,这个雁足我仔细看了一下,昨天晚上才发现,外面的这个雁足是跟我那个音琴韵古一模一样的,都是蕉叶山房做的这种双田铃垛的,一个喇叭状的一个铃铛的形状,这里面是一个棋口,这个是典型的明代的做法,缎纹也非常漂亮,宝气粲然的感觉。
这个是真百纳琴,百纳非常少见,我有幸弹过几床,见过的老琴有四百多床,吴兆基先生的一床悬珠明代的,是瓦灰胎的,那个是真百纳,他的另外一张是玉玲珑,韵非常长,非常棒的琴,他是用家传的一张,就是北宋第一观琴清韵换回来的。可见他对那个声音是非常喜欢,百纳的目的就是很多块小木头拼接起来的,拼接起来结构变了,我试过做百纳琴,声音比整的材料更通透,这叫龟贝百纳,蜂窝状是很稳定的一个结构。
目前知道百衲有三种:有银锭状,还有马蹄状的,这个是最常见的蜂窝状。这个叫龟贝百纳,真百纳非常少见,往往是贴一层假的,比如说裴金宝先生的那一张蕉叶,就是后面贴上去的,还有非常棒的一张我有幸弹琴过的真百纳是林友仁先生的一张明泉,它是用的山东的楷木很硬的木头一块一块拼接起来,声音非常的壮,很结实。这床琴我昨天试了一下非常灵,不太壮。
好东西都难伺候,这个丝弦你们别看不起它,它的张力是钢铁的两倍。弹琴磨亮比钢丝弦好得多。你听音乐一直在长,有一张很著名的百纳琴叫韵磬,它的声音跟磬一样的,我们敲一下磬是不是噹……一声很长的韵味,也就是说它的韵味是很长的,顶顶堂物,是李勉制作的,也是他发明了这种百纳琴。
益王琴还比较多,我见过两床,张裕景先生有一床,郁田秋也是益王琴,我们弹稍微长一点的曲子《长门怨》,诸城派代表曲子,这个版本是祖本,跟外面流行的完全不一样,它体现出的是皇后之悲,有高音区的哭泣音调和叹惜音调,但是比流行的外面的端庄多了,也很有气势,毕竟是长公主的女儿,皇后不是一般的女子,所以不可能像一般民妇一样的一哭二闹三上吊。
(责任编辑:樊玮)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